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西部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食育干预效果,为改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省蒲江县长秋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3所,随机分为食育教育模式干预学校、普通营养教育对照学校及空白对照学校,研究对象为3所学校食堂和在校就餐的学生,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连续3d称重记帐法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将近1 a的干预之后,除了水果类食物摄入无改善外,食育干预学校的膳食无论从食物摄入量、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还是膳食结构来看都较基线调查有所改善,特别是食用油和盐的控制效果较好(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分别为27.5和4.9 9),奶类和蛋类食物摄入量也大大增加(平均每人每天摄人量由干预前的3.5和0g增加到干预后的52.4和174.7 9).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偏低,如核黄素和钙的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为11和471.9 mg;低于参考摄入量.另外2所学校的膳食也有所改善,但是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过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偏高且品种单一.结论 食育对于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广东分别抽取87,89,211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使用膳食回顾法,通过食堂现场记录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3d膳食调查.使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分析各地调查对象食物分类和营养素摄人情况.结果 在膳食种类摄入方面,北京学生的谷类日摄入量为(255.41± 159.86)g,高于上海和广东学生;上海学生的蔬菜类食物日摄入量最低,为(113.60±63.08)g,而其蜜饯类食物摄入量最高,为(150.79±11.75)g;其他食物种类的摄入量,各地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海学生的能量摄入量满足平均需要量(EAR)的率最高,为97.75%;3地学生蛋白质摄入量中上海学生满足EAR的比例最高,为80.90%;其他部分指标的差异各地学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中可能存在学生营养供给不足的问题.应通过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学校供餐的营养合理搭配以及提高学生自身的营养认识,改善该类人群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陕西省两县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干预进行效果评价,为探索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的适宜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陕西省淳化县和榆林县,各抽取经济状况相似的2个乡镇为干预组、1个乡镇为对照组,每个乡镇选取小学、中学各1所,干预校学生给予一学年的以补充鸡蛋为主的综合营养干预。 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学生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蛋白质供能比为12.4%,显著高于对照组(11.8%)。干预组维生素A、钙、钾、锌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男性7~9岁组和女性12~15岁组,其他年龄组学生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 和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BAZ)在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重度、中度低体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学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为778.5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54.4 ng/L)。 结论 营养干预改善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素状况,降低了中、重度低体重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血液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宁夏和湖南贫困农村4所寄宿制学校小学生597名,采用24 h膳食记账和称重相结合的方法 连续5 d 记录每位学生的每日食物消耗种类和数量,利用Sata 9.0分析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进行比较.结果 贫困地区寄宿小学生的主要营养素摄取量普遍缺乏,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A 以及微量元素钙与锌.结论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寄宿生营养摄入量普遍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膳食营养.  相似文献   

5.
探讨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及贫血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首先按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地区,3类地区共随机抽取16省,每省抽取1个县的初一年级住校生> 100人的1所学校,每所学校组织至少100名住校生参与调查,共1 929名,进行基本信息、膳食调查与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学生每天的能量摄入量为2 151.41 kcal(1 kcal=4.18 kJ),蛋白质摄入量为61.27 g,碳水化物摄入量为303.16 g,脂肪摄入量为78.10 g,铁摄入量为19.79 g,平均贫血率为6.30%.除鱼虾贝类外,不同地区间学生膳食摄人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类地区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与铁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6.18,87.02,232.09,132.13,77.04,P值均<0.05).结论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结构有待调整,贫血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合理膳食指导工作效果,探索评价方法,为今后此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近4 a来受过指导的居民进行分组,随机抽样,对基本营养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食用油、食盐摄入量采用连续3 d入户调查,并用excel 2003整理,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居民基本营养知识知晓率由2009年的27.7%上升到2012年的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8,P<0.0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9,P<0.05);食用油、食盐摄入量由2009年的34.7 g、12.8 g下降到2012年32.6 g、11.2 g,分别下降2.1 g、1.6 g。结论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扩大合理膳食指导的覆盖面,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南海驻礁人员膳食营养状况的变化,检验干预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医疗卫生保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调研方法,对驻礁人员的膳食状况、体质指数及体脂率、血清维生素A、尿液维生素B1>、B1及维生素C含量等进行调查和检测,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膳食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明显提高,达到军队推荐标准.维生素A、B1>、B2摄入量由于干预前仅为军队推荐标准的70%提高至接近军队推荐标准.VB1、VB2低于正常标准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85.56%和72.78%降至11.11%和9.44%(P<0.01);体质指数明显改善,超重和肥胖人数比例分别由于预前的30.37%和17.09%降至21.17%和7.74%(JP<0.01),体质指数正常的人数比例由干预前的51.84升至70.66%(P<0.01).结论 对南海驻礁人员采取膳食营养综合性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学生的膳食结构,为指导农村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记帐法进行4d膳食调查;营养软件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对402名初中生的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进行测量。结果蛋白质的摄入量达RNI的91.5%、脂肪的摄入量为51.1g、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为495.6g,热量摄入量达RNI的90%,钙、锌的摄入量不足,分别仅占AI的50.5%和65.3%,铁摄入充足占AI的147%;蛋白质的来源主要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很少;水果为0。低体质量及营养不良检出率14.2%;肥胖及体质量超标检出率为10.0%;贫血检出率11.7%。结论该农村中学学生的动物性食品及豆类的摄入比例较低;总蛋白质摄入量和膳食能量较为充足,钙、锌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低体质量较多,肥胖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寄宿制中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为促进学生合理营养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称重法与记账法相结合,对洛阳市某寄宿制中学576名寄宿中学生进行膳食调查,依据<食物成分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谷类等植物性蛋白,而提供优质蛋白质的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类食物摄入量明显偏低.学生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其中视黄醇当量(男生624.3μg,女生474.7 μ,g)、维生素B2(男生0.9 mg,女生0.6mg)和钙(男生602.6 mg,女生493.0 mg)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钙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摄入量.结论 应加强膳食营养教育,尤其要加强学校食堂的营养配餐,改善学生膳食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营养干预对上海民工小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午餐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促进民工子女生长发育,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所民工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选取4年级和5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包括食堂干预和学生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调查包含一般问卷、体质测试和膳食调查。结果干预组平均体重、体质指数、握力、营养态度正确率和折纸测试得分上升量高于对照组。干预有助于提高膳食指南知晓和学校午餐喜好率。除脂肪外,干预组能量和主要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增加值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粮谷类、大豆及豆制品和蔬菜的平均摄入量增加值高于对照组,动物性食品的平均摄入量下降值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能量、主要营养素及各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更接近于标准值。结论营养干预对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认知能力及膳食摄入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