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其中一部分患者脑梗死后继发出血转化,为社会、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急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大量进行,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低血小板等与脑梗死后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出血转化者70例,其余为无出血转化者70例,分析2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饮酒史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差异,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心房颤动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例数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而非出血转化组中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出血转化组(P<0.05),2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糖尿病病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高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TC)是防止出血转化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迟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H患者的年龄、血压对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不大,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等与迟发性脑梗死有关。结论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未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等可能是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出血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 d内复查头颅CT或MRI的患者160例,分为HT组80例,非HT组80例.列入多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分析HT组和非HT组的结局,多因素回归分析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3项因素: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治疗、入院时高血糖.结论 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入院时高血糖是HT的主要危险因素,HT组中发生脑实质血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7月~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有CMB组(51例)和无CMB组(70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自开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白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患者预后分为进展组及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等共27项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脂史、糖尿病史、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清铁蛋白、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s1CAM-1)、TNF-α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LDL、s1CAM-1、高血脂史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P、LDL、s1CAM-1、高血脂史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影响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 2013年 12月~2015年 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 12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n=41)和非出血转化组(n=79)。对两组的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出血转化组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及心房颤动者多于非出血转化组(χ 2=47.71,24.04,16.38,27.27; P< 0.01);与非出血转化组相比,出血转化组的 LDL-C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t=4.65、5.74,P< 0.01),梗死面积较大(χ 2=35.6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4.14,95%CI=2.06~8.31,P< 0.01)、脑空腹血糖(OR=2.92,95%CI=1.36~6.26,P< 0.01)、LDL-C(OR=4.81,95%CI=2.72~8.49,P< 0.01)及大面积梗死(OR=3.00,95%CI=1.60~5.63,P< 0.01)为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空腹血糖水平、 LDL-C及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将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48例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组28例。以患者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史、脑梗死程度及hs-CRP、Hcy升高为自变量。予以单因素分析后,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和房颤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均为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因素(P均0.05)。而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为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脑梗死后,加强对患者尤其高龄和中重度脑梗死患者糖尿病史的筛查和基础治疗,加强对hs-CRP、Hcy的监测和干预可作为预防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名同年龄健康对照患者及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6名同年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及老年脑梗死组。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回归系数为2.98,相对危险度为8.67;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回归系数为1.75,相对危险度为5.7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引起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SWI检查,其中合并脑微出血4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脑微出血2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微出血发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合并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比率分别为72.9%、72.9%、72.9%、7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4.4%、40.7%、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脑微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稀疏。结论高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稀疏是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MB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取本院自2011年以来入院的ACI患者84例,均进行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根据患者有无CMB分为CMB组52例和无CMB组32例.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得出ACI合并CMB的危险因素.结果 CMB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CMB组,CMB组患者有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比例显著高于无CMB组;CMB组血HDL水平显著高于无CMB组,血LDL水平显著低于无CM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I患者中,CMB的发生与否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史、脑卒中史和吸烟史以及血HDL、LDL水平直接关联,这对往后临床预测ACI患者发生CMB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HT)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早期识别、预防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CBM数据库,筛选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HT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09~2010-08收住的6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在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同期非出血性脑梗死组。结论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名同年龄健康对照患者及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6名同年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及老年脑梗死组。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回归系数为2.98,相对危险度为8.67;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回归系数为1.75,相对危险度为5.7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引起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01-2008-12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14例,年龄26~45岁,男76例,女38例,对已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降压降脂治疗是青年脑梗死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控制危险因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既往史、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感染及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4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进展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明显多于非进展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IA发作史、感染、颈内动脉狭窄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当患者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诸多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梗死病例资料完整的328例,分为复发脑梗死组67例和首发脑梗死组261例.分析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糖尿病、TIA、高血脂、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病人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复发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P=0.005,OR=2.58,95%可信区间为1.32~5.06)和TIA(P=0.009,OR=2.62,95%可信区间为1.24~5.52)的发生率都明显增高于首发组,而高血压(P=0.015,OR=2.60,95%可信区间为1.18~5.72)和糖尿病(P=0.034,OR=1.79,95%可信区间为1.04~3.07)也高于首发组.脑梗死复发的新病灶的部位与旧病灶在同侧大脑半球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TIA、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复发脑梗死病例86例和同期首发脑梗死治愈后随防患者106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凝血全项、血脂、血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相关资料。结果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复发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复发性脑梗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效的采取二级预防能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复发性脑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 1 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初发组308例,复发组892,分别检查2组病人的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病人行头颅MRI、MRA及头颈部CTA,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及房颤病史、发病时的感染史等。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大于初发组,烟龄长于初发组,复发组糖尿病发生率及血糖水平高于初发组,且患病时间长于初发组,复发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高血压发生率,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颈动脉B超、MRA、CTA阳性率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复发组TT3、FT3减低,与初发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发现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脑梗死的复发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是脑梗死复发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