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对脑卒中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下肢肌肉痉挛,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治疗组、常规治疗+r TMS治疗组、常规治疗+BTX-A+r TMS治疗组,每组各2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A组)采用各种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常规治疗+BTX-A组(B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还对下肢痉挛肌肉进行BTX-A注射;常规治疗+r TMS治疗组(C组)则除了常规康复训练,还进行r TMS治疗;而常规治疗+BTX-A+r TMS组(D组)除了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注射BTX-A外,还给予患者r TM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分别进行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评定。结果:1肌张力变化情况:4组患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8周后,A组肌张力有所回升,而B组、C组以及D组未见明显回升;12周时,A组肌张力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B组也有所回升,而C组与D组仍与8周时无显著差异,同时D组肌张力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2运动及ADL能力变化情况:4组患者治疗4周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所改善(P0.05)。8周后,A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再次出现下降,而其余3组患者未见下降;而12周时,与8周时相比,B组也出现下降,C组与8周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而D组则有进一步改善并优于其余3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较持久地降低患者肌张力,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低频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观察组患者于BTX-A注射后辅以低频ESWT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伪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MAS评分[(2.15±0.56)分]及PROM[(44.37±8.0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TX-A联合低频ESWT治疗可显著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 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 ,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 干粉制剂,(于-20~ -5 ℃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 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例10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BTX-A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A型肉毒毒(botulinumtoxin A,BTX2A)组加用兰州产BTX-A干粉制剂,(于-20~-5℃避光保存,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立即使用),运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下肢痉挛肌局部注射,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康复训练仍是有效的脑瘫治疗手段,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4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行运动疗法,B组行运动疗法加电针阳明经穴,C组行运动疗法加平衡肌张力针法,2周和4周后,根据Ashworth痉挛评级和Fugl-Meyer评定(FMA)评定两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肌张力提高,但B、C组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4周后B组较C组、A组下肢Ashworth分级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偏瘫患者阳明经穴位主要提高患者肌张力,对软瘫期运动功能康复可能有效,而不适用于痉挛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伴上肢痉挛患者分为A、B、C共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徒手定位法BTX-A注射,C组患者则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3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MAS、上肢FMA、MBI、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B组、C组上肢FMA及MBI评分均较A组明显增高(P<0.05),MAS、SAS及SD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上肢FMA、MBI评分亦较B组明显增高(P<0.05),MAS评分较B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组、C组SAS及SDS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电刺激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ADL能力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对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BTX-A。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程度、肌张力及粗大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综合痉挛量表(C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肌张力、跟腱反射、踝痉挛和C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修订Ashworth量表(MA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的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患儿D区和E区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X-A辅助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合并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用药剂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痉挛的最佳用药剂量。方法对6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年龄27~144个月)采用BTX-A阻滞术治疗,按BTX-A剂量系数将患儿分为A、B、C、D、E5组,根据Ashworth评分和体重每次用量为30~160IU,平均(69.0±32.4)IU。结果55人次接受BTX-A阻滞术治疗后肌张力有所下降,功能有所提高,有效率为90.16%,疗效持续时间8~32周,平均(17.56±8.30)周。C组(2≤剂量系数<3)的疗效持续时间最长。结论最佳的小腿三头肌的BTX-A用药剂量计算公式为剂量(IU)=(修改的Ashworth评分+2.5)×体重(kg)。  相似文献   

9.
李巍巍  杨坚  张颖  乔蕾  范利 《中国康复》2011,26(2):93-9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下肢伸肌痉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2~3级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各16例。2组患者均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分点注射BTX-A。综合组在注射24 h后结合康复训练,包括神经发育技术、物理疗法及运动疗法等。2组治疗前后采用MAS评定下肢肌张力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步速和步长测定。结果:BTX-A注射后1、6及12周时,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下降,FMA评分明显上升,步速和步长明显提高(均P〈0.05)。2组间比较,综合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BTX-A注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痉挛肢体的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治疗,治疗后进行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及家庭训练。在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AS)评定患侧上肢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法测量患侧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PDMS-II)进行患侧手精细运动商(FMQ)的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ADL 能力以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