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策略(GOLD)~([1])和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2])于2014年联合制定了有关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初步诊疗指南。临床上,很多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会同时具有哮喘和COPD的特点,包括咳嗽、咳痰合并喘息等呼吸困难症状。大量临床研究~([3])证实这类患者通常会有更频繁的急性加重期,其  相似文献   

2.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而这种气道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患者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2])。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常常会有不同程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其中以细菌感染更为多见~([3])。有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时机体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会明显增多,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4])。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3.
正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 Reactivity,AHR)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统计~([2]),全世界约有3亿人为哮喘患者,我国约有3000万人患哮喘,患病率为1%~4%。哮喘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随着人类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现逐步认为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如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随着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肥胖型哮喘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已将肥胖型哮喘作为一种新的哮喘表型[1].与普通哮喘对比,肥胖型哮喘以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的慢性肺部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可逆性的气流受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2-3])。COPD伴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最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临床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6.
<正>支气管哮喘是我国最普遍疾病之一,是特殊变应原引发的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AHR)和气道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大多集中发生于5岁之前。小儿支气管哮喘(infantile bronchial asthma)的反复发作不仅损害患儿肺功能,还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与生活质量~([2])。维生素D3是一类脂溶性类固醇化合  相似文献   

7.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性疾病,典型特点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的慢性炎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气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多种细胞与细胞成分参与气道炎性反应~([1]),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气道上皮细胞的异常修复也是气道高反应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在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气道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以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于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较多,是呼吸内科常见病。统计显示,全球约有3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我国约有2000万哮喘患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2]),给患者造  相似文献   

9.
儿童哮喘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并具有呼吸道高反应性~([1]).哮喘是多种基因遗传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吸入变应原、气候变化、心理因素及食物或药物过敏等都可诱发哮喘发作,具有反复、持续发作及夜间高发的特点~([2]).有研究~([3])证实,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患儿其哮喘发作的频率也相对较高,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了患儿的健康,降低了患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防治气道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前大多数研究表明,哮喘是因接触刺激物引起的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可逆性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5-34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老年阶段是哮喘发病的另一个高峰,近年来,老年人口呈明显递增趋势,老年人哮喘的有效防治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人哮喘与青年人哮喘在临床特点及细胞免疫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哮喘相关炎症细胞的老龄化改变可能参与了老年哮喘的发病,现就哮喘相关炎症细胞及其老龄化改变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老年哮喘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哮喘存在很强的联系~([1-3]),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哮喘的患者占10~50%~([1-2])。而哮喘未有效控制、麻醉及手术刺激、焦虑恐惧等均是围术期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合并CRSWNP可诱发和加重围术期哮喘急性发作~([4])。近期本科对1例CRSWNP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术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饮食习惯、基因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近30年来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尤甚~([1-2])。伴随着儿童哮喘患病率的增涨,哮喘的死亡率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3]),其中我国的哮喘死亡率居全球首位,远超发达国家~([4])。哮喘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在校表现、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还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5])。加之,哮喘具有反复性、长期性、可逆性和诱因性的疾病特点,因  相似文献   

17.
正乙型肝炎在全球广泛流行,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1-2])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其中有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区,目前全国约有2000多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社会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其防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4])显示,虽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住院期间,大部分健康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很多患者出院后仍有较高的健康照护需求,因此  相似文献   

18.
<正>哮喘是一种常见慢性气道炎症,由于无法预防或完全治愈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的身体健康~([1,2])。据GHDx数据库统计(http://ghdx.healthdata.org/),1990年至2012年全球哮喘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死亡率也由1.3%下降至0.83%。但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如哮喘的耐药性,新过敏原等问题导致近几年因哮喘而死亡的人数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危害公  相似文献   

19.
<正>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复杂,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均参与其中,不易根治~([1])。研究~([2])显示,哮喘易转归急性期,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可致患儿气道高敏反应,诱发呼吸窘迫、气喘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或猝死,且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报道~([3])称,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加快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为特征,同时伴随着气道敏感性增加和黏液的过多分泌~([1]),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之一.以前认为分布在气道的神经纤维(特别是感觉神经纤维)的功能异常或免疫应答时Th1和Th2细胞的失衡是导致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单纯的气道神经异常或Th1/Th2失衡并不能完全解释哮喘气道中的复杂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