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药滇白珠资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系统调查滇白珠的民间用法、资源分布规律、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为客观评价和合理开发民族药滇白珠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和标本与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滇白珠广布江南各省 ,云南是集中分布区 ,而昆明、楚雄和大理是主产区 ,主产地气候温暖潮湿 ,滇白珠在其生长环境中不是优势种 ,有时与芳香白珠等 4种同属植物混生。滇白珠生于海拔 400~3500m的山地 ,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喜光 ,多数生于向阳陡坡 ,少数生于密林下。主要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也用于眩晕、闭经、风寒感冒、咳嗽、哮喘、劳伤吐血、湿疹、水臌、跌打损伤、经闭、阿米巴痢疾、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今后应着重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止痛方面进行药理和临床研究 ,为开发成中药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透骨香中儿茶素、白珠树苷、滇白珠苷A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中药透骨香为研究对象,以儿茶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与白珠树苷、滇白珠苷A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28批透骨香中儿茶素、白珠树苷、滇白珠苷A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 建立的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外标法测定儿茶素,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白珠树苷和滇白珠苷A测定是准确的、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特定的不同类型成分间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滇白珠叶油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峰  姚宁  唐波 《陕西中医》2005,26(12):1385-1386
目的:探索民族药滇白珠叶油的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药物浓度稀释培养对照观察法确定最小抗菌浓度。结果:滇白珠叶油有类似水扬酸甲酯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浓度为0.3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浓度为5%。结论:滇白珠叶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但对前者的抗菌效果是后者的16倍。  相似文献   

4.
滇白珠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综述民族药滇白珠及同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化学、药理、临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对同属15种药用植物,特别是平铺白珠树和芳香白珠进行过研究。今后应着重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进行药理和临床研究,以便开发成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5.
滇白珠提取物抗细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筛选滇白珠抗菌成分 ,为更全面的评价和开发滇白珠提供依据。方法 :成分提取用萃取、层析等常规方法。抗菌力测定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和结论 :在滇白珠不同部位、不同极性的22个提取物中有3个提取物有较显著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 ,且根与茎的提取物作用一致 ;2个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作用 ,说明滇白珠根水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首次证明滇白珠非挥发部分也有抗细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滇白珠抗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滇白珠的各提取液进行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活性筛选,为临床应用滇白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滇白珠的水提取总液、乙醇提取总液、醋酸乙酯提取液、正丁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总液剩余部分液.滇白珠的正丁醇部分,在大孔树脂中用不同溶液洗脱,得到水洗脱部分、30%乙醇洗脱部分和95%,乙醇洗脱部分.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滇白珠不同部分提取液对大鼠关节肿胀的影响.结果:滇白珠的水提液组(A)、酸酸乙酯提取液组(C)和正丁醇提取液组(D)可明显减轻大鼠关节肿胀程度,正丁醇提取液组(D)作用最强(P<0.05,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滇白珠正丁醇提取液中水洗脱液和30%乙醇洗脱液均有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而30%,乙醇洗脱液作用更明显(P<0.05,P<0.01).结论:滇白珠正丁醇提取液30%乙醇洗脱部分有明显的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活麻药用历史悠久,在《楚彝本草》、《滇药录》、《藏本草》等均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咳嗽多痰、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疾患。根据本草学文献记载及现代研究的资料提示我国大部分地区所用活麻为荨麻科荨麻属的植物。因此,目前国内外在荨麻属药用植物的效应及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较多,由于其明确的疗效,引起相关科研人员的日益重视[1]。活麻作为治疗药物以红禾麻的药名被收录2003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该标准收载的活麻原植物为荨麻科珠牙艾麻[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Wedd.]的新鲜或干燥全草[2]。我们经过广泛的调查,贵州不少民族地区以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的全草或根作为活麻药材广泛使用,目前对大蝎子草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其植物生态学和药效学及临床等方面[3],而大蝎子草挥发性成分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为促进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实验以大蝎子草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对大蝎子草根、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滇白珠Gaultheria leucocarpa var.Yunnanensis为我国民间传统药物,常用于风湿、眩晕、闭经、咳嗽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已从中分离到83种成分,包括水杨酸甲酯糖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抗炎作用尤为显著。但近年来关于滇白珠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单薄,且大多为基于HPLC法的一种或一类指标性成分含有量测定,不能全面反映药材质量。本文对滇白珠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滇桂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治平  孟祥平  樊化  李久香  王-飞 《中草药》2005,36(8):1138-1139
滇桂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滇桂艾纳香B lum ea rip aria(B I.)DC.的干燥全草,为壮族民间草药,主要产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具有活血、止血、利水作用。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产后浮肿、不孕症、阴疮等[1]。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GC-M S技术,分析滇桂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1仪器与材料美国菲尼根TRACE GC-M S联用仪,DB-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滇桂艾纳香药材购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药材公司,经TLC试验,结果与滇桂艾纳香对照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提供)图谱一致,鉴定为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民族药滇白珠抗炎镇痛活性部位(ARF)中4种活性成分methyl benzoate-2-O-β-D-xylopyranosyl (1-2)[O-β-D-xylopyranosyl (1-6)]-O-β-D-glucopyranoside (MSTG-A),methyl benzoate-2-O-β-Dglucopyranosyl(1-2)[O-β-D-xyl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MSTG-B),gaultherin及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滇白珠药材的深入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依据,并为后期滇白珠的制剂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PAQ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甲醇-0. 2%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94 nm。结果:MSTG-A,MSTG-B,gaultherin,绿原酸分别在0. 014 06~0. 450 00,0. 007 81~0. 250 00,0. 003 13~0. 100 00,0. 000 94~0. 030 00 g·L~(-1)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7);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在100. 81%,99. 19%,96. 12%,102. 56%,其RSD分别为1. 4%,0. 7%,0. 7%,2. 4%。滇白珠ARF部位中MSTG-B,MSTG-A,gaultherin,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3. 608,41. 973,8. 282,2. 673 m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滇白珠抗炎镇痛活性部位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为滇白珠药材的深入研究、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后期滇白珠药材的制剂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滇白珠提取物对胃肠运动功能、吸收功能影响以及止泻作用。方法:采用新斯的明造成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亢进,乙酰胆碱造成大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利血平造成小鼠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蓖麻油造成小鼠腹泻,观察滇白珠提取物对胃肠运动亢进模型动物胃肠运动,小肠吸收D-木糖水平以及腹泻次数的影响。结果:滇白珠提取物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胃排空(增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显著抑制大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显著提高小肠吸收D-木糖水平(增加尿液中D-木糖的排出量);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结论:滇白珠提取物具有显著抑制胃肠运动亢进,改善小肠吸收功能以及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滇白珠(G.leucocarpa var.yunnanensis)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大孔树脂柱层析的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DPPH(2,2-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基)和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的方法对滇白珠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大孔树脂柱层析的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与阳性对照相近。100%甲醇流出部位的抗氧化能力能力最强,强于阳性对照。结论:滇白珠地上部分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正>滇桂艾纳香又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Bl.)DC.]的干燥全草,主要产于广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常见生于林边、山坡灌丛或密林中[1]。  相似文献   

14.
滇桂艾纳香为壮医常用妇科产后止血药材,疗效好,临床应用广泛。滇桂艾纳香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随着近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不断深入,使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预测成为可能。对滇桂艾纳香进行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和可入血成分方面对滇桂艾纳香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可推测滇桂艾纳香中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比例或许可作为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特异性不足的Q-Marker专属性补充,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滇白珠根中木脂素苷含量,进一步探讨滇白珠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HPLC-DAD联用检测技术。色谱柱: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TFA(25∶5∶70);检测波长220nm,流速0.7ml/min,柱温为25℃,外标法定量。结果: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D2、D3均为r=0.9999)。D2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 2.4%。比较不同产地药材木脂素苷D2、D3含量,遵义样品D2含量最高,而广西几乎不含D2,但D3含量最高。不同月份药材木脂素苷D2、D3含量呈一定趋势变化,其中10月和3月的木脂素苷D2、D3含量较其他月份高。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以作为评价滇白珠质量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滇白珠药材的TLC法定性鉴别。方法:采用TLC法对滇白珠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槲皮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二者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进行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结果]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的薄层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可能含有相似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壮族习用药材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 (Bl.) DC.的干燥全草,其与传统中药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种属上相近,但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滇桂艾纳香在广西民间主要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等症,艾纳香则主要用于抗炎、抗菌,二者均含黄酮类、甾醇类化合物,而滇桂艾纳香中还含多糖类及水溶性活性成分,艾纳香则主要含挥发油类活性成分。为梳理滇桂艾纳香的独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特性,尤其是阐明其与中药艾纳香的具体区别,文章对近年来围绕滇桂艾纳香及重要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滇白珠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滇白珠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质谱、核磁等鉴定结构。结果 :从 95 %乙醇提取物的氯仿淬取相中获得 4个化合物 ,正三十二烷酸及同系物 (1) ,熊果酸 (2 ) ,香草酸 (3)和槲皮苷 (4 )。结论 :化合物 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地上部分得到。  相似文献   

20.
小叶金花草为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野鸡尾[Onychium japonicum(Thunb.)Kze.]的干燥全草,别名野鸡尾、金花草、旋鸡尾等,为民间习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湿等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急性胃肠炎,痢疾等疾病的治疗。小叶金花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在广西地区作为常用的壮、瑶药材,在湖北西部地区也常作为土家族常用草药,在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区是常用的止血药,是极具民族色彩的药材。小叶金花草曾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名为“小野鸡尾”,由于民族药的研究基础薄弱,且为民间习用,关于小叶金花草的研究较少。小叶金花草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临床经验方柏金颗粒的主要药味,经该院多年临床验证适用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疗效显著,但目前小叶金花草的质量标准有待于提高以便于推广使用。现对小叶金花草的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包括质量标准、资源分布、生药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内容,以期为民族药小叶金花草的质量标准完善和提高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促进民族药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