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145-3147
目的 对比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接诊的80例符合SMI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后,对两组患者SMI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验组患者的阳性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SMI阳性检出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阳性反应发作时,会出现规律性的活动,发作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结论 采用Holter可连续记录受检者24~48小时的心电变化,记录仪轻巧,检查期间受检者随身携带而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尤其对SMI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2.
530例老年冠心病人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育 《哈尔滨医药》2006,26(2):26-2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530例老年冠心病人行24小时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是早期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一种可靠以及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判断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重大意义.方法 针对78例确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发作性ST段压低次数及自觉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74例(排除干扰等假阳性),占总数的94%,其中有症状者15例,占19%,无症状者63例占81%.ST段压低幅度为5~35 mm,ST段压低共217次,有症状者52阵,占24%,无症状者165阵,占76%,后者发作次数远高于前者.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发作性ST段改变十分普遍,动态心电图对其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东方  董晶  白黎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71-3672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的资料.结果: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于日间;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心肌缺血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动态心电图早期检出SMI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对早期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应常规作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并依据其发作规律作出应对治疗措施。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生活日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0例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高血压患者,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中患者ST-T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心电图检出ST段缺血性压低的比例显著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同时常规心电图检出V4~V6低平或倒置的比例亦显著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是一种无创且效率较高的方法,相对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孟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1561-1562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监测和诊断意义.方法 对458例患者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其心律失常进行归纳对比分析.结果 458例患者常规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6%.24 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00%,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检出338例,占73.8%,其中室早二、三联律16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2例冠心病患者均予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再予常规心电图检查(ECG),最后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CG和E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率及漏诊率。结果DCG对SMI检测阳性率高于ECG,漏诊率低于EC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DCG检查,可提高SMI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对改善SM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28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分为阳性和阴性,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析.结果 冠心病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关系: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有16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患者有12例.16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中有7例未检出病变,有9例检出病变;12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患者中有2例未检出病变,有10例检出病变.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病变检出率为56.25%,运动平板心电图病变检出率为83.33%,两种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均较高,且运动平板心电图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均可有效诊断冠心病,且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检出率较高.对冠心病患者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 ,但为了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性,应联合使用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痛型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1组为确诊冠心病患者作DCG者186例,另1组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作DCG136例,2组结果对比观察。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186例DCG检出ST—T患者128例,老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后患者136例,DCG检出SMI患者123例。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痛型心肌缺血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病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180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本组18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2050阵次,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发生1184阵次,占57.8%。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室性并行心律的临床意义,了解动态心电图对室性并行心律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7200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严格按诊断标准筛选室性并行心律。结果共检出室性并行心律患者90例,检出率为1.25%,其中各种心脏病患者73例、占81%,非心脏病患者17例,占19%。结论室性并行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在动态心电图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尤以老年男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我院在2010年5月到2011年10月共收治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00例,对所有的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窦缓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占94.4%、80.8%、25.6%、13.12%、4.8%、2.4%、14.4%、6.4%。与动态心电图相对照的常规心电图检出上述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占70.0%、55.0%、3.0%、3.5%、1.0%、0.5%、1.0%、1.5%。从上述分析的结果可以得知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期间2293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12-ECG)资料。结果本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出心律失常的2293例老年患者中,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367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16.01%。两种检查检出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患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拟诊冠心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动态心电图中SMI的发生情况及其对SMI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确诊SMI者43例(84.31%),73.89%阵次发生在活动、饮食时,SMI平均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但二者ST段下移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参照后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的敏感度为84.78%,特异度为75.00%。结论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可全面评估SMI发病特征,建议作为诊断SMI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寻求更好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查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并对实验组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发作时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率高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高、效果明确,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中有明显价值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朱源生  孙晓芬 《江苏医药》1998,24(4):300-300
60岁以上老年患者存在肯定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但因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不能及时发现。本文就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和老年SMI并高级别室性心律失常(SVA:指室性早搏数>皿级)的关系探讨,以寻找评估老年SMI预后的参考指标。对象及方法对象选择本院1990~1995年门诊及住院老年病人共65例,所有病例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电解质异常、家族性QT延长综合征以及奎尼丁、普鲁卡因酷胺等一系列影响QT间期的药物。65例选择性分为两组:(1)单纯SMI组(常规或动态心电图示ST段压低>1mm,持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一tD病患者73例,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常规心电图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及具体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测阳性率为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x2=6.78,P〈0.0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及短阵室上速等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检出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 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 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间确诊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例300例,按年龄分两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中SMI有213例(占71.00%),老年组SMI发作心率的快、慢都可使心肌缺血的次数增多,而对照组快频率依赖者SMI发作次数增多较老年组更加显著,慢频率依赖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则相对较低.结论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因它无症状易被忽视,发生率颇高.预后不乐观,应定期监测,以免延误诊治.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发现SMI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不同,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84例,阳性率684%,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阳性58例,阳性率58%(χ2=3.33,P=0.07)。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房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P<0.05)。动态心动图检出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早搏、房性早搏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临床效果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