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张如苹  赵洪民  铁德敏 《河北医药》2009,31(24):3392-3393
目的应用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诊断ICU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了解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各种危险因素与ICU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169例患者的分析显示,有27例患者出现急性精神障碍。结论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类型、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低氧低血压状况等因素均与ICU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 对80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6例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精神障碍患者中表现为抑郁1例,谵妄2例,认知障碍3例.经过治疗和护理,1例并发心力衰竭死亡,1例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好转出院,4例治愈出院.结论 高龄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抑郁、谵妄及认知障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护理策略对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淑芬  张楠  郭楠 《河北医药》2011,33(3):459-460
随着高难复杂心脏手术的开展,尤其是高龄手术患者的增加,心脏直视术后发生精神障碍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心脏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8-01~1998-12,共监护心脏术后病人437例,其中并发ARDS 9例,经机械通气后成功脱机者4例,死亡5例,本文对ARDS病人在使用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措施作简单分析,并提出今后的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龄12~57岁,平均39岁,所患病种类有:风心病、瓣膜置换术5例,先心病法鲁氏四联症3例,先心病肺动脉闭锁1例,术前均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2次开胸2例,2次插管4例,气管切开3例,平均体外循环101秒,此类病人因情况不同,多在术后4-6h,即出现症状,并在24h达到高峰。2 预防及护理2.1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严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预防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65例施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分析73例并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9%,死亡3例,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等;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术后危险因素包括ICU停留时间、过度刺激、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以及心肺功能不全、感染等;治疗上强调找出并消除潜在的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疾病治疗,以控制行为障碍及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心脏外科患者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个性特征、精神因素和环境等。结论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不仅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改善,而且有益于患者躯体症状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8.
甘文欣  马晶  彭晓红  张莉 《河北医药》2023,(4):518-521+52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中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心脏术后入住IC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全面分析各危险因素和联合预测模型对谵妄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180例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其中49例患者发生了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7.2%。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体外循环、身体约束、睡眠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6、0.612、0.624、0.652、0.769。其中,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特异度为0.878/0.603,采用Hosmer-Lemeshow验证模型拟合效果(P=0.340)。结论 ICU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临床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并尽早实施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93例结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开放或腔镜)的临床资料,对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2例(15.21%)结肠癌患者术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年龄、血钠浓度、血红蛋白浓度、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年龄≥70岁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282例。记录每例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从手术开始到术后连续48hHolter监测,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得出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2.3%;其中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心肌缺血13.1%、房颤6%、Lown氏分级Ⅳ级以上的室性早搏4.3%、心绞痛1.1%、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0.4%;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5个危险因素分别为:糖尿病[OR值2.348,95%可信区间为(1.128,4.887),P=0.022]、冠心病[OR值2.848,95%可信区间为(1.147,7.070),P=0.024]、术前ST缺血改变[OR值2.803,95%可信区间为(1.057,7.430,P=0.038]、术中失血量≥1500ml[OR值4.389,95%可信区间为(1.288,14.961),P=0.018]、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OR值3.062,95%可信区间为(1.244,7.539),P=0.015]。结论围术期心血管事件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最高,且多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糖尿病、冠心病、术前ST缺血改变、术中失血量≥1500ml、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5个因素为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S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SICU治疗的应用机械通气>48 h的非心脏手术患者117例,分为VAP组(21例)和非VAP组(91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确诊VAP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存在非感染性肺疾患、肺外感染灶、使用2 d以上留置胃管、胃肠内营养、激素使用比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状况Ⅱ评分:20±8比13±4,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17(12,29)d比3(2,5)d,使用抗生素的种类:≥3种69.2%(18/26)比9.9%(9/91),<3种30.8%(8/26)比90.1%(82/91),存在非感染性肺疾患:30.8%(8/26)比10.0%(10/91),肺外感染灶:76.9%(20/26)比29.7%(27/91),使用2 d以上留置胃管:96.2%(25/26)比54.9%(50/91),胃肠内营养:61.5%(16/26)比13.2%(12/91),激素使用比例:73.1%(19/26)比14.3%(13/91)](P<0.05或P<0.01)。 VAP组患者休克、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高于非VAP组患者, S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4%(17/26)比17.6%(16/91),50.0%(13/26)比7.7%(7/91),26.9%(7/26)比8.8%(8/91),73.1%(19/26)比6.6%(6/91),23(18,38) d比5(4,8)d,50(34,63)d比28(20,38)d,53.8%(14/26)比2.2%(2/91)](P <0.05或P<0.01)。保留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确诊VAP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及使用超过2 d的激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485,95%置信区间(CI):1.15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在临清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98例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期间是否发生ICUAW而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3.
袁鹏  毕齐 《中国医药》2010,5(8):708-709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538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538例患者中,274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50.92%。共检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6株,革兰阳性菌99株,真菌37株。274例患者中以脑梗死148例(54.01%),脑出血115例(41.97%)为最主要。患者意识状态、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出现较多的科室。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ICU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14 d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便秘分为便秘组44例和非便秘组56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可疑危险因素,分析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应用抗生素、应用镇静剂、口服钾剂、鼻饲液种类、鼻饲每天喂养量、鼻饲喂养速度在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OR=2.332,P=0.000)、应用镇静剂(OR=2.544,P=0.002)、鼻饲液种类(OR=5.164,P=0.000)、鼻饲每天喂养量(OR=2.614,P=0.004)、鼻饲喂养速度(OR=1.645,P=0.002)为影响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针对性实施预防干预对降低便秘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移小峰  高建瓴  詹英  嵇富海  陈军 《中国医药》2012,7(12):1600-1602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SICU)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MDR.AB感染34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52例作为对照,应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x。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11(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升高,机械通气,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抗生素,以及抗生素使用〉7d与MDR—AB感染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OR=6.411,95%CI1.984-0.716)及APACHEⅡ评分(DR=1.247。95%CI1.025-1.517)、SOFA评分((OR=1.622,95%CIL.182—2.226)的升高是发生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依据APACHEⅡ和SOFA评分来预判MDR—AB感染的可能性,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以控制MDR—AB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李超梁  马婕 《中国医药》2014,(7):1057-1059
目的分析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入综合ICU的患者资料,比较非计划重返ICU(R组)和未重返ICU者(C组)的初始和首次转出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首次住ICU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等。结果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ICU时APACHE Ⅱ评分高于非重返ICU者[(16±6)分比(15±10)分,P=0.019],并且前者ICU总住院时间[12.0(6.0,18.5)d 比4.0(2.0,8.0)d,P=0.000]和首次住ICU机械通气时间[83.0(0.0,187.5)h比59.0(0.0,96.0)h,P=0.040]明显长于后者;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为主,占51.5%(17/33);而机械通气时间[比值比(OR)=2.434,95%置信区间(CI):1.039~5.700,P=0.041]和首次住ICU时间(OR=5.102,CI:2.043~8.242,P=0.000)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为主。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时的疾病严重程度高、首次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其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首次住ICU时间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正颌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镇静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正颌外科术后入ICU留置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微泵静注,调整范围0.2~0.7μg·kg~(-1)·h~(-1);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0.1 mg·kg~(-1)·h~(-1)微泵静注,调整范围0.05~0.2 mg·kg~(-1)·h~(-1)。采用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系统,以Ramsay评分2~4分级为镇静目标,进行注射剂量的调整。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2、3、4、6、8、12、16 h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均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级,良好耐受气管插管。2组用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心率和血压均有所下降,右美托咪定组各时点心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用药后1、2、3、4 h MAP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需剂量调整的次数(2例1次)较咪达唑仑组(3例1次,4例2次)低。右美托咪定组发生2例心动过缓,予以阿托品治疗好转,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可安全用于ICU正颌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剂量调整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8.
1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危重心脏外科的救治作用。方法对25例围手术期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IABP辅助时间26~236h,平均(144±80)h;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0%,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为LCO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IABP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危重心脏外科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指征明确时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