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上臂围及其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对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加以充实。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幼儿园3~7岁儿童531名进行身高、体重、上臂围的测量,并用百分位法和Z评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结果男女儿童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上臂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7,P0.01)。用上臂围百分位法评价,3岁组男童营养不良、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用年龄别身高Z评分法评价,6岁组男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最高(19.2%);身高别体重Z评分法对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最高。上臂围与身高、体重及Z评分均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以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参照,上臂围临界值为15.5cm时,敏感度(90.9%,41.7%)、特异度(71.3%,70.6%)均较高。结论上臂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实用的指标,但需要适合的标准以及对测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应用选择及关系.方法 在陕西省农村按月龄分层随机抽取0~18个月婴幼儿336例.测量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头围、上臂围及肱三头肌部皮脂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婴幼儿的体重与身长、头围、上臂圉、肱三头肌部皮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2、0.853、0.750、0.247.均P<0.001);身长与体重、头围、上臂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2、0.822、0.533,均P<0.001);年龄别体重z值与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身高/身长别体重z值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9、0.475,均P<0.001),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与身高/身长别体重Z值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40,P>0.05).采用身长和体重筛选营养不良:中重度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身长Z值<-2)和中重度低体重(年龄别体重Z值<-2)的患病率分别为10.9%和6.6%.而在12月龄以后采用上臂围筛选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仅为1.3%.结论 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指标间彼此存在着联系;在主要以高碳水化合物为饮食类型的中国西部农村,不宜单独将上臂围作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筛选指标,以免造成漏诊;Z值评价法在进行群体评价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当研究目的 为宏观了解儿童营养状况或计划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时,选用年龄别体重Z值指标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提出的(1991~2D00年学生营养工作大纲)的精神,我所于1993年10月对我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两项发育指标的调查。且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3级全体学生共498人,其中男生210人,女生288人,年龄416~19岁。1.2方法根据WHO推荐的身高、体重两项发育指标,按照中国学生7~22岁身高、体重值(分男、女)确定学生的营养状况。小于标准体重90%为轻度;小于标准体重80%为中度;小于标准体重70%为重度。2结果2.且营养不良率498名学生中,营养不良126人,营养不良率253%,其中男生45人,营养不良率21.42%,女生sl…  相似文献   

4.
王玫  徐洪珍 《中国校医》1996,10(1):26-28
为了解石化公司所辖地Z儿童少年的营养状况,结合理膳食提供预见性资料,作者于1994年4月来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6112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l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6所小学、5所中学的7~18岁6112名中小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3112人,女生3000人。1.2方法:按“中国青少年体质测试要求”对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l‘l。评价方法;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将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gO%~110%视为正常,<90%为营养不良(其中<gO%为轻度;<80%为中度;<…  相似文献   

5.
陈月兰  陈玉柱 《中国校医》1997,11(3):212-214
为了解我县青少年身体营养状况,我们对本县近五年来参加高校和小中字体检考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1991~1995年5年全县各乡镇报考高校和小中专(初中考生)参加体检的考生为分析样本,年龄范围为14~ZI岁。1.2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以7~22岁中国男女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为标准来评价。凡体重在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90%~!!0%范围内的为营养正常;凡低于标准体重90%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70%为重度营养不良。凡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2结果与分析2.l考生…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解扬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展本地区少儿卫生工作,我们用身高标准体重等级评价方法对1998年扬州市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对象与方法随机选择扬州市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生8965名,按卫生部《中国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198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以身高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90%为营养不良(其中<90%为轻度,<80%为中度,<70%为重度);>120%为肥胖。2 结果2.1 营养状况:在8965名学生中,营养不良1274人,…  相似文献   

7.
儿童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母婴保健法》等法规已把儿童少年发育水平的评价列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灵活、方便掌握和运用体格发育评价指标一直是基层卫生保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 ,我们研究开发了儿童少年体格发育营养评价仪。1 对象与方法1.1 评价对象年龄为 0~ 2 2岁。1.2 评价指标 应用 WHO推荐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作为该仪器的评价指标。1.3 评价资料收集 根据评价要求收集儿童少年的年龄(几岁几月 ) ,性别 (男、女 )、身高 (cm、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我区儿童营养状况 ,探讨影响因素 ,于1999年 9月对 35所小学 7~ 12岁 16 6 6 8名学生的营养状况作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辖区内 35所小学 7~ 12岁学生 16 6 6 8名。2 方法 按身高标准体重法[1 ] ,采用中国学生 7~ 18岁身高标准体重值 (1985 )评定营养状况。结  果1 营养状况  16 6 6 8名学生中 ,良好 10 44 6人 ,占 6 2 6 7% ;轻度营养不良 1999人 ,占 11 99% ;中度营养不良 30 1人 ,占 1 80 % ;重度营养不良 18人 ,占 0 11%。超重 2 0 47人 ,占 12 2 8% ;肥胖 185 7人 ,11 14%。2 不同年龄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的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现时的营养状况,于2 0 0 1年对上饶市在校学生开展了营养调查工作,并对其现时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上饶市4 8所学校共5 15 2 7名学生。1.2 方法 基本分析指标为身高(cm)和体重(kg) ,以1985年“全国7~18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为标准。将学生营养状况分为6个等级:1重度营养不良: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营养状况. 方法 采用横断调杳设计,随机抽样,获得2 969名0~7岁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 结果 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3~1.33,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2~1.43,特别是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20.1%、21.6%和6.8%.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较低,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结论 该县农村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不良影响,相对于WHO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和WA可能是该地区农村儿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胶南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对胶南市城区部分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在胶南市城区随机整群抽取中学、小学各 2所 ,对其中 2 0 8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1 2 方法 由专人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调研测试细则》测定身高、体重 ,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 ,对照中国学生 7~ 2 2岁的身高标准体重 ,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实测值在标准值的 90 %~ 110 %为营养正常 ,<90 %为轻度营养不良 ,<80 %为中度营养不良 ,<70 %为重度营养不良 ;>110 %为超…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少年儿童营养状况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 6 2 5例 11- 14岁少年儿童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 ,并与其营养状况作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长垣县实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6 2 5例 ,男 318例 ,女 30 7例 ,年龄 11- 14岁 ,全部行体格检查。营养状况判定按《全国学生健康监测营养评价标准》分等级 ,即同等身高标准体重的体质指数(BMI =体重 (KG) /身高 (cm) )在 90~ 110 %之间为正常 ,<90 %为轻度营养不良 ,<80 %为中度营养不良 ,<70 %为重度营养不良 ,>110 %为超重 ,>12 0 %为肥胖。1.2 方法  6 2…  相似文献   

13.
宁夏吴忠市农村回族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0年9月对吴忠市农村部分回族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择吴忠市农村6所小学4236名在校回族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同时对其中2165名小学生用氰化高铁法测定Hb值,并测定了身高、体重.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以处在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90%为轻度营养不良,<80%为中度营养不良,<70%为重度营养不良;>110%为轻度肥胖,>120%为明显肥胖.2结果及分析2.1现时营养状况:本次调查4236名回族小学生中男生2245名,女生1991名.营养状况正常者2997名,占70.75%;营养不良者113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中国西部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得7252名3岁以下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NCHS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0~1.30,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6~1.40,特别是对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NCHS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约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3.0%、22.6%和7.5%,各地区县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差异较大。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月龄内较低,其生长迟缓的患病率为5.9%~9.0%,低体重患病率为1.1%~3.5%,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40个县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了不良影响,意味着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仅仅是个别或部分儿童的健康问题,相对于WHO/NCHS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可能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单独使用WA时解释要谨慎,因为它无法区分生长迟缓或低体重。准确收集年龄数据和准确测量身长体重是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沭阳县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文才  戴卫锋 《中国校医》2003,17(3):260-260
为了解沭阳县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现对 2 0 0 1年 11月 3日~ 8日城区学生的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健康体检的对象为沭阳县城区在校中小学生 ,年龄 7~ 16岁 ,共 75 73人。1.2 方法体格检查按照《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 7~ 2 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从身高标准体重的 90 %~110 %为营养正常 ,<90 %为轻度营养不良 ,<80 %为中度营养不良 ,<70 %为重度营养不良 ;>110 %为超重 ,>12 0 %为肥胖。2 结果2 .1 总体营养状况在 75 73名中小学生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NCHS/WHO标准为参照人群,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评价指标,用Z评分法分别对1990年、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两次调查资料。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3项指标患病率1995年均比1990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1.38%、54.19%、44.02%。3项指标各年龄组Z评分均值有所增加(除6~11月龄外),提示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比1990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调查海南省6个市、县0~6岁儿童10159人,对体格测量筛查出的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病因调查,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作为评价指标,用标准差记分法评价,并与WHO推荐的参照人群进行比较,研究本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率。结果显示体重不足、发育迟缓(矮小)与清瘦的儿童,中度营养不良(<2S)的患病率分别为24.5%、27.6%和1.9%。不同年龄、性别,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亦有所不同。以问卷方法调查各种病因,经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出营养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庭经济收入、既往病史、子女数、卧室人数、出生体重、父母职业等。讨论了各种危险因素对不同营养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南省汉、黎族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利用2000年海南省汉、黎族7月龄至7岁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WHO的诊断标准(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分别诊断为中度体重低下、发育迟缓和消瘦),对海口、五指山两市945名(男童516名,女童429名)7月龄至7岁儿童进行营养不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蓬溪县农村0-5岁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为实施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县1085名0-5岁儿童,采用WHO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应用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3种指标作为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对其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营养不良儿童373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5.8%,生长发育迟缓率(20.9%)及低体重率(12.18%)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农村相同年龄儿童患病平均水平;1岁以前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较低、1岁以后相对较高,且以1岁组和4-5岁组最高。结论蓬溪县农村0-5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全国七岁汉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并为分地区制定营养改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采用NCHS标准为参照值。作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营养状况的评价。结果表明:城乡男女各种体中营养不良儿均占30%左右,但大多数为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