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菊三七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清水  袁惠南 《中草药》1991,22(8):377-379
  相似文献   

2.
菊三七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慧莲  刘贤旺  谢平  张寿文 《中草药》2002,33(2):159-160
目的 探讨菊三七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 ,为快速繁殖幼苗奠定基础。方法 以菊三七的根、茎、叶为外植体 ,采用 MS培养基 ,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 以菊三七的叶片为外植体 ,在培养基 MS 1.0 mg/ LNAA 4 .0 m g/ L 6- BA上 ,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 64%。愈伤组织在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上 ,成苗率可达 86.7%。结论 通过诱导愈伤组织的途径 ,可以达到快速繁殖菊三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民族药菊三七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菊三七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方法.结果 菊三七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能够很好地鉴定菊三七.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纯化技术,从采自北京郊区的尼泊尔菊三七栽培品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R)-3-羟基-β-紫罗兰酮(1)、(3S,5R,6S,7E)-5,6-环氧-3-羟基-7-大柱香波龙烯-9-酮(2)、(+)-boscialin(3)、3,6-反-3-羟基-α-紫罗兰酮(4)、3,6-顺-3-羟基-α-紫罗兰酮(5)、3,4-顺-3,4-二羟基-β-紫罗兰酮(6)、咖啡酸乙酯(7)、黑麦草内酯(8)、3-甲酰基吲哚(9)和3-羟乙酰基吲哚(10)。所有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尼泊尔菊三七中分离鉴定,且化合物1、2、4-7、9和10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在结构上均属于具有相同的大柱香波龙烷碳架的C13降-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本研究,其是尼泊尔菊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别之一,对其植物分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平卧菊三七中绿原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 ODS-A(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8064~1.008μg范围中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2%,RSD为3.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平卧菊三七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在菊三七自然繁殖率低下的情况,探讨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解决繁殖的问题。方法:不同部位菊三七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培养。结果:诱导率表现为茎尖>带腋芽的茎段,而叶片则不能被诱导发芽。结论:茎尖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初代培养过程中,MS 6BA(2mg/L) NAA(0.2mg/L)为最佳培养基;MS NAA(0.2mg/L)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 IBA(1.0mg/L) NAA(0.1mg/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为常用中药。最近,我们发现有假白术流入市场,其外形及断面特征与正品颇相似。经鉴别是同科植物菊三七(菊叶三七、土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是一种跌打药,与白术功能显然不同。经过对比,发现二者的性状和显微特征都有所不同。一、生药性状菊三七:根茎形状似白术而个子较粗,中部直径3~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表面的瘤状突起一般在10个以上;须根痕较多;根茎顶端髓部明显凹入,上部有较深而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质量应予重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Lour.)Merr.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平卧菊三七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熊果酸(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5-hydroxymaltol(4)、对羟基苯甲酸(5)、4-氨基肉桂酸(6)、(E)-2-hexenylβ-D-glucoside(7)、1-(3-indolyl)-2,3-dihydroxy-propan-1-one(8)、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4,5-三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芦丁(12)、橙皮苷(13)、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14)、刺梨酸(15)、委陵菜酸(16)、2-methoxy-4-(2-propenyl)-phenyl-O-β-D-glucopyranoside(17)、negletein(18)、没食子酸-3-甲基醚(19)、caesalpiniaphenol D(20)、2,5-二羟基苯甲酸(21)、原儿茶醛(22)、isohematinic acid(23)、icariside B1(24)、dendranthemoside B(25)、4-甲氧基肉桂酸(26)、黄芩苷(27)。结论化合物4、6~9、11、13~27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0和12为首次从平卧菊三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平卧菊三七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山柰酚(4)、黄芪苷(5)、山柰酚-5-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7-甲醚黄芩素(7)、4-甲氧基肉桂酸(8)、苄基葡萄糖苷(9)、2-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乙酯(12)、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原儿茶酸(15)和丁香酚苷(16)。结论化合物7、8、12、14和16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9~11和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近发现河南省云阳等地用“土白术”菊三七(Gynura segetum)充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入药。现将其鉴别要点分述于后。白术: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边沿黄白色,中心淡棕色,有棕黄色的油点散在。气清香,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菊三七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宋亮  陶春元  谢宝华 《中药材》2008,31(11):1749-1751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菊三七总生物碱。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乙醇用量作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单项条件对总生物碱萃取率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菊三七中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 h,乙醇用量200 ml;在此条件下生物碱的得率为0.192%。结论:超临界CO2萃取适用于菊三七生物碱的提取,且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天麻为兰科植物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系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1958年上海医科大学报导,从天麻中分离得一酚性结晶物,熔点为115℃,确定为香草醇(Vanillyl alcohol,即香荚兰醇),但没有报导其元素分析及光谱数据。1974年中国药科大学对由其实验室中合成的香草醇进行了生物活性的研究,观察到人工合成的香草醇具有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已烯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显著提高戊四氮对小鼠的CD_(50),但无抗士的宁惊厥及抗电休克作用,也无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菊叶三七在民间治病甚广,近几年我们试治了几种常见病,效果良好,现介绍于后: 一、治疗扭伤三例典型病例:患者刘××,女,五岁,于1974年随父乘坐自行车,不慎右脚背被车轮扭伤,红肿痛疼,经贴“活血止痛膏”效果不显,后用鲜菊叶三七叶一把捣烂敷患处一夜,次日红退肿消而愈。二、治疗黄蜂刺伤  相似文献   

18.
白术与混淆品菊三七鉴别张永明①许进森②①福建省云霄县中医院363300;②福建省云霄县医院363300笔者最近在购入白术时发现混淆品菊三七(土白术)冒充白术入药流入我县医药市场,其外形特征与正品颇相似,但功效却与正品显然迥异,现将两者的性状鉴别介绍如...  相似文献   

19.
双水相萃取三七中三七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涛  廖安平  易元龙  吴如春 《中药材》2008,31(4):535-537
目的:研究利用双水相萃取分离提取三七浸液中的三七总皂苷。方法:以PEG/K2HPO4为双水相萃取体系,研究聚乙二醇(PEG)分子量、PH值、萃取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萃取工艺条件是PEG分子量为4000,pH=4.2~5.0,浸液与萃取剂为1:2,PEG与K2HPO4质量比为1:1时,三七总皂苷在上两相的分配系数为14.2,回收率为96%。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耗时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