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疼痛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微信平台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疼痛评分和PSQI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6 d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6 d干预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疼痛护理可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精准护理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当天、术后1周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精准护理应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术后患者疼痛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121例术后患者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7%%,观察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且住院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 ,将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24%(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2%,(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缩减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局部麻醉术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影响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下床、肛门排气、恢复进食、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率(88.64%)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局部麻醉术下行腹股沟疝术,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改善的效果。 方法运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筛选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17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术前3 d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4.33±3.32)g/L和(33.68±4.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3±3.41)g/L和(31.32±3.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61.53±6.37)h和(66.69±9.4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2.31±8.24)h)和(113.24±12.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30%,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优秀率为8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术前营养干预联合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共情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共情护理,比较2组患者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及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C)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BAI、B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I、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家庭/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共80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胆管结石手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3天、7天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疼痛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全程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在大面积深度烧伤Meek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全程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低于观察组的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躯体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全程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肛肠病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行硬膜外麻醉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 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肛肠病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可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患者的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生活质量及疲乏、恶心呕吐、疼痛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本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期3个月。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干预后两组各因子得分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仅抑郁和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血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结合专项疼痛管理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缓解及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游离植皮术治疗的烧伤患者9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VSD干预,对照组在VSD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专项疼痛管理,持续干预直至患者出院。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记录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疗效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护理后,观察组肉芽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非切口疼痛及恢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体位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恢复情况、护理满意率等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腹胀痛、背痛、膈痛、肋间痛等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位护理干预可缩短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恢复时间,也能降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合并COP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术中的血气参数、疼痛评分及生存率。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切口长度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和PETCO2的血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第7天和第9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20.4%(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的生存率没有差异性。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抑郁高风险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术后拟行化疗患者16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心境状态(POMS)量表评分和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OMS量表焦虑、愤怒、疲劳、抑郁和慌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总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心理干预可改善乳腺癌化疗抑郁高风险患者身心健康,缓解患者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虚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64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2例,观察组采用虚挂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第 1天观察组 VAS评分( 5.47±0.51)分,术后第 14天(3.94±0.5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 7天观察组 VAS评分( 5.28±0.52)分,术后第 10天(4.47±0.6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 28.78±2.04)天,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 P<0.05);肛门功能评分( 0.88±0.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对患者伤害更小,创面愈合时间短,可以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对改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后所有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腹股沟患者疼痛,提高康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缓解患者心理状况和应激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联合减痛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放松训练联合减痛护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 h、48 h联合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减痛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病手术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