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2~60岁,其中15岁以下9例,15~50岁18例,50岁以上3例。发病前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史15例,肠道感染史3例,呼吸道感染史3例。主要症状和体征:畏寒20例,发热30例,食欲不振30例,贫血27例,轻度黄...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3~1983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150例,其中误诊60例(72例次),误诊为胆系感染17例次,胆囊炎8例次,膈下脓肿7例次,腹膜炎5例次,肝炎、肺炎、发烧待查及腹壁脓肿各3例次,阑尾穿孔、脓胸、假胰腺囊肿、胆石症、肝癌及胸膜炎各2例次,胃溃疡穿孔、胆囊穿孔、急性胰腺炎、腹腔脓肿、败血症、腹内肿块、胃后壁脓肿、脾周围脓肿、肝囊肿并感染、胆道出血及风湿热各1例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压力的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攀升,糖尿病的易感染特性除体现在呼吸道外,更严重的体现在肝脓肿的发生,成为肝脓肿的重要诱因[1]。总结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不典型多发性肝脓肿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7例住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75~83岁,平均(79.43±0.31)岁。原发病均为糖尿病,部分患者因为发现肝脓肿而追查血糖,确诊为糖尿病。误诊为转移性肝癌5例。患者均为男性,进行性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伴黄疸入院,甲胎蛋白(AFP)阴性,血象高但无发热,院外曾使用抗生素,B超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无液性平段,肝脏增强CT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细菌性肝脓肿是发生干肝脏的一种继发性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时还是致命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原发疾病的有效控制,抗生素的应用,影象检查的发展以及治疗方法上的进步,肝脓肿无论是在病因、病程及预后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最初的30年间,发生肝脓肿的常见原因是急性阑尾炎,总体死亡率达75%~80%;到20世纪50~70年代,引发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已转为良、恶性胆道梗阻,所发生的脓肿类型多数是多发性脓肿,总体死亡率高达45%~50%。在最近的20年中,由于B超和CT影象技术的发展,在影象引导下作脓肿穿刺或经皮引流术,使得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极大的进步,目前肝脓肿的总体死亡率约在6%~25%之间。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台湾对接受非手术治疗而获成功的25例单个性阿米巴肝脓肿和26例单个性细菌性肝脓肿病人进行前瞻性超声波追踪研究,以了解肝脓肿的消散情况。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和起初脓肿的大小均无明显差异。脓肿的体积用下列公式计算:若脓肿呈圆形,其体积为4/3πr~3,r 是脓肿的半径;若脓脓不呈圆形,其体积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该病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我院2000-06/2011-12的58例确诊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及治疗特点.结果:5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94.8%)及右上腹痛(58.6%).糖尿病(46.5%)为最常见的合并症.血清碱性磷酸酶(77.6%)、白细胞(70.7%)和纤维蛋白原(60%)升高最常见.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7.2%).脓肿多为单个(86.2%),肝右叶居多(81.1%).所有患者均选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其中26例患者(44.8%)行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3例患者(5.2%)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1.7%)死亡.结论:患者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右上腹痛时应高度警惕细菌性肝脓肿可能,尤其是糖尿病、胆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病原学仅在部分患者出现阳性结果,而血清碱性磷酸酶、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升高更常见,可能对临床诊断具有提示意义.抗感染结合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是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潜在的可致死的临床疾病,即使在治疗的情况下,也会有4%~6%的死亡率〔1〕。肝脓肿的病因主要是细菌入侵,东方与西方肝脓肿入侵的细菌不同〔2〕,在东方引起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确,在西方主要与胆道感染及恶性肿瘤有关〔3〕。本研究对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脓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细菌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尽早、足量、静脉注射敏感抗生素联合经皮穿刺引流使得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的病死率下降。影像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进行迅速诊断并定位。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基于此,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工作体会,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病原学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赵芮  纪宇欣  李方平  李树臣 《肝脏》2020,(3):331-333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肝脏疾病中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病变。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率近年增加,而治愈率及诊断率则不断提高。随着基础疾病谱的改变,介入技术的不断开展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细菌性肝脓肿理论认识深入的同时,其临床诊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脏系统常见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流行病学及诊疗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肝脓肿主要致病菌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总结了需要在临床中注意的新问题。在肝脓肿的治疗方面,分析了细菌性肝脓肿的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缺点,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一种方式或者联合应用可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肝脓肿酷似1例魏莉张琳华北石油总医院内科河北省任邱市062552主题词肝脓肿;细菌感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7331病例报告男,41岁.因右上腹阵痛伴高热10余天于1996年4月入院.既往于1992年4月因慢性胆囊炎10余年急性发作行胆...  相似文献   

13.
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细菌性肝脓肿近年来的诊断治疗进展作一介绍。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现已少见,目前多将其分为多发性和单个性两类,两者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显著不同。细菌学变迁的特点为克雷伯氏菌上升至首位,金(?)菌为最常见的阳性菌,约半数患者脓液中可检出厌氧菌,因此抗生素治疗应同时针对需氧菌和厌氧菌。B 型超声显像和肝脏 CT 是当前最精确的检查方法,超声波指导下的经皮肝穿刺抽脓和 CT 扫描指导下的经皮导管引流为治疗的首选技术。部份病人单独抗生素治疗获得成功,但多数病人应采用抗生素和引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菌性肝脓肿是发生于肝脏的一种继发性感染。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间,发生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原发感染灶是急性阑尾炎,死亡率可达75%~80%。近20年来,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学、感染途径和治疗有了很大的变化,胆系结石和肿瘤一般为主要基础疾病,感染性休克为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近年发现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本病。目前,由于B超和CT影像技术等的发展,在影像引导下作脓肿穿刺或经皮引流术,使得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总体死亡率下降到6%~25%之间。  相似文献   

16.
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间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作回顾性研究 ,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  与中青年组比较 ,老年组伴有胸水(87 5 %vs 45 8% )、腹水 (37 5 %vs 8 3 % )、大脓腔 (10 0 %vs 6 6 7% )、胆道疾病 (5 6 3 %vs 2 9 2 % )、糖尿病 (37 5 %vs 4 2 % )的比例显著升高 ,而血浆白蛋白 [(2 8 1± 6 0 )g·L-1vs (33 4± 4 8)g·L-1]、血红蛋白 [(95 2± 2 2 5 )g·L-1vs (99 7± 17 0 )g·L-1]水平明显下降。使用抗生素 (10例 )和经肝抽脓术 (4例 )占治疗总数的 87 5 %。治疗总有效率为 93 8%。  结论  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生与胆道疾病、糖尿病有关。抗生素和经肝抽脓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予积极纠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和单纯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疗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0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72例;B组为单纯性肝脓肿1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C反应蛋白(CR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以ALT最为显著,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则明显降低,以GLb最为显著,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脓肿数量及直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肝脓胖均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A组检出率(77.8%)高于B组(63.2%),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大(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联合治疗为主(66.7%),B组以单纯治疗为主(52.9%);A组有效率(80.6%)低于B组(91.9%);但A组复发率(16.7%)明显高于B组(5.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类型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是否合并肝硬化。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比较,合并肝硬化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ALT升高明显,Glb降低显著,脓液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疗效差,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细菌性肝脓肿在各地均较常见,一股估计本病发病是阿米巴肝脓肿的3倍,而且病情更重,病死率也较高。近年来由于新的抗生素问世,早期诊断者增多,预后有所改善。现将本病诊断和治疗进展介绍如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1.临床表现:仍然是诊断的基础。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表现是发热、肝脏肿大及疼痛、白细胞增高,以及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液性暗区。通常病情比阿米巴肝脓肿为重。(1)发热:细菌性肝脓肿多有发热,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方法对23例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医学影像检查、实验室检验、治疗方法及疗效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3例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100.00%);经影像学检查可知脓肿位于肝右叶所占比例最高(78.26%),大多属于单发性脓肿(73.91%);经实验室检查致病菌阳性率高达86.96%,其中大肠杆菌所占比例最高(47.83%);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3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给予各项检查措施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