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来  陈飞龙  贺丰  罗佳波 《中药材》2001,24(7):494-495
采文用GC-MS法分析了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52个化合物,并对用蒸馏与超临界CO_2萃取二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闫婷  周正繁  罗苗  周竹青  熊慧  梅之南 《中药材》2022,(10):2425-2431
目的:对湖北蕲春、河北安国、河南汤阴、河南南阳、浙江宁波产28批艾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利用GC-MS和GC对不同产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8批艾叶的挥发油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艾叶挥发油中检测到256个成分,明确了其相对百分含量。PCA分析不同产区的艾叶挥发油组成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特征性。地区间的Adonis检验结果显示R2>0,并且P<0.05,提示所有产区艾叶之间的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有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湖北蕲春和浙江宁波产区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相近,河南汤阴、河南南阳和河北安国产区的化学成分组成比较相似。建立了挥发油中桉油精、(-)-α-侧柏酮、(+)-樟脑、(+)-冰片、4-松油醇及β-丁香烯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3.00%。GC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结论:不同产地的艾叶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为不同产区艾叶的区分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藿香药材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考察影响广藿香挥发油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因素 ,为广藿香的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挥发油含量测定法及GC MS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 ,以及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等因素对广藿香挥发油和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和比较。结果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均对广藿香挥发油含量有影响 ,不同水平施肥和施用农药则对其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制订广藿香药材及中成药质量标准时必须考虑原药材的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GC-MS分析石菖蒲挥发油透大鼠血脑屏障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中有哪些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方法:采用GC-MS法对石菖蒲挥发油灌胃给药后进行大鼠脑组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细辛醚,α-细辛醚4个成分能进入脑组织,结论:石菖蒲挥发油开窍醒神的作用可能是多个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源高良姜1,8-桉油精含量及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种源高良姜1,8-桉油精及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高良姜优良种源的选择及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高良姜药材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野生及人工栽培高良姜药材1,8-桉油精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要求;人工栽培药材1,8-桉油精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从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28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要为L-α-松油烯、反式-石竹烯、γ-杜松烯、1,8-桉油精、法尼烯等成分。结论:不同种源不同生长年限高良姜1,8-桉油精含量及挥发油成分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香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中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比较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的抑菌作用。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香薷挥发油的提取率不断升高。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中麝香草酚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蒸馏时间1 h的香薷挥发油中香荆芥酚的含量低于其他蒸馏时间(P <0.05)。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的抑菌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香薷挥发油中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蒸馏时间对香薷挥发油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成分的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同产地五味子种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乙酸龙脑酯和榄香烯的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法(GC)测定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乙酸龙脑酯和榄香烯6个成分含量:采用HP-170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320μm×1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以60℃为起始温度,以10℃·min–1升温至125℃,保持5 min,再以10℃·min–1升至150℃,保持2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0.9 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采用SPSSPRO在线数据处理软件,以五味子种子中6个挥发油成分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产地五味子种子挥发油中6个成分含量差异较大,α-蒎烯为14.378 8~231.394 2μg·g–1,β-蒎烯为6.559 1~86.622 4μg·g–1,月桂烯为11.873 4~143.526 3μg·g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区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对产区与指标性成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柱为TC-C1s(2)柱(250 mm×4.6 mm,5μm),TC-C1s保护柱(1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248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经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采自陇南市和定西市的16批样品可分为三大类,其中采自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的9个产地的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较高,芒柄花素含量在111.72~424.92 μg·g-1,毛蕊异黄酮含量在17.20~34.34μg·g-1;而采自定西市岷县、陇西县和宕昌县部分乡镇的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较低,芒柄花素含量在74.35~ 182.88 μg·g-1,毛蕊异黄酮含量在2.27 ~ 13.56 μg·g-1.结论:不同产区红芪药材中指标性成分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武都、宕昌产红芪质量优于岷县、陇西等地所产红芪药材,这与武都、宕昌为红芪道地产区一致,可为红芪GAP种植基地的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道地产区不同居群阳春砂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道地产区不同居群阳春砂果实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为阳春砂优良种质种苗产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砂仁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道地产区阳春砂果实挥发油含量在3.0%~5.1%之间,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挥发油含量标准(>3%);乙酸龙脑酯含量在38.34%~56.25%之间,樟脑含量在6.99%~15.79%之间。结论不同居群砂仁果实挥发油的主要化学组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差异与各产区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石菖蒲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从石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2种成分,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β-细辛醚的含量占了83.7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石菖蒲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石菖蒲挥发油对癫痫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石菖蒲萃取挥发油对癫痫大鼠海马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探讨其抗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 (SFE CO2 )提取石菖蒲挥发油 ,脑室内注射海人酸 (KA)建立大鼠癫痫模型 ,观察经挥发油治疗后的癫痫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经石菖蒲挥发油 35mg·kg-1腹腔注射后的KA大鼠海马的GABA含量明显升高 ,谷氨酸 (Glu)显著降低 (P<0.05 )。结论 :石菖蒲萃取挥发油可调节癫痫大鼠脑内的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 ,从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菖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系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的根状茎,民间以水煎剂治疗癫痫病有一定疗效。七十年代我们将石菖蒲醇提物、挥发油、α-细辛醚分别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临床验证也有一定的疗效。α-细辛醚对控制哮鸣音效果明显,已鉴定。藤田真一等报道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细辛醚和β-细辛醚为主。杨峻山等报道含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细辛醛。我们共分得10个成分,已鉴定d-δ-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从石菖蒲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2种成分,鉴定了39种化合物,其中β-细辛醚的含量占了83.7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石菖蒲挥发油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樟树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在不同时间和生长环境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樟树在不同时间、不同生长环境叶挥发油的含量及成分变化,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樟树挥发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测定总挥发油得率,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龙脑樟脑的含量。结果:同一滨江高教园区从3月到7月的样本中,发油总含量最高3.0987%、最低0.5198%;龙脑最高18.7003%、最低0.4032%;樟脑最高14.8126%、最低0.0172%。不同生长环境东阳的样本龙脑的含量比杭州低1半;湖州的样本挥发油总含量比杭州大得多。结论:不同时间和生长环境对樟树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及包合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包合工艺,并对其包合物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对影响包合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采用HPLC法,以β-细辛醚含量为指标研究包合前后石菖蒲挥发油稳定性。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挥发油=3:1,β-CD:水=1:15,包合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3h;包合后,在考察时间范围内石菖蒲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变化较小,RSD5%。结论筛选出的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β-CD包合可有效提高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柯瑜  倪健  姚珏成 《中成药》2006,28(9):1271-1274
目的:考察石菖蒲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β-CD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考察水蒸气蒸馏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工艺,以包合物含油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石菖蒲药材加8量水,提取11h;挥发油与β-CD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为:石菖蒲挥发油用10倍量的β-CD在30°C搅拌1.5小时进行包合。结论: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高,包合工艺合理,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区瓜蒌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国内不同产区瓜蒌子的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瓜蒌仁三醇为对照品,以甲醇-水(9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进行有效成分测定.结果:测定的45个样品中,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山东平阴025号样品的含量最高为0.289 1%,山东肥城001号样品含量最低为0.078 1%.各个产区内及产区间瓜篓子瓜蒌仁三醇含量变化都比较大,且稳定性比较低.各产区内山东长清产区的瓜蒌子瓜蒌仁三醇含量较高,且产区内含量稳定;产区间以山东肥城产区瓜篓仁三醇平均含量最高为0.141 7%,但其稳定性最低.结论:6个主要产区的瓜萎子平均含量均符合国家药典规定,但产区间和产区内有效成分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别,且稳定性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连翘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新新  王伊鹏  吴忠  林敬明 《中药材》2000,23(7):397-398
采用GC-MS法对连翘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评价其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画虹  林励 《中药材》1999,22(9):460-461
研究结果表明:益智种子、果皮、全果挥发油含量及油中主要成分均有显著差异,不宜将果实直接入药。益智果皮也富含挥发油,应加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荆芥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S ch izonep etatenu ifolia B riquet的干燥地上部分,为临床常用中药。性微温,味辛。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等功能,常用于感冒、头痛、风疹、麻疹及疮疡初起。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