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患者一次封管成功率,缩短封管时间。方法:常规组采取更换小2-3号的金属气管套管,待患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行完全封管。改进组采用3M透明贴膜封管。结果:两组封管成功率及时间比较,常规组:成功率94%,封管至拔管用时平均8.3 d;改进组:封管成功率100%,封管至拔管用时平均2.1 d。改进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3M透明贴膜封管法可以缩短封管时间,提高了一次封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辛玲  程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25-25
目的:探讨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插管患者顺利拔出气管套管的方法.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自气管切开插管到拔除气管套管一直使用硅胶气管套管,并使用硅胶内芯封管后拔管;观察组开始用硅胶气管套管,后用金属气管套管过渡拔管.比较两种拔管方法对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拔管后48 h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插管患者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过渡拔管成功率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因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5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应用自制气管切开集痰装置配合呼吸咳嗽训练,气管导管按压刺激训练,半卧位-坐位-站立-搀扶行走训练,应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帽训练及个体化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套管拔除成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套管拔除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的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列入本研究,作为SBT组。回顾性分析未采用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COPD患者28 例(男性24例,女性4例),作为No-SBT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气管插管复插率(拔出气管插管48h内)心及PaO2,PaCO2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 (P=0.683)、机械通气时间(P=0.167)差异无显著性,但是SBT组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60min)与No-SBT组(40—54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SBT组和No-SBT组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需无创通气辅助的患者均为3例(P=0.717),48h内再次气管插管患者前者为2例(2/24),后者为3例(3/28)(P=0.900),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均为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结论:对COPD患者,在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采用规范SBT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拔管时间,而且未增加气管插管的复插率。  相似文献   

5.
刘玲玲  尤春景 《中国康复》2014,29(5):359-361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除气管套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12月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除气管套管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同等条件下先行堵管后拔除套管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另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各按昏迷与非昏迷分为两组,比较各组的拔管结果。结果:观察组拔管成功率96.16%,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15.38%,对照组拔管成功率96.16%,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0.77%;2组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昏迷与非昏迷患者,拔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拔除气管套管成功率高,时间短,具有可行性,脑损伤严重程度并不影响拔管结果,因此当拔管时机成熟后可采用直接拔管法,使患者早日进入康复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观察组利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管时两组患者插管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SPO2)、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插管困难、SPO2降低、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拔出气管切开套管进程的影响及与常规治疗的差异性。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通过对呼吸肌肌力评定、指脉氧饱和度、肺部感染率、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呼气量和吸气量等方面对比2组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及呼气量、呼吸肌肌力4级(包括4级)以上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肺部感染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早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对拔出气管切开套管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持续植物状态(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相关因素,为PVS患者尽早拔除气切管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是否成功拔除气切管将其分为拔管组和拔管困难组。采用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包对拔管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拔管组与拔管困难组在年龄、专业护理、营养方式、吞咽功能、是否低蛋白血症及带管时间方面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颅脑损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否气管结构异常、是否肺部感染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方式、吞咽功能、带管时间、肺部感染情况、专职陪护、年龄均为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作为营养方式、有专职陪护为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保护因素;吞咽障碍、带管时间>30 d、肺部感染、年龄较大为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危险因素。对于PVS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尽早给予IOE营养支持、吞咽功能训练及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10-311
选取住院治疗的小儿腹部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取喉罩麻醉,B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装置置入前、置入后及拔出后的血氧饱和度(Sp O_2)、心率(HR)、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装置置入前Sp O_2、HR及PETCO_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HR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 O_2及PETCO_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后HR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 O_2及PETCO_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小于气管插管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气管插管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喉罩麻醉对患儿的刺激小,能缩短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联合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脑卒中后留置气管套管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留置气管套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2组 均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开展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组增加呼气末正压治疗。比较2组的气管套管 留置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拔管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短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气管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62%(均P<0.05)。观察组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 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患者在实施气管切开治疗中增加呼气末正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肺部功能,缩 短气管切开套管的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局部麻醉下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肿瘤导致气管狭窄或瘘的疗效、并发症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导致气管狭窄或瘘的59例患者,在静脉局部麻醉下行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术前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上升(P <0.05);术后气促评级1级以下的比例显著高于术前(P <0.05)。术后并发症以痰中夹杂血丝最常见,占86.44%(51/59)。结论 静脉局部麻醉下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肿瘤导致的气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所致的临床症状,延续患者生命,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s an essential basic skill for emergency physicians. The procedure can cause complications that should be recognized. Awareness and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complications are needed to allow early intervention to optimize outcomes. The risk factors for tracheal perforation during intubation are typically related to the physician skill and experience and to the patient's comorbidities, including body habitus and chronic use of certain medications.Case ReportWe report a case of a 45-year-old man with renal transplant on tacrolimus and prednisolone for 16 years. He presented with decreas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due to an acut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was intubated for airway protection. Post intubation, a significant subcutaneous emphysema was noted on the patient's neck and chest, which was subsequently determined to be caused by a tracheal perforation. The management of tracheal injury depends on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tear, as well as the patient's clinical status and comorbidities. In this case, the tracheal perforation was treated conservatively and was successful.Why Should an Emergency Physician Be Aware of This?This case has been reported to increase awareness about this rare an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event. The prevention of this rare injury can be difficult but use of a slightly smaller endotracheal tube in a high-risk patient can be of benefit. In addition, early consideration of this complication when there is an acute change in physiologic status will allow for rapid facilitat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2008年收治的6例及国内期刊发表的33篇共205例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本中心6例患者麻醉期并发症处理及时,手术成功。所查205例手术中,辅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3例,辅用喷射通气50例。未用肌松剂气管插管61例,用肌松剂后插管78例。插管置于肿瘤上方82例,置于肿瘤下方20例。麻醉期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4.88%,麻醉死亡3例,死亡率为1.46%。结论: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复杂,风险极大,周密的麻醉计划,熟知各种麻醉方法,与术者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rny)是古老的外科手术之一,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气管切开术由单纯的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办法,逐步成为抢救各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9—2011应用气管切开术160例,其中传统气管切开术50例,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4例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段6例,胸中段4例,胸下段4例。气管开窗取瘤术6例,气管侧壁切除支气管瓣成形术1例,楔形切除气管肿瘤3例。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4例。【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存活半年者1例,1~3年者6例.5年以上者7例。【结论】气管肿瘤手术效果较好,原发性气管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法及手术中通气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慎重选择,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文献,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王洪武 《临床荟萃》2016,31(11):1167
根据近年来作者的工作经验,将中央型气道分为8个区。根据肿瘤与管壁的关系,又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对管内型和管壁型肿瘤多采用支气管镜下削瘤的方法, 畅通气道,不必放置支架。管外型多采用放置支架的方法缓解气道狭窄。新的分区和分型方法有助于指导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首次更换气管导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83例因外伤致肺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根据痰液粘稠情况分别于气管切开后第4天及4天前、第5~7天、第7天后更换气管导管分为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并观察患者气管导管堵塞程度,呼吸频率,PaO2、PaCO2、SPO2的变化,并记录。结果第2组更换气管导管时PaO2、PaCO2、SPO2及呼吸频率等参数优于第1组和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伤致肺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首次更换导管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恩纳"用于气管表面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恩纳”用于气管插管表面麻醉的可行性。方法:20只成年白兔随机分为两组,经耳缘静脉推注安定0.5mg/kg,氯胺酮1mg/kg全身麻醉后,用直喉镜暴露声门,实验组插入直径3.5mm,前端5cm均匀涂有“恩纳”乳剂的气管导管;对照组插入同型导管,但不使用“恩纳”。观察气管插管后的耐受情况及麻醉苏醒后的呼吸道反应;插管4小时后,取气管导管接触段行光镜检查。结果:两组白兔经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生命体征平稳,嘴唇红润,呼吸通畅,没有分泌物增加现象: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白兔一般能耐受气管导管,没有呛咳,打喷嚏的现象(0/10),而对照组白兔一般均有呛咳,打喷嚏的现象(10/10),两组白兔气管标本均未见形态学改变,双肺观察也无水肿,充血,分泌物增加的现象。结论:“恩纳”乳剂用于气管插管,能减轻导管在麻醉维持期及拔管后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喉部并发症,对实验动物呼吸道未见过敏及炎性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插管在临床危重症抢救中应用率较高,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意外拔管是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未妥善固定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介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包括医用胶布固定法、Duropore胶布固定法、寸带固定法、别针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等方法,提出针对不同人群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及固定方法,使气管插管固定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