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管与微管靶点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管靶点药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认为此类药物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细胞的微管束起作用的,现有研究认为,低浓度的微管靶点药物通过抑制微管动力使有丝分裂受阻,细胞凋亡.现就微管及其聚合动力与几种微管靶点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管蛋白与多药耐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药耐药(MDR)涉及细胞功能的多个方面,微管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和纺锤体的主要成分,并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器组成与运输及信号传导等,也是许多药物作用的位点。因此微管蛋白变化可导致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改变而引起耐药产生。现综述微管蛋白与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具有微管解聚活性,在细胞周期的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都可以检测到Stathmin高表达。已有研究证实,Stathmin蛋白的高表达能够影响某些作用于微管的化疗药物的疗效,抑制其表达可以提高这些药物的疗效。Stathmin基因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微运动力平衡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恶性肿瘤中Stathmin都有高水平表达,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细胞的细胞分裂、Stathmin的过表达可干扰紫杉醇与微管的结合,但增加长春碱类药物与微管的结合能力,临床用药时应予考虑。另外.Stathmin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分子新靶点,腺病毒介导抗stathmin核酶治疗联合察素药物治疗可能获得更强有力的抗增殖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多药耐药(MDR)涉及细胞功能的多个方面,微管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和纺锤体的主要成分,并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器组成与运输及信号传导等,也是许多药物作用的位点。因此微管蛋白变化可导致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改变而引起耐药产生。现综述微管蛋白与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Stathm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高水平表达,Stathmin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微管的解聚或阻止微管的聚合从而影响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通过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同时,抑制stathmin表达能够协同增效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疗效。Stathmin基因正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MAP1S作为微管相关蛋白1家族的一员,在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广泛存在.MAP1S不仅能够通过调节微管功能影响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也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将自噬成分与微管和线粒体紧密联系的桥梁.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MAP1S的低表达可导致细胞自噬功能障碍,诱导自身的氧化应激,引起DNA双螺旋裂解,导致基因不稳定性的发生,最终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AP1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Taxol)是由Wall和Wani博士于1967年发现的,1992年12月经美国FDA批准,紫杉醇首次进入临床用于治疗卵巢癌。随后又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其广泛的抗癌谱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研究表明,作为细胞骨架和纺锤体主要成分的微管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器组成与运输及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与紫杉醇作用的位点,而且与紫杉醇的获得性耐药也密切相关。深入探讨其发生机制,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紫杉醇耐药和β微管蛋白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Niu Y  Wang Y  Wei L  Wei XY  Niu RF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590-593
目的 研究人乳腺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中α-微管蛋白和γ-微管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其意义,进一步探讨中心体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0例浸润性导管癌的中心体α-微管蛋白和γ-微管蛋白表达水平,另3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并与免疫组化检测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α-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的过量表达程度不同(P=0.000),浸润性导管癌组最高。随着导管上皮增生、不典型增生至进展为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变化,α-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表达量呈增高趋势,并与病理组织学上细胞增生和癌细胞生长分化程度明显相关。除不典型增生组和乳腺导管内癌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同组病例的α-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前病变中已有中心体蛋白的过度表达,在乳腺癌形成的早期关键性步骤中,中心体异常有可能在促使细胞过度增殖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相互补充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微管促解聚与促聚合药物序贯使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唑盐(MTr)比色法,检测化疗药物紫杉醇和长春瑞滨对肿瘤细胞株MCF-7、SK-OV3、A549的抑瘤效应。设定紫杉醇组、长春瑞滨组、紫杉醇加长春瑞滨组、先紫杉醇4小时后加长春瑞滨组和先长春瑞滨4小时后加紫杉醇组,药物浓度为100%血浆峰值浓度(PPC),50%PPC,25%PPC,12.5%PPC,6.25%PPC,培养72小时测定。结果:对三种肿瘤细胞株MCF-7,SK-OV3,A549,先加长春瑞滨4小时后加紫杉醇组抑瘤效应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1),先紫杉醇4小时后加长春瑞滨组抑瘤率并不优于其他组(P〉0.1)。结论:在联合使用微管解聚或聚合的化疗药物时,先使用促解聚药物,再使用促聚合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肺癌紫杉醇耐药与微管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taxol,paclitaxel)是红豆杉树皮的提取物,自1987年作为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进入临床,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大量研究证明,其对肺癌及其他肿瘤具有切实有效的治疗作用。紫杉醇的化学结构是紫杉烷类中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种微管蛋白结合药物。而微管(microtubule)在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分裂、位移及肿瘤细胞的运动上起重要作用。紫杉醇通过结合在微管特定位点上,能促进并稳定微管蛋白的聚合,防止解聚,导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榄香烯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微管蛋白α(α-tubulin)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β-榄香烯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连反应(RT-PCR)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微管蛋白α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微管蛋白α蛋白水平的表达及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β-榄香烯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0.02mg/ml、0.04mg/ml、0.08mg/ml)的增加将HepG-2细胞阻滞于S期的比例(39.23%、44.18%、52.89%)在逐渐增加;RT-PCR检测表明,随着β-榄香烯注射液浓度的增加,微管蛋白αmRNA表达的条带逐渐减弱;蛋白免疫印迹显示,随着β-榄香烯注射液浓度的增加,微管蛋白α表达的条带在逐渐减弱,同时细胞内聚合微管蛋白的比例(28.9%、26.6%、10.5%)在逐渐降低。[结论]β-榄香烯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影响微管蛋白α的表达,并抑制HepG-2细胞内微管的聚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离体条件下,通过猪脑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合反应,分析两种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阿托品和筒箭毒碱对微蛋白聚合的影响。方法:将受试物加入微管蛋白聚合/解聚合反应体系中,于37度,350nm下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结果:阿托品和筒箭毒碱均使反应体系吸光值显著下降,提示它们对微管蛋白聚合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受试化合物可通过影响微管蛋白聚合来影响有丝分裂进而引发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4.
微管是一种由α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构建而成的中空管状纤维,可在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在染色体分裂及其双向、多向移位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微管参与了骨肉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其靶向制剂可通过抑制微管聚合(促解聚)或抑制微管解聚(促聚合)作用于微管蛋白,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微管靶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骨肉瘤治疗,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微管及其靶向制剂与骨肉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已失去手术和放射治疗机会,常规全身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疗效差,而胸腹腔穿刺放液并化疗药物注入需多次反复穿刺,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对所收治恶性胸腹水患者均行胸腹腔置微管引流并药物注入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紫杉烷类是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化疗药物之一,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最终导致乳腺肿瘤细胞凋亡.然而紫杉烷类的耐药性常常限制了治疗效果,故揭示α、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内癌(ductal...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耐药与β微管蛋白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杉醇依赖于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微管解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一些基础、临床研究均证实β微管蛋白Ⅲ高表达与紫杉醇耐药、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TPX2在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TPX2蛋白是脊椎动物一个新的纺锤体成分家族,作为纺锤体成分的一种微管相关蛋白,弥散分布在S期和G2期细胞的核心,在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PX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导致细胞中心体异常扩增、异倍体形成以及细胞恶性转化,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阻断其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候选靶点。文章对TPX2的结构、功能、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和激酶活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T138067是一类在磺胺结构基础上合成的新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以微管为作用靶点,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现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应用研究、抗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T138067是一类在磺胺结构基础上合成的新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以微管为作用靶点,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现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应用研究、抗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