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63例;B组:腹部按摩60例;C组:常规护理57例。比较3组的排便情况,并比较A组和B组实施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A组早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排便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实施前后A组和B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腹部按摩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便秘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87例和按摩组88例,基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按摩组取穴天枢、水道、归来、大肠俞、脾俞等穴指压按摩和脐周手掌按摩。结果:首次排便时间常规护理组和按摩组分别是(40.48±13.24)h和(30.16±10.92)h,差异显著(t=5.2755,P<0.01);各时间段首次排便数构成比不同(χ2=29.758,P<0.01),按摩组优于常规护理组;按摩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按摩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3.
杨彩红  袁军 《现代护理》2007,13(5):1193-1195
目的探讨肛周按揉及腹部按摩对晚期肝硬化患者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消化内科196例晚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肛周按揉+腹部按摩组,69例;B组:腹部按摩组,66例;C组:常规护理组,61例。比较3组的排便情况。结果首次排便时间A组早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首次排便情况A组明显优于C组和B组;操作前后A组与B组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肛周按揉及腹部按摩有利于改善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护理干预对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79例脊柱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排便、饮食和运动指导;干预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腹部按摩和肛提肌运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脊柱外科术后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恢复正常排便的时间干预组为(2.38±0.99)d,对照组为(3.68±1.73)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便秘发生率对照组65.00%,干预组41.0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护理干预,可缩短脊柱外科术后患者恢复正常排便的时间,降低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摩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便秘的作用。[方法]将185例AMI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65例)给予穴位按摩、腹部按摩;B组(62例)给予腹部按摩;C组58例为空白对照组,观察3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及A组、B组病人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情况。[结果]3组病人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病人首次排便情况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C组,B组优于C组。A组与B组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摩预防AMI病人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应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80例神经内科脑出血便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及卫生宣教,治疗后3d未排便者,第4天给予缓泻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并比较观察组操作前后心率、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排便效果及首次排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操作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排便情况,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并目.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猝死的作用。方法: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和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服务,有效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将1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系统护理,即按照路径图采取心理支持、早期预防、饮食护理、促进排便练习、首次排便监护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便秘的发生情况。便秘的症状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8.21±1.55)和(11.12±1.0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一0.00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3.47±0.19)万元和(4.22±0.3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7)。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K^+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6例发病后〈10h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观察组36例(发病前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服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组35例,卡维地洛组15例;并选择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对照组。抽静脉血查血清K^+、血糖、肌酐,并行心电监护记录心率、心律。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卡维地洛组、β1受体阻滞剂组相比.血清K^+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卡维地洛组与β1受体阻滞剂组相比血清K^+较高(P〈0.05);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组之间血肌酐差异无显著性。(3)直线相关分析,观察组血K^+与血糖、心率呈显著负相关,前者r=-0.14(P〈0.05).后者r=-0.19(P〈0.05),其他各组相关系数r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有较好地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K^+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预防疝气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疝气术后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平均(36.7±12.8)h,对照组为(54.3±15.7)h,观察组排软便例数和排便畅快感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能促进疝气术后患者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加指压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稳定期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与指压按摩。结果 干预组发生便秘5例,便秘发生率16.7%,对照组发生便秘者17例,便秘发生率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33,P〈0.05);干预组发生心力衰竭者1例,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者8例,发生率2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41,P〈0.05);干预组没有死亡患者,对照组发生2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2.07,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5.46,P〈0.05)。评估两组患者出院前1~3d排便症状(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度、腹胀),各条目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下坠、不尽感此条目显示无显著意义。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指压按摩,可改善AMI患者排便情况,降低便秘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吴茱萸外敷联合早期活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318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活动组、维生素B1组和吴茱萸组,每组分别为102例、110例、106例。单纯活动组于术后24h内开始下床活动,维生素B1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于术后每日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每侧穴位50mg,吴茱萸组患者在早期活动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盐包脐部外敷。比较3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吴茱萸组腹胀发生率为16.9%,显著低于单纯活动组(55.9%)和维生素B,组(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50,P〈0.01);吴茱萸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0.02±4.37)h、(42.16±16.03)h、(72.62±20.79)h,均分别早于单纯活动组[(40.57±5.27)h、(74.25±12.14)h、(135.33±40.18)h]和维生素BI组[(44.23±12.16)h、(77.25±16.32)h、(139.71±38.2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8.88,4.37,5.49;P〈0.01)。结论吴茱萸外敷联合早期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共计干预12周。于干预前后检测两组的LVEF、NT—proBNP,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1)两组的NT-proBNP均有下降,而且以观察组下降幅度最明显(t=2.82,P=0.006);LVEF均有改善,同样以观察组改善幅度最明显(t=4.30,P〈0.01);(2)心理状态的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及其10年间变迁。方法:统计1990-1992年139例和20002002年2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组内比较显示两组中与在院死亡呈正相关因素均有吸烟史、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P〈0.05),生化指标表现为血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显著升高(P〈0.05);在院死亡者中2000-2002组女性比例增多(P〈0.05)、年龄增高(P〈0.05),伴发心功能不全死亡者增多(P〈0.05);在院死亡者20002002组采用PCI治疗显著增多(P〈0.01),非死亡患者中2000-2002组采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溶栓和PCI治疗显著增多(P〈0.01)。结论:规范用药、尽早恢复梗死心肌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及指压天枢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腹部按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从而减少患者因用力排便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对病情及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磷酸钠液(PS液)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s,AP)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收治的68例A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PS液,对照组加用33%硫酸镁,观察两组用药后24h内的排便时间、症状减轻时间、排便次数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采用PS液比采用33%硫酸镁对患者的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减轻所需平均时间少1.12h(P〈0.05);肠鸣音恢复所需平均时间少0.92h(P〈0.05);首次排便所需平均时间均少1.05h(P〈0.05);24小时内平均排便次数多2.2次(P〈0.05)。结论:PS液用于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方面优于33%硫酸镁,护理操作简便、易掌握,在AP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行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禁食、适量补液、胃肠减压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早期活动干预、腹部按摩、早期补钾等)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6.22±3.79)h、(49.46±2.68)h、(81.53±2.39)h比(48.71±5.45)h、(65.23±4.36)h、(97.13±5.78)h,均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开胸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行食管癌开胸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系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配合情况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性、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03,P〈0.05)。干预组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为(48.29±5.23)h,对照组为(96.71±8.45)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1)。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36±1.54)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21±1.23)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6,P〈0.01)。结论对食管癌开胸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治疗和护理的配合程度,并且术后胃肠功能较早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于预组患者同时制定每日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主被动翻身,活动肢体,床上或床边的ADL等,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不适应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或降低(P<0.05,0.01);平均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系统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