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海花 《全科护理》2012,10(10):925-925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静脉穿刺时将导管经外周静脉送入中心静脉的一种穿刺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既能保证病人按时进行药物输入,又可减少治疗过程具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以寻求恰当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8月-2005年6月收住的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液淤滞、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封管技术不正确使血液反流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 肺癌患者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以寻求恰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8月-2005年6月收住的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液淤滞、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封管技术不正确使血液反流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肺癌患者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需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据统计,外周静脉留置针给药72~96h发生静脉炎者高达81.82%,由于化疗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及反复刺激血管,易使血管内膜损伤〔1〕,若化疗药物不慎外漏还可引起局部皮肤、肌肉、肌腱及神经血管坏死,甚至功能障碍〔2〕。为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采取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并且可减少病人反复长期化疗静脉穿刺的疼痛,还可用于晚期肿瘤恶液质病人静脉营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选择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108例,男40例,女68例;年龄2  相似文献   

5.
改良赛丁格尔技术在难置性PIC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经在临床普遍应用,尤其对于长期输液和化疗的患者,可有效地减少反复穿刺血管的痛苦和创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药物外渗.为进一步促进医院静脉输液专业技术更上一台阶,解决临床上患者静脉条件差、但需要实施PICC的难题[1],我院2009年成功地引进了改良的赛丁格尔(Seldinger)穿刺技术[2],给许多置管困难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163例住院恶性肿瘤首次化疗且首次使用PICC者,置管后观察3个月.出现静脉炎的34例患者列入静脉炎组,未出现静脉炎的129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资料调查: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有无过敏史、穿刺静脉的选择、是否一次穿刺成功、置管后活动度、置管后是否经常屈肘、出现静脉炎症状的时间、分级分类;实验室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免疫指标、空腹血糖;采用特质焦虑量表(T-AI)进行情绪状态评定.进行组间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穿刺静脉、穿刺次数、活动度、穿刺后屈肘、血糖水平、情绪状态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患者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过敏体质、免疫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与静脉炎的发生无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入PICC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反复多次插管、穿刺后过度活动、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静脉的不同、置管过程中反复多次穿刺,置管后经常屈肘、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高血糖水平和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6个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在置管前、中、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但是在基层医院,为了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多采用周围静脉穿刺化疗的方法。由于患者的多次化疗,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性损伤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引起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而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现将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仇春勤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61-2264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具有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能长时间留置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较长,反复外周静脉穿刺,易造成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刺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或药物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化疗顺利进行,并且在化疗后期极大地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因此,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持续进行静脉化疗的通路,保证了患者化疗周期顺利完成。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长期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0.
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但是在基层医院,为了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多采用周围静脉穿刺化疗的方法。由于患者的多次化疗,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性损伤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引起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而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现将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俊英  李虹 《华西医学》2005,20(2):385-386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5天~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PICC不仅减少病人直接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然而,PICC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恶性肿瘤患者常需反复化学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 ,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使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而目前的深静脉置管常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我们从 1998年以来 ,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取得了满意效果 ,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外周静脉、药物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2].  相似文献   

14.
化学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药是其主要给药方式之一,既可减少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又因操作简易、可提高护理效率,使用极为普遍。由于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强,加之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临床上静脉输注化疗药易致外周静脉炎发生,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添困难,且易引起护理纠纷。因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科开展了喜疗妥外涂皮肤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成为化疗中较为常用的静脉通道, 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也可间接地防治高浓度化疗药物导致的外周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1].本次研究使用PICC 置管化疗67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晓磊  王娴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59-26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但因其为侵人性穿刺手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和输注刺激性药物带来的痛苦,而由于留置PICC导管引起的并发症却不能忽视^[1,2]。我科自开展PICC技术至今已有11年历程,曾有患者置管后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局部感染或过敏等情况,但发生静脉血栓较少见,现将发生1例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8,自引:4,他引:64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 ,从 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 ,在直观下置管 ,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 ,穿刺成功率高 ,可由护士独自操作 ,减少了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并发症 ,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 ,血流量大 ,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 ,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 ,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 ,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病人 ,可有效地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 ,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 ,减少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 ;病人可自由活动 ,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肘静脉与颈外静脉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肘静脉组和颈外静脉组各40例,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颈外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穿刺点渗血情况明显低于肘静脉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肘静脉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置入PICC,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降低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立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通路。但PICC留置体内期间可能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 严重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肺癌患者化疗间期CRBSI的护理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