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提高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39例经胃镜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贲门癌的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贲门癌病例,主要表现有软组织肿块影(20例);贲门胃底变形、贲门角切迹改变(7例);贲门区龛影(3例);胃底小弯侧变形、僵硬(9例);食道下段改变(36例)。本组39例中除3例早期外,其余均有食管下段不同程度的侵犯。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检查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采用多体位、多角度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马秀华 《中原医刊》2005,32(5):16-16
目的分析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贲门癌12例(20%),中晚期贲门癌48例(80%)。典型X线表现:①食管下段改变42例(占70%)。②贲门区溃疡24例(占40%)。③胃底贲门区块影32例(占53%)。④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10例(17%)。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运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不但能诊断出中晚期贲门癌也能发现和诊断早期贲门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X线表现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总结了经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及手术证实的17例早期胃癌X线表现,并与其浸润深度作对照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的17例,黏膜内癌主要表现为胃壁舒张度减低,轮廓线模糊,胃小区增大,出现大小不等颗粒样阴影,胃小沟模糊紊乱。黏膜下癌主要表现胃壁僵直,局部密度增高,有小的充盈缺损,不规则龛影,局部粘膜皱壁粗大僵直,中断,胃小区,小沟破坏。早期胃癌有功能性改变:异常收缩,滞留液增多。结论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有一条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33-234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的X线征象。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124例贲门癌病例,对其气钡双重造影的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区软组织肿块72例,胃底溃疡64例,食管下段受累48例,钡剂分流118例。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传统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中晚期贲门癌易检出。早期需要结合胃镜及CT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胃溃疡6例(16.7%),十二指肠溃疡30例(83.3%),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形态改变、龛影周围粘膜纠集、胃液增多、蠕动改变、局部压痛等;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论可靠,患儿容易接受,是小儿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癌X线钡餐造影成像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贲门癌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单纯侵及贲门16例,胃底浸润26例,食管下段浸润10例,食管下段、胃底、胃小弯同时浸润4例。结论钡剂造影是诊断贲门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贲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贾兴平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7-1348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早期诊断。方法:对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贲门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的基本X线表现为:贲门区软组织肿块;胃底变形及胃体上部浸润;贲门区龛影;食管下端浸润;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贲门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诊断能够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31例胃手术后X线钡餐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例中6例残胃贲门癌,2例吻合口癌,10例残胃炎,13例正常。残胃贲门癌表现为胃底贲门部不规则充盈缺损,胃壁僵硬,粘膜中断。吻合口癌表现为吻合口处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中断,吻合口狭窄,钡剂呈线状通过。残胃炎表现为钡剂返流,粘膜增粗达0.5~1.3cm。认为X线钡餐检查是胃术后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胃、十二指肠溃疡钡透检查征象检出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法成  张健 《当代医学》2011,17(6):88-89
目的分析统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各种征象的出现率,指导临床检查。方法总结100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征象表现,比较各种征象的出现率。结果 71例检出有蠕动异常;63例检出钡斑或龛影;粘膜皱襞改变检出55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正常(但由胃镜、十二指肠镜等其他检查方法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1例;其它征象检出16例。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征象蠕动异常出现率最高,钡斑或龛影次之,粘膜皱襞改变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首先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然后再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45例疑似胃底贲门癌患者中40例患者确诊为胃底贲门癌,检出率为88.89%;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确诊为胃底贲门癌者29例(其中假阳性3例),准确率65.0%(26/40);经64排螺旋CT确诊为胃底贲门癌者33例(其中假阳性1例),准确率80.0%(32/40);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黏膜病变率和恶性龛影率分别为84.44%和66.67%,明显优于采用螺旋CT诊断出的55.56%和44.4%(P0.05);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胃壁增厚率为40.00%,明显低于螺旋CT诊断出的77.78%(P0.05);通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出软组织肿块率为77.78%,略高于采用螺旋CT诊断出的68.89%(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诊断时,综合运用螺旋CT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才能更好的判断和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有助于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以此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The need for colon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whole colon was determined by evaluating the accuracy of a barium enema X-ray repor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right colon. Long colonoscopies were performed on 108 patients. The reports of the barium enema X-ray examination in thes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lonoscopy reports. Over all, the barium enema X-ray report was accurate in 47% of cases. The rate of false negative reports was 10% and that of false positive reports 43%. For lesions of the right colon, the barium enema X-ray report was accurate in only 32% of cases, with 68% false positive and 15% false negative reports. False positive reports of carcinoma or polyps result mainly from imperfect preparation. Of the eight right colonic lesions missed in the barium enema X-ray examination, five were polyps and one was carcinoma. Long colonoscopy, rather than short colonoscopy, or flexible sigmoidoscopy and barium enema X-ray examination, would be accompanied by the greatest diagnostic accuracy. Air-contrast barium enema X-ray examination and long colonoscopy together offer the best methods of diagnosis of occult lesions in the right col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5例小肠间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小肠导管法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13例加作口服钡餐追踪造影检查,5例加作行CT检查,6例加作DSA检查,对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5例小肠间质肿瘤中,发病部位位于十二指肠9例,占36.00%,良性间质肿瘤6例,恶性间质肿瘤3例;位于空肠12例,占40.00%,良性间质肿瘤3例,恶性间质肿瘤9例;位于回肠4例,占16.00%,良性间质肿瘤2例,恶性间质肿瘤2例。小肠导管法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及口服钡餐追踪造影检查表现为病变区肠管内充盈缺损,伴中央钡斑形成;肠腔偏心性狭窄;黏膜皱襞平坦或破坏、消失。CT表现为肠腔内、外不规则肿块,可有“分叶”改变;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有粘连;肿块内出现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DSA显示动脉血管增粗扩张,静脉回流早显;肿瘤血管边界清楚。结论小肠导管法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联合CT、DSA检查,是本病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主要和可靠方法,是临床治疗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谐波成像技术与胃窗造影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THI)与胃窗造影在胃癌显像中对图像质量改善的影响以及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基波成像(FI)和组织谐波成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4例FI成像质量满意的图像THI与FI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P〉0.05);96例FI成像图像质量不满意者在THI状态下69例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改善率为7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定量分析中,对病灶范围小于2cm和5cm以下测值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5.7和82.5%;〉5cm以上的测值误差范围较大,符合率仅为61.8%;对浸润深度判定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早、中、晚各期符合率分别为66.7%、75.0%和93.3%;超声对胃外脏器转移的检出率为100%,而对单纯淋巴结转移的的检出率仅为61.7%。结论THI技术对小病灶范围测值与手术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对胃癌术前分期判断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术前预测肿瘤可切除性提供较为可靠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及内窥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9例胃十二指肠肿瘤(52例胃癌和7例十二指肠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声像图表现,总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隆起型胃癌14例,超声2例误诊为胃息肉;溃疡型胃癌17例,超声3例误诊为胃溃疡及幽门梗阻;浸润型胃癌21例,超声2例误诊为急性胃炎,十二指肠水平部癌4例,超声1例误诊为结肠肿物局部浸润;十二指肠降部癌3例。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符合率86.4%(51/59),误诊率13.5%(8/5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PTEN在贲门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86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离癌灶边缘>5cm)40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MMP-2及PTEN表达,并分析2者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贲门癌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40.0%(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55.8%(P<0.05),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TEN缺失及MMP-2表达增加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MMP-2,有助于了解贲门癌的发展和评估贲门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皮革胃的早期诊断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1)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38例皮革胃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胃镜、B超、钡餐X线及螺旋CT在皮革胃诊断的优缺点。(2)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38例中胃镜确诊为皮革胃6例(15.79%),31例(81.58%)经B超检查提示皮革胃改变,X线钡餐28例(73.68%)患者提示皮革胃,CT检查29例(76.32%)提示皮革胃改变。胃镜诊断皮革胃明显低于X线、B超及CT。本组手术探查31例81.58%,手术切除21例切除率为58.06%,未手术切除7例18.42%。随访30例78.95%,手术切除者1~5年内复发死亡,平均16.5个月,手术探查未切除和未手术者在1~9个月内死亡,平均4.7个月。结论 (1)皮革胃是进展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大体分型属BorrmannIV型。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迅速,临床表现隐匿的特点,故早期诊断困难,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目前提倡联合诊断方法,提高皮革胃检出率。(2)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贲门癌患者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并结合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45例患者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主要X线表现有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局部呈结节样或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影阴等。结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经济、方便、无创,是贲门癌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方法,如果结合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防止误诊。方法:采用X线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等检查手段等。结果:本组173例胃癌中,胃癌好发部位贲门部79例,胃窦部37例;男性以分化型癌占优势,且随年龄的增长,所占比率升高等。结论:对贲门及胃窦溃疡病变应进行追踪寻访,对已达到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可疑癌者应劝其早日施行手术治疗,对不典型胃癌如腰背困痛、腹腔淋巴结肿大、腹部肿块、胃溃疡术后又出现反复腹痛、慢性萎缩型胃部病变及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应警惕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或CT增强扫描、CT三维重建、心脏超声证实的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左心膈角区病变46例,分析其X线和CT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42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5例,左中央型肺癌3例,左肺下叶肺不张3例,肺部感染6例,肺隔离症4例;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3例,贲门失弛缓症2例,左膈疝5例;巨大左心房2例,降主动脉瘤3例;后纵隔蔓状血管瘤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3例;下胸段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1例。结论:X线平片上心脏左后缘病变因来源不同,表现各异,但各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平扫+增强扫描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发现和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CT检查在左心膈角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诊断该区域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吻合器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法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高龄食管癌(49例)和贲门癌(27例)患者施行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手术中施行消化道器械吻合,术后观察吻合口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32%),吻合口出血2例(2.6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食管切缘癌残存3例(3.95%),行放射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1~3 a,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5.26%),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9.21%(7/76)。1 a生存率80.2%(61/76),3 a生存率55.3%(42/76)。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器械吻合安全快捷,但应注意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切缘癌残留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