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血管病的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改变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脑干脑血管(出血12例,梗死16例)进行BTEP检测,同时检测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脑干血管病患者BTEP正常7例、异常21例(75%),其中双侧异常13例、单侧异常8例,异常BTEP主要表现为T3、T5波形消失、波幅低下,或峰潜伏期延长,T1-T3、T1-T5波同期延长,BTEP的变化与病情相关,,且较BAEP更灵敏。结论:BTEP可作为评价脑干血管病引起的脑干细胞损伤的可靠电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BTEP检测。结果: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正常10例,异常40例.BTEP异常率80%。疼痛侧异常包括双侧异常37例,疼痛侧异常明显高于对侧。异常BTEP主要表现为T2、T3波形消失或分化欠佳,波幅低下,或峰潜伏期延长,IPLI)延长。BTEP的变化与病情相关,病情越重、病程越长BTEP异常越明显。结论:BTEP可作为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一种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波形特征,及微血管减压术(MVD)后波形变化。方法对10例三叉神经V2支疼痛病人行MVD手术,收集MVD前后BTEP电位波形,观察波形分化,记录潜伏期、波形持续时间,并观察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10例病人中,术前7例W2、W3波形消失,减压术后5例出现波形分化差;2例出现波形分化差,减压术后潜伏期缩短。术后10例病人疼痛症状均缓解。结论三叉神经痛病人BTEP电位异常,MVD术后BTEP电位波形改善。BTEP监测可用来指导MVD。  相似文献   

4.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方法选择全麻开颅手术非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采用针形电极刺激其三叉神经周围支,在头顶记录BTEP波形,统计潜伏期、波幅和波间期。结果本组均可记录到W1、W2、W3三个波形,其中W1为高幅三相波,W2、W3为单相负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W1、W2、W3波幅增大而潜伏期不变。结论采用针形电极刺激能获得满意的BTEP波形,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BTEP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究了36例经术前MRTA及术中探查除外神经血管接触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BTEP以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测定BTEP潜伏期及波幅参量的变化指导手术的进程.结果 36例病人患侧BT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术中待BTEP呈一直线后,不再继续切断神经根,术后疼痛均缓解,未遗三叉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指导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并防止三叉神经眼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刺激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适于术中监护的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BTEP)诱发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引导BTEP :①表面电极直接刺激下唇 ;②针状电极穿刺眶下孔直接刺激眶下神经 ,并比较其优、缺点。结果 :针状电极刺激引导出稳定的BTEP波形 ;BTEP包含3个主要波 :W1、W2 和W3 。W1为正波 ,潜伏期 0 79~ 0 85ms ;W2 为负波 ,潜伏期 1 72~ 1 80ms ;W3 为负波 ,潜伏期 2 60~ 2 65ms。结论 :针状电极刺激较表面电极刺激引导BTEP的电位记录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ectasia,VBD)并发三叉神经痛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rainstem trigeminal nerve evoked potential,BTEP)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方法、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合现有文献报道分析。结果 MVD后W2波未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疼痛症状虽缓解,但出现面部麻木。结论 BTEP可能预测TN术后有无面部麻木。  相似文献   

8.
脑干三叉诱发电位 (BTEP)是用电生理学方法客观、定量评价三叉神经周围和脑干中枢结构的传导功能的一种方法。本文综述BTEP的检测技术 ,主要电位的神经起源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脑干诱发电位Ⅰ波异常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听神经脱髓鞘损害.方法对21例MS患者23例次脑干诱发电位(BAEP)Ⅰ波异常进行分析,以及结合MRI表现探讨听神经脱髓鞘损害部位.结果 BAEPⅠ波异常单侧17例,双侧4例,包括Ⅰ波两耳潜伏期差(ILD)异常11例,Ⅰ波消失单、双侧各2 例,分化不清,潜伏期不肯定3例,潜伏期延长3例.其中单侧主观听力障碍2例.同时,BAE P显示脑干内损害10例.MRI显示脑干内病灶5例.结论部分MS患者存在听神经远端脱髓鞘损害.主要表现为I波ILD异常,部分为BAEP Ⅰ波潜伏期延长,Ⅰ波消失,较少部分听神经脱髓鞘严重可出现突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BTEP)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spirit多导诱发电位仪 ,对 2 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设置 12例正常人的BTEP做为对照。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与健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TEP的变化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性及定量诊断 ,能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