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D40/CD40配体(CD40L)是一对互补的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小板等多种细胞上,参与免疫、炎症、高凝等多种病理生理状态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CD40与CD40L结合活化后进入细胞,激活包括核转录因子NF-κB在内的下游信号通道,上调促炎和促血栓形成基因的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斑块破裂诸多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CD40/CD40L是沟通免疫、炎症、高凝状态三者间的桥梁,可能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其本质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分子CD40L与其受体的相应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等诸多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40L通过与其主要受体CD40及其他新近发现的受体结合,对脉管系统的不同细胞发挥各种生物学作用,可能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3.
覃淑娟  柳广南 《医学综述》2009,15(19):2905-2908
CD40/CD40配体(CD40/CD40L)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息传递途径,通过诱导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细胞、体液免疫并参与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缺陷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免疫、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栓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各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症(AS)密切相关,而免疫和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CD40与CD40L是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作为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在AS炎症调节中的作用已日益明确。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几乎贯穿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的全过程,并对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和与此相关的致死、致残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炎症反应中,一些细胞因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信号通路在AS的炎症免疫调节中日益明确。本文旨在对CD40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田祺  郝春艳  段虎斌 《海南医学》2023,(15):2269-2272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不稳定斑块的脱落。CD40和CD40受体(CD40L)是由白细胞分化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高表达,它们的相互作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从而诱发斑块脱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探讨CD40/CD40L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调控机制,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人单核细胞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共同表达的意义。方法:CD40及CD40L在单核2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技术,RT-PCR,流式细胞信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D40及CD40L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人单核细胞能连续表达CD40及CD40L,并且细胞因子IL-1,IL-6,TNF和TNF-γ能明显上调单核细胞表达CD40、CD40L的水平。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能共同表达CD40及CD40L,而动脉壁的其它部分不表达。结论:人单核细胞表面及粥样硬化斑块中能共同高表达CD40及CD40L,提示CD40及CD40L相互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CD_(40)/CD_(40)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月婷  董平栓 《医学综述》2009,15(20):3051-3054
随着对CD40/CD40L及可溶性CD40L生物学功能的了解,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CD40/CD40L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破裂中的重要作用,阻断CD40/CD40L信号转导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综述CD40/CD40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及其配体(CD40L)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细胞及血小板中,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细胞功能,并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阻断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VitE及oxLDL对人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和抗氧化剂 Vit E对人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配体 (D40 L )的影响。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 CD40和 CD40 L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 ox L DL (≤ 2 0 0μg/ L )可使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 L明显增加 ,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高浓度 (>2 0 0μg/ L ) ox L DL刺激时 ,CD40和 CD40 L表达明显下降。预先加入抗氧化剂 Vit E后 ,低浓度 ox L DL 刺激单核细胞表达 CD40和 CD40 L 明显下降 ,并呈浓度依赖效应。结论 :ox L DL 刺激单核细胞高表达 CD40和 CD40 L 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剂 Vit E能部分抑制 ox L DL引起的单核细胞高表达 CD40和 CD40 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ACI)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探讨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本实验分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DACI组,n=69)、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和健康对照组(NC组,n=28)。3组研究对象均应用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sCD40L的水平,常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计算Crouse积分。根据超声结果将DACI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结果   3组之间血清sCD40L水平、IMT、斑块检出率、Crouse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I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且不稳定斑块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IMT(r =0.733,P<0.01)、Crouse积分(r=0.645, P<0.01)、HbA1c(r=0.272,P<0.05)、甘油三酯(r=0.276,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sCD40L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其水平升高可能反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然  张骏 《安徽医学》2009,30(1):76-78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以便为病情的预后评估提供指标。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脑梗死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sCD40L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在发病48h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5),且与病情的轻重程度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CD40L升高是评估急性脑缺血的可靠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头颅CT或MRI检查梗死灶,ELISA检测外周血清可溶性CIM0配体(sCIMOL)浓度,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组血清sCIMOL水平高于无斑块组,梗死组高于腔隙梗死组与短暂性脑缺血组,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CIMOL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线性相关(r=0.748,P〈0.001)。CIM0/CIMOL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且可能参与缺血性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4.
CD_(40)/CD_(40)L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谈礼武 《医学综述》2013,19(8):1372-137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特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及其配体(CD40L)通过多种形式参与As的发生,其激活相关炎性细胞及血小板从而促进其他炎性因子释放,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并引起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CD40L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阻断CD40/CD40L系统,可以减轻炎性反应,延缓As的发生及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宫宏宇 《中原医刊》2011,(24):36-38
目的研究CD40、CIMOL在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cITP患儿治疗前后及30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IM0及CD40L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PAIg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TP患儿CD40和CIMOL治疗前后的表达均增高(P〈0.05),CD40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CD40L在两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0、CD40L的表达与PAIgG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8、0.772,P〈0。01)。结论cIT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及CD40L表达增高,常规治疗后CD40较治疗前降低,CD40L在两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CD40、CD40L在儿童cITP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阻断此共刺激途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 0L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 (2 .99± 2 .19) ,(2 .2 3± .0 .6 7)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 [(1.12± 0 .4 2 )ng/ml,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0 .89± 0 .5 5 )ng/ml,P <0 .0 5 ],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sCD4 0L水平与ApoB10 0 (r =0 .15 9,P =0 .0 4 6 )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192 ,P =0 .0 1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