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8.55%(68/69);HSIL组单一型别感染率为81.82%,多型别感染率为18.18%,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2、58最常见;宫颈癌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5.45%,多型别感染率为4.55%,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最常见.所检出的HPV型别中以HPV16的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②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③HSIL与宫颈癌感染的HPV基因型呈多样性.且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以HPV 16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的第二大常见肿瘤,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癌。HPV L1蛋白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其表达与HPV的复制及其早期感染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在目前细胞学基础上检测病变组织HPV L1蛋白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及预测病变进展的准确度,预防宫颈病变的过度诊治。综述HPV L1在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及预后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以寻找更加合理的筛查流程,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 DNA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后,再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分析比较单一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型别分别与宫颈癌发病风险,其中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2 195名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年龄是宫颈癌发病风险之一,TCT检测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易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和浸润癌,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患者间宫颈癌发病风险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16型的感染率较高,无论患者是否为单一与多重感染,HPV16型都为宫颈癌发病风险,其OR值为6.27。结论需要重视38岁以上妇女的宫颈癌筛查,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HPV单一感染率与多重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且宫颈鳞癌HPV感染倾向于单一高危型HPV16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肾移植术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女性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发生率与同期我院妇科女性患者的对比,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对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发生率的影响,为肾移植术后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肾移植术的女性患者中,无其他器官移植,移植前无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患者86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妇科同期未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CINⅢ及宫颈癌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研究组中高危型HPV感染、CINⅢ及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不会使患者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提前,但可能导致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人群调查,分析口腔HPV携带者中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上海地区3个临床中心(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和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诊治的1200例门诊患者(包括行年度体检和门诊就诊患者)和50例术前诊断为CINⅢ、宫颈癌的住院患者,以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口腔HPV感染情况.对其中1200例门诊患者进行横断面队列分析,比较口腔HPV阳性和阴性者之间宫颈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口腔HPV感染患者的人口~行为学特征;另对125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比较宫颈正常者与宫颈病变患者口腔HPV感染的差异,分析宫颈病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显示,1200例门诊患者中,口腔HPV阳性71例,占5.9% (71/1200);50例住院患者中,口腔HPV阳性16例,占32.0% (16/50).横断面队列分析显示,1200例门诊患者中,共发现宫颈病变患者(包括CIN Ⅰ和CINⅡ)18例,口腔HPV阳性(71例)和阴性(1129例)患者的宫颈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2% (3/71)和1.3% (15/1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V阳性者发生CIN Ⅰ和CINⅡ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9和4.0;口腔HPV阳性者口交频繁(包括口交频度为经常和一直者)及性伴侣数>3个者显著多于口腔HPV阴性者(P<0.01).病例-对照分析显示,125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宫颈正常者(1182例)口腔HPV阳性率为5.8% (68/1182),宫颈病变者(68例)口腔HPV阳性率为27.9%(19/68),其中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患者口腔HPV阳性率分别为2/13、1/5、31.4% (11/35)和5/15,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癌患者口腔HPV阳性率分别与宫颈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HPV阳性者发生CIN 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的比值比分别为3.1(95%CI:1.6~10.1)、4.2(95% CI:1.7 ~ 28.4)、7.1 (95% CI:4.8 ~ 19.8)和10.1 (95% CI:3.2 ~ 32.1).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宫颈病变者和宫颈正常者的人口-行为学特征分析表明,口交频繁、多个性伴侣是HPV口腔-宫颈共同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 口腔和宫颈之间,HPV有复杂多样的传播方式,应对口腔HPV携带者的HPV相关性宫颈病变加以重视,并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内蒙中部地区HP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内蒙中部地区宫颈病变的筛查、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56406例患者常规行HPV分型检测,8533例高危亚型HPV感染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511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按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分为5组:慢性炎症组(1063例),CINI组(865例),CINII组(197例),CINIII组(256例),宫颈癌组(130例)。结果:56406例患者中HPV阳性者9558例,感染率为16.95%,其中高危亚型HPV感染率为15.13%,低危亚型感染率为1.82%。HPV亚型感染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HPV16、52、58、53、81。56406例患者中,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年龄段的HPV阳性率分别为28.99%、22.94%、19.64%、10.66%、8.17%,随着年龄增高,HPV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1例宫颈活检患者中,随着年龄升高,宫颈癌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以60~7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达22.06%(P0.05)。2511例宫颈活检患者中,HPV感染以单一亚型为主,且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多重感染率逐渐下降(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所占比例最高63.60%(545/857),并随HPV型别数增加,所占比例降低,各级宫颈病变中,均有这样的分布特征。慢性炎症组中感染的亚型居前5位分别是HPV16、52、58、53、51;CIN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2、53、58、51型;CINI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8、52、51、18、59型;CINII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8、52、33、31;宫颈癌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以HPV16型(86.15%)为主,其次为HPV18型(4.62%)。HPV16型感染率从宫颈慢性炎到宫颈癌分别为16.75%、19.19%、35.03%、65.63%、86.1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PV16型感染率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中部地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以HPV16型最常见,其次为52及58型。年龄是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逐渐降低,但宫颈癌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各级宫颈病变均以单一HPV感染为主,且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数目无关,而与HPV种类有关。内蒙中部地区应重视对HPV16、52及58型别的检测、筛查,以及疫苗的研制,并加强对60岁以上人群宫颈病变的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先决条件,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极大提高了宫颈癌发病风险.HPV感染后,其DNA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中,整合过程会导致许多病毒编码的早期和晚期基因缺失,进一步导致宿主细胞周期失控,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发生.同时,HPV通过多种途径使宫颈免疫微环境发...  相似文献   

9.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重要病因学因素。目前高危型HPV检测已成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以高危型HPV负荷量预测宫颈病变的风险,判断病变的程度,以及预测宫颈病变治疗后有无残留病灶,评估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10例经病理检查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 310例患者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52例,HPV亚临床感染1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6例,宫颈癌5例,宫颈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以识别肉眼不能发现的宫颈病变,尤其是HPV亚临床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宫颈癌及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都存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 DNA检测在宫颈筛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如何与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优化组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时HPV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治疗的术后随访有重要的价值,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残留或复发。但HPV的高感染率和宫颈高级别病变相对较低的发病率,仍需我们寻找新的能早期预测真正发生宫颈癌风险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HPV持续感染继而发生宫颈病变的伴随因素。正常女性阴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仅由少数几种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构成主要菌群。随着对细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阴道菌群中非乳酸杆菌属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存在密切联系。标志性的阴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与宿主细胞及HPV相互作用,导致阴道局部免疫抑制、慢性炎症的状态,从而造成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重建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尤其是乳酸杆菌为主的阴道菌群是未来HPV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阴道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的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3.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与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阴道菌群、酸碱度及清洁度等因素的改变在宫颈病变的进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影响HPV感染、转归及清除。本文将对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变化与HPV感染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n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感染常引起下生殖道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CINⅠ的发生。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危险信号。该文介绍了HPV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清除及其影响因素,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中高危型HPV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的疗效及预后有意义。持续高危型HPV阳性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持续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在维吾尔族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应用Hybrimax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HC2结果阳性的428位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 HPV16型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妇女在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等不同病变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在两个民族同样是以单一感染为主,其中HPV16型单一感染最多。除HPV16、18型外,维吾尔族妇女全部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常见亚型检出次数依次为HPV52、53、58、39、68,31、66、56、6和11型。汉族妇女为HPV52、58、53、31、33、68、66、39、45、11、6和CP8304型。结论 HPV16型感染是维、汉妇女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常见的型别,同时随着病变进展所占比例增加,两个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HPV16、18型以外,高危型HPV52、58型在维、汉妇女各级别病变中最多见。维、汉妇女宫颈各病变中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两个民族妇女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以HPV16型单一感染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唯一可以明确的导致宫颈癌的致病因子,但HPV感染并不等于已是宫颈癌或者宫颈癌前病变,而提示有一种向宫颈病变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筛查和预防是降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的有效措施。宫颈阴道部处于阴道微环境中,正常阴道微环境是由阴道解剖结构、微生物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组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当阴道菌群、pH值、局部免疫、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导致机体对HPV易感性增加,清除力降低。鉴于阴道微环境与HPV感染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是造成HPV持续感染继而发生宫颈病变的伴随因素。正常女性阴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仅由少数几种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构成主要菌群。随着对细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阴道菌群中非乳酸杆菌属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存在密切联系。标志性的阴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与宿主细胞及HPV相互作用,导致阴道局部免疫抑制、慢性炎症的状态,从而造成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重建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尤其是乳酸杆菌为主的阴道菌群是未来HPV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阴道微生物多样性改变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的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9.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唯一可以明确的导致宫颈癌的致病因子,但HPV感染并不等于已是宫颈癌或者宫颈癌前病变,而提示有一种向宫颈病变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筛查和预防是降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的有效措施。宫颈阴道部处于阴道微环境中,正常阴道微环境是由阴道解剖结构、微生物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组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当阴道菌群、pH值、局部免疫、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导致机体对HPV易感性增加,清除力降低。鉴于阴道微环境与HPV感染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 42例、CIN3 20例、宫颈鳞癌组SCC 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