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使用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河南省某县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027份。结果:留守率为71.0%,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3.17%,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22.69%);主要监护人是祖父母占67.9%、母亲监护占21.7%、父亲监护占2.3%;结论:农村儿童留守率较高,隔代监护是主要的监护类型,提倡农村单亲打工,双亲打工必须应经常和儿童保持联系,对问题儿童应重点干预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价值,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广元市农村地区具有心理行为问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任一因子大于全国常模临床界值)]的200名留守儿童,分为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12周)、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建议)各100例,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CBCL量表、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男童、女童和对照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3个县为调查现场,对同居住地、同性别、年龄相差±3个月的7岁以下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1配对,对调查对象进行心理测查。【结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差,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方面(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管理,提高抚养人的监护意识和养育水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农村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宁夏南部山区1 90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2.3%(213/955);回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5.1%和20.5%(χ2=2.82,P=0.093);男生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的15.6%(χ2=5.36,P=0.021);12~16岁男生留守儿童分裂样、体诉、交往不良、强迫、敌意性、违纪、攻击性和多动分别为(3.66±3.18)、(5.16±5.30)、(6.44±6.04)、(3.16±3.17)、(4.62±4.81)、(3.08±3.78)、(7.04±6.47)、(3.96±3.49)分,12~16岁回族女生留守儿童攻击性和残忍分别为(6.71±6.13)和(2.19±3.49)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向性人格(OR=2.698)、父亲过度保护较多(OR=1.851,5.210)、自我意识较差(OR=6.684,8.578)是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情绪稳定(OR=0.186)、母亲拒绝否认较少(OR=0.517,0.26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宁夏农村回族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从社会、家庭、个性塑造等方面预防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汉中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利川市14个乡镇的14所中心小学207名五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及行为问题因子的影响,促进儿童心身的健康成长。方法:本次采用自编的《家庭干预方案》对留守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干预,分别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MHT及CBCL各因子得分。结果:接受家庭干预前、后的农村留守儿童MHT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名利川市农村留守男孩家庭干预前、后CBCL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名利川市农村留守女孩家庭干预前、后CBCL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及残忍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聊城市高唐县2个镇8个幼儿园共735名3~6岁学龄前农村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儿童家庭养育情况调查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对其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困难问题检出率为16.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4.3%。留守儿童在品行,多动问题方面的评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看护人对养育负担的心理感受较轻(OR=0.652,95%CI=0.463~0.919)以及注意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OR=0.676,95%CI=0.478~0.955)是影响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留守问题会对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4年11月 — 201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5个地区共20 74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农村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和心理韧性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共20 747人,平均年龄(13.71 ± 2.51)岁,留守儿童5 483人,占26.4 %,非留守儿童15 264人,占73.6 %。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留守儿童中攻击行为阳性检出者1 525人,占27.8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家庭支持3个维度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目标专注维度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主要照料人父或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主要照料人管教方式为溺爱、粗暴、变化无常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攻击行为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农村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麻城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只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各1所学校共1 92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725人(37.66%),心理健康得分为(128.58±39.25)分,非留守儿童1 200人(62.34%),心理健康得分为(127.76±37.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除社会能力、目标与志向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留守儿童(P<0.05);不想念父母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高(153.58±44.88)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父母外出务工持支持态度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1.18±38.04)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每月零用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月零用钱<50元的留守儿童MMHI-60心理健康得分最低(125.53±41.19)分,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及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弹性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高年级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淡漠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城乡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及差异,为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重庆市铜梁县县城及乡镇小学3~5年级的学生767人(男416人,女351人),其中城镇儿童496人,乡村儿童271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及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城乡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E、N、P、L4个维度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9岁组和10岁组的城乡留守儿童E维度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就家庭环境而言,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的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以上与1年内、1~3年的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城乡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分布有明显差异,城市留守儿童性格倾于外向,情绪不稳定,农村留守儿童掩饰性比城市留守儿童强。结论:8~12岁的城乡留守儿童个性特征明显不同,由于环境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家长和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避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以利于城乡留守儿童的个性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5所小学4~6年级共748名留守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恐怖症状和总焦虑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中72.5%为母亲照顾,20.9%为(外)祖父母,1.4%为父亲,5.2%为其他人监护。监护人文化程度构成中文盲占10.8%,小学占40.4%,初中占34.4%,高中及以上占14.4%;以监护人不同文化程度分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症状和总焦虑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不同外出打工时间,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生、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或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较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儿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72例,检出率为18.70%,其中男性儿童47例,发生率为19.18%,女性25例,发生率为17.73%。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影响因素为抚养人、团聚时间、愿意共同生活等。结论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需引起社会的关注。提示可通过改善扶养条件、调整儿童与父母的团聚及沟通时间、培养儿童的独立性等渠道来减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量,用EpiData3.0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对人焦虑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黄娇娥 《家庭育儿》2020,(1):0024-0024
随着我国全面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所谓的“空心化”趋势不断强化,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了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独特性,直接导致这一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层面上的问题较为普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作者紧密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结合当下的具体实践,重点阐述和探讨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对照研究。选取长治市3县区共983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采用儿童行为问题父母评价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行为问题。结果当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检出率为59.7%,非留守儿童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0.0%。两者比较,以留守儿童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59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外出时间长、文化水平低等为初中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严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留守儿童父母应避免双方长时间外出打工,外出期间应多与子女沟通,关注其心理、行为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干预对贫困农村地区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为国家开展留守儿童早期关爱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调查山西省和贵州省6个贫困县内1 157例0~3岁留守儿童。其中4个县为干预组,2个县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接受基本的儿童保健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儿童早期综合干预服务。干预两年后进行效果评价,获得1 248例样本。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第三版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进行测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归因百分比对干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控制基本信息后,干预措施所致干预组粗大动作能区、精细动作能区、解决问题能区和个人社会能区可疑发育迟缓率分别下降5.7%、7.4%、6.5%和6.2%。以上各能区迟缓率的下降,依次有65.5%、60.7%、52.8%和66.7%归因于干预措施。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水平,该模式可以考虑在贫困农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濮阳市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濮阳市5个县区共60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监护人进行自编问卷及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 683份,其中1 210名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32.85%。留守儿童中296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孩(OR=3.770,95%CI:2.469~5.757)、主要看护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OR=2.162,95%CI:1.246~3.750)、一般的家庭氛围(OR=1.675,95%CI:1.168~2.403)是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母亲高学历、家庭收入高以及仅父亲出去打工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在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中,应重点关注男童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此外,留守问题如若不可避免,则尽可能避免母亲角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身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儿童时期肥胖不仅威胁儿童躯体健康,导致成人期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而且它还由此产生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并将随着肥胖状况的不断发展直至成人期.本研究旨在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特征,探讨其异常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为防治单纯性肥胖采取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提出了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践路径,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探索,旨在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综合机制和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