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和肥胖人群的增加,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增多,现就我科关于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2005年,我科行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35例,年龄35~79岁,平均57岁,其中男13例,女22例;肥胖体形27例,一般体形8例;26例使用电刀,9例未使用;Ⅱ、Ⅲ类切口27例,Ⅰ类切口8例;切口长度≥5cm者29例,<5cm者6例;手术时间≥2h者24例,<2h者11例;急诊手术23例,择期手术1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27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27例,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若渗液量少,可拆除渗液处切口1~2根缝线,敞开该处切口后内置干纱条引流并及时更换敷料。若渗液量较多,可拆除渗液处全部缝线,敞开切口,拆去创面内的所有结扎线结,等渗盐水冲洗创面后,内置干纱条引流,及时更换敷料,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用蝶形胶布使切口合拢,或给予二期缝合,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上述处理措施后,本组36例患者的切口均于术后14~21 d愈合,随访1~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肥胖及高频电刀所产生的高温是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液化范围和渗液量,采用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促进切口愈合。对肥胖患者合理使用高频电刀,规范缝合切口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106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发生脂肪液化25例,探讨与切口脂肪液化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 25例脂肪液化患者经合理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平均住院11.2 d。1例患者切口全部裂开,对症处理2周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无异常。结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8年3月的42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积极治疗后42例患者中38例一期愈合,余4例二期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结论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妇女肥胖人群增加,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明显增高。2010-04—2012-04,我科共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6例,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其中子宫、附件切除术5例,剖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4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7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4月后我们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共37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 1 996年6月~ 2 0 0 2年 6月施行大、中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 95例病例。结果 肥胖、术中皮下脂肪层使用电刀、术后切口未予红外线照射理疗等因素各自与非肥胖、术中皮下脂肪层未用电刀、术后切口给予红外线理疗等比较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均升高。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病因较多 ,肥胖、术中使用电刀、术后理疗等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38例患者中,22例渗液量较少,拆除渗液处1~2根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缝线,内置干纱条引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渗液停止后,蝶形胶布拉拢切口。渗液量较多的16例,拆除渗液处全部缝线,敞开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切口,清除线结和液化的脂肪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内置干纱条引流,及时更换敷料。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Ⅱ期缝合。结果本组全部患者的切口均于术后14~21 d愈合,随访1~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结论体形肥胖(33例)、手术时间长(26例3 h)、并存糖尿病(12例)、术后剧烈咳嗽(10例)、低蛋白血症(5例)、贫血(4例),为本组脂肪液化的主要因素。根据脂肪液化的范围和渗液量,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可促进切口愈合。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围术期有效控制并存疾病、规范缝合切口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1月~2006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1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31例,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trauma.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1993 and December 2005, 415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search. The patients consisted of 347 males and 68 females with mean age of 36 years (ranging from 3-82 years). All abdominal traumas consisted of closed traumas (360 cases, 86.7%) and open traumas (55 cases, 13.3%).Results: A total of 407 cases (98.1%) were fully recov- ered from trauma and the other 8 cases (1.9%) died of mul- tiple injuries. The me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of all patients was 22 while the mean ISS of the patients who died in hospital was 42.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9 patients such as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wounds (6 cases), pancreatic fistula (2 cases) and intestinal fistula (1 case). All thes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ured by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onclusion: Careful case history inquisition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are the basic methods to diagnose abdominal trauma. Focused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is always the initial imaging examination because it is non-invasive and can be performed repeatedly with high accuracy. The doctors should consider the severity of local injuries and the general statu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assessment of abdominal trauma.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is to save lives at first, then to cure the injuries. Unnecessary laparotomy should be avoided to reduce additional surgical trauma.  相似文献   

13.
肥胖者腹部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防治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内置负压吸引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无因脂肪液化而导致手术切口裂开的发生。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裂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外伤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急诊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最近10年收治的36例闭合性肾外伤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3例均痊愈。施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33例,其中8例同期切开后腹膜探查患肾,包括肾切除6例,肾部分切除1例,肾修补1例;25例未同期切开后腹膜探查患肾,均无因肾损伤二期手术者。手术组治愈30例,死亡3例。结论闭合性肾外伤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以剖腹探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CT检查可以准确进行肾外伤的分级,结合术中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同期探查肾损伤。  相似文献   

15.
李楠  李天军  柏宇  程树群 《腹部外科》2009,22(5):293-294
目的研究特大地震灾害所导致的腹部外伤的分类和预后,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2008年5月12日至22日江油市903医院收治589例地震伤者中24例(4.1%)合并腹部伤,对其伤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例腹部伤中,3例由于严重的胸腹伤在运送至医院途中或到院即死亡,21例收治住院,5例由于严重胸、腹部伤或颅脑损伤在入院后12h内死亡,总病死率33.3%。常见的腹部伤是腹壁挫伤、腹膜后血肿、脾破裂、肝挫裂伤。所有伤者均合并软组织损伤,23例(95.8%)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存活伤者16例,经及时积极救治,预后良好。结论早期甄别伤情、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处理合并伤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2例71条腹部血管损伤及其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治愈53例(85.5%),死亡9例(14.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功止血是救治的关键;有良好的血管外科基础对腹部大血管损伤的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35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比分析6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方法。A组28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B组23例,采用贝复济喷洒切口治疗;C组31例,采用切口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结果示B组和C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贝复济切口内喷洒及切口内负压引流对治疗切口脂肪液化较传统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腹部刀刺伤9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7例腹部刀刺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96例。其中,手术92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非手术治疗4例,均为腹壁损伤。死亡1例。结论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脱、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复合、复杂刀刺伤及时行CT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