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中的应用。方法:将行IVF-ET的不孕患者分为3组:PCOS长方案组(A组,n=31)、PCOS微刺激组(B组,n=23)和非PCOS长方案对照组(C组,n=25)。比较3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口服避孕药后基础内分泌及IVF结局。结果:①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FSH)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LH、bLH/bFSH、bT在A组和B组中均明显高于C组(P<0.05);用口服避孕药后A组和B组LH、LH/FSH、T明显降低,使3组间内分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低于C组(P<0.05);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高于C组(P<0.05);Gn使用总量、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A、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受精率、卵裂率低于C组(P<0.05);Gn使用总量及Gn使用天数比C组明显减少(P<0.05);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高于C组(P<0.05);B、C组间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B组Gn使用总量及Gn使用天数比A组明显减少(P<0.05);B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等指标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B组hCG注射日E2水平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A组(P<0.05),但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方面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口服避孕药在调整PCOS患者内分泌,降低PCOS患者LH、T方面有较好的作用,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环境;②PCOS患者行IVF时采用克罗米酚(CC)加hMG微刺激可降低hCG注射日E2水平,减少OHSS的发生。③CC加hMG微刺激方案对PCOS患者行IVF促排卵可能是相对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高孕激素超促排卵方案中基础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PCOS患者采用从早卵泡期开始使用安宫黄体酮(MPA)联合促性腺激素(Gn)的高孕激素超促排卵方案行IVF/ICSI治疗;根据基础LH水平分为3组,A组:0~5 IU/L,B组:5~10 IU/L,C组:10 IU/L,分析3组患者在高孕激素超促排卵过程中不同血LH水平与控制性超促排卵特征及IVF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3组在促排卵过程中LH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在基础LH水平、中期LH水平、诱发排卵当日的LH水平及诱发排卵次日的LH水平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扳机日LH水平波动于0.08~12.33 IU/L之间,无一例发生自发性LH峰;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及获卵率A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熟卵率、正常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及有效胚胎数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续的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结果表明,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孕激素促排卵方案可有效预防PCOS患者行IVF/ICSI治疗的自发性LH峰发生,并且基础高LH水平未损害PCOS患者的卵子及胚胎质量,对其临床结局也无明显影响,因此高孕激素超促排卵方案是一种新的简单安全、高效的垂体非降调节超促排卵方案,但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王力  闻姬  崔薇  孙伟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4):283-285,289
目的:探讨GnRH激动剂(GnRH-a)长方案(Ⅰ组,58周期)、GnRH-a短方案(Ⅱ组,52周期)、GnRH拮抗剂(GnRH-A)方案(Ⅲ组,41周期)3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寻求更适宜PCOS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行IVF-ET的PCOS患者151周期,根据所采取的不同促排卵方案分成3组,比较各组患者基本特征、Gn用药天数、Gn量、HCG日LH、P、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周期取消率、OHSS发生率等。结果:3组患者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用药天数和Gn量Ⅲ组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HCG日LH、P、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妊娠率最高(P<0.05);周期取消率Ⅲ、Ⅱ组与Ⅰ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OHSS发生率Ⅲ组明显低于Ⅰ组与Ⅱ组(P<0.05)。结论:对于行IVF-ET的PCOS患者使用GnRH-A方案有效减少了Gn的用量和天数,提高了妊娠率,降低了周期取消率和OHSS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是PCOS患者行IVF-ET较为适宜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4.
徐冰  李路  陆湘  吴煜  高晓红  孙晓溪 《生殖与避孕》2010,30(7):449-452,486
目的:探讨患者基础FSH/LH比值及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时降调后hCG注射日血清LH水平对IVF-ET结局的影响及与COH各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进行IVF/ICSI-ET助孕、应用GnRH-a长方案降调节的不孕妇女,共427个周期。结果:ROC曲线显示FSH/LH比值与IVF-ET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FSH/LH≥2与FSH/LH<2组间虽然临床妊娠率无差异,但FSH/LH≥2组Gn用量增加,获卵数少,优质胚胎数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血清LH≥0.65IU/L者妊娠率(55.8%)明显高于LH<0.65IU/L者(24.6%)。结论:基础FSH/LH比值增高能较早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并指导超排方案及Gn用量;降调节后卵泡晚期(hCG注射日)的LH水平过低(<0.65IU/L),将会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血清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比值(LH/FSH)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分泌特点及卵泡发育障碍机制.方法 以LH/FSH为标准,将95例PCOS患者分为高比值组(49例,LH/FSH≥2),常比值组(46例,LH/FSH<2),以62例月经周期规则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对照(对照组).3组患者均测定体质指数(B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MH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生殖激素、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间生化代谢指标的差异;并运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AMH水平与各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1)血清AMH水平:高比值组为(7.2±4.3)μg/L,常比值组为(5.2±3.8)μg/L,对照组为(3.7±2.2)μg/L,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AMH水平与生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高比值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18);常比值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BMI、空腹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索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关系(r=0.493、0.362、0.303).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高比值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LH/FSH呈正相关关系(r=0.301),与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29);常比值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BMI呈正相关关系(r=0.493).结论 高LH/FSH的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机制可能以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为主,正常LH/FSH的PCOS患者则以代谢紊乱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克罗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小卵泡抽吸术(IMF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PCOS合并克罗米芬(CC)抵抗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穿刺前用CC或来曲唑(LE)联合少量hMG促排卵;B组:23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未成熟卵泡抽吸术(IMFA),观察穿刺前及穿刺后第2周期患者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中游离睾酮指数(FAI)、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LH/FSH),以及术后并发症、3个月促排卵情况和妊娠率。结果:42例患者治疗时均没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治疗前比较,穿刺术后A、B组AFC显著减少,AMH、FAI和LH/FSH显著降低(P<0.01)。A、B组间比较,FAI、LH/FSH、排卵率和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共21例妊娠,妊娠率为50%。42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出血、感染、OHSS。结论:IMFA治疗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本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升高的原因和对体外受精(IVF)促排卵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1次行长方案助孕的PCOS患者(n=158)和排卵正常的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患者(n=256)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获卵数”分组,获卵数≤5个,为低反应组,获卵数6~14个为正常反应组,获卵数≥15个为高反应组,比较各组间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PCOM组和PCOS组的血清AMH值、窦卵泡数(AFC)、血清AMH/AFC比值(AMH×100/AFC总数)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和Gn使用时间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COM组中,随着AMH水平、AFC总数及AMH/AFC比值的增加,卵巢低反应者也增加。PCOS组中,卵巢反应低下组较正常反应及卵巢高反应组具有更高的AMH水平、AFC总数及AMH/AFC比值。结论 PCOS患者高血清AMH水平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窦卵泡数量增多的累加效应,同时可能是单个窦卵泡异常过多分泌所致。AMH异常升高可能影响卵巢对Gn的敏感性,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使用GnRH-A方案PCOS患者的304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取卵后评估有无OHSS高风险,无OHSS风险者纳入A组,有OHSS高风险者纳入B组。比较患者的基本特征、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及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妊娠率、OHSS发生率等。结果 PCOS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不孕年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OHSS高风险与基础高黄体生成素(LH)、高LH/卵泡刺激素(FSH)、高睾酮(T)水平有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A组进行新鲜移植共197个周期,临床妊娠率为58.89%(106/197)。B组行全部胚胎冷冻93个周期,首次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为81.81%(72/88)。分析可见,卵巢的反应性与启动日血清LH/FSH比值有相关性,LH/FSH比值越高,其促排卵的反应性就越好。总体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6.91%(21/304),A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主要是迟发型,与妊娠及多胎妊娠相关,B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主要是早发型。结论 GnRH-A方案应用于PCOS患者,可以通过减少启动剂量,新鲜周期移植前评估OHSS风险;如有OHSS风险者全部胚胎冷冻,期待冻融周期移植,可获得安全有效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刺激方案与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l V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人工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助孕的210周期,比较氯米芬微刺激方案组和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组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获卵数、取消周期率、2PN率、可利用胚胎率及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FSH水平及窦卵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刺激组比较,人工黄体期促排卵组的Gn天数及Gn总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黄体期促排卵组的HCG日E2及P水平均明显高于微刺激组,而LH水平明显低于微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黄体期促排卵组的获卵数及优胚数较微刺激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解冻后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取得较高的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解冻移植后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提示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可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争取更多的妊娠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低剂量绒促性素(HCG)扳机对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PGD/PGS)助孕患者促排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因女方染色体异常行GnRH-ant方案中GnRH-a联合低剂量HCG双扳机诱导卵泡成熟的PGD/PGS助孕患者79例(A组),根据年龄、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匹配选取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并单纯使用HCG扳机诱导卵泡成熟患者79例(B组)作对照,比较两组促排卵特点及促排卵结局。结果:两组促性腺激素总量、促排天数、HCG日雌二醇(E2)、HCG日孕酮(P)、HCG日黄体生成素(LH)、回收卵数、2个原核(2PN)数、第3天(D3)胚胎数、活检正常胚胎数、新发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获成熟卵数、D3优质胚胎数、形成囊胚数、优质囊胚数及优质囊胚率明显升高(P0.05),检测后正常的胚胎数虽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有升高趋势,两组OHS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nRH-ant方案中GnRH-a联合HCG诱发卵母细胞成熟改善了行PGD/PGS助孕患者促排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拟行促排卵治疗的PCOS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LE)68例和克罗米芬组(CC)68例。HCG注射日观察平均直径14~18mm的卵泡数、平均直径≥18mm的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E2水平;比较两组HMG用量、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畸形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LE组HCG注射日平均直径14~18mm卵泡数、E2水平显著低于CC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及单卵泡排卵率显著高于CC组(P<0.05);LE组HCG日注射日平均直径≥18mm卵泡数略低于CC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CC组OHSS发生率为7.4%,LE组无OHSS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临床妊娠率略高于C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无排卵性不孕,单卵泡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良好,临床应用前景较好,有可能成为新一代一线促排卵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或不明原因行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分成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组(A组,n=57)和短方案组(B组,n=59),观察患者的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有效胚胎数及促排卵过程中血清FSH、LH、E2、P、抑制素A和B的水平及后续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结果:高孕激素促排卵组患者的获卵数10.8±5.4个,与短方案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数、卵裂数,有效胚胎数与短方案组相似(P0.05),后续的FET周期中,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比短方案组稍高(47.9%,42.1%vs 40.9%,31.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孕激素促排卵过程中LH水平逐渐下降,诱发排卵日的LH水平在1.3±0.9 IU/L,无一例发生自发LH峰。结论: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组可以获得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还可以有效控制早发LH峰。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可作为一种新的促排卵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但是其广泛推广应用还有待多中心的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排卵患者注射HCG日血清雌二醇/孕酮(E2/P)比值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体外受精助孕患者按促排卵周期注射HCG日血清E2/P比值分为6组,对其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6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受精率、卵裂率及移植胚胎数和评分均无差异,组1(E2/P<1)及组6(E2/P>5)的取卵数分别明显减少及增多,最终组1无一例妊娠,而组4(E2/P为3.01~4)获得了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妊娠率和单胚种植率。结论:合适的E2/P比值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促排卵周期监测二者水平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变不同启动时间,为PCOS不孕症患者探寻更为经济、有效的促排卵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中心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共12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于月经第8~24天启动促排卵;B组(对照组):于月经第3~5天启动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用药总剂量(用药费用)、用药天数、成熟卵泡数、妊娠率(妊娠数/治疗周期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OHSS发生率(OHSS数/治疗周期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妊娠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天数、成熟卵泡数、用药总剂量(用药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OS不孕症促排卵治疗中,延迟启动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且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减少成熟卵泡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因EMT行IVF-ET共262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3组间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降调前CA125值、基础FSH、LH、E2水平、基础窦卵泡数、Gn启动量、Gn天数、Gn总量、取卵日E2、P、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以及超长方案组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短方案组年龄大于超长方案组和长方案组(P<0.05),而3组患者不孕类型和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方案组基础FSH水平、Gn启动量、取卵日LH值均较超长方案组及长方案组高(P<0.05);短方案组基础窦卵泡数、Gn天数、Gn用量、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获卵数均少于其他两组(P<0.05);超长方案组降调前CA125值大于短方案组及长方案组(P<0.05).③超长方案组降调后CA125值≤10 KU/L的妊娠率(40.91%)与10~20 KU/L和>20 KU/L水平的妊娠率(18.31%和1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EMT患者早期发现、早期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临床妊娠率,中重度患者采用超长方案同时检测血清CA125水平,对判断妊娠结局有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促排卵方案。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IVF治疗患者(297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长效长方案、卵泡期长方案)、改良超长方案组、超长方案组和非降调方案组(拮抗剂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结局分析。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促卵泡激素、不孕年限、原发不孕率、获卵数、不同方案在AFS分期中所占周期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Ⅱ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方案组MⅡ卵数最多;但4组的2PN数、优胚数、冷冻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n量、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超长方案Gn量最多,非降调方案量最少,非降调方案hCG日子宫内膜最薄(P<0.05)。各组因卵巢低反应放弃周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排卵可以有很多方案选择,均可获得与超长方案相似的结局,非降调方案还能减少促排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姬萌霞  赵晓明  孙赟  洪燕  高敏芝  郑中 《生殖与避孕》2013,33(4):272-276,24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剥除与否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第1周期治疗的305例患者,分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组(A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手术组(B组)和管性不孕对照组(C组),采用长、短方案进行超促排卵,比较3组的IVF结局。结果:无论刺激方案如何,A组平均获卵数低于B组与C组(P≤0.001),而FSH用量高于C组(P<0.001),A组妊娠率低于B组,B组妊娠率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相比,除FSH用量较高(P<0.001)外,获卵数、总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数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在A组中,手术侧卵巢平均获卵数低于健侧卵巢(P<0.01),且术侧卵巢未获卵的比例达24%。结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IVF结局不良;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不能改善IVF结局,反而降低了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相互关系,并对PCOS不孕患者进行IVF-ET前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首个IVF-ET周期的无排卵或稀发排卵PCOS患者共5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进入周期前的临床特征分为4个组别.高雄激素组(高T组):高T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双侧卵巢PCO样+稀发或无排卵,共85例;高黄体生成激素组(高LH组):LH/FSH>2+双侧卵巢PCO样+稀发或无排卵,共105例;高T+高LH组:高T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LH/FSH>2+双侧卵巢PCO样+稀发或无排卵,共70例;对照组:仅符合双侧卵巢PCO样+稀发或无排卵,共316例.对4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ET周期的卵子和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不孕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周期中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胚胎数和种植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对照组高于其他3组(P<0.05);早期流产率在4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率对照组高于高T组和高T+高LH组(P<0.05),而高LH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IVF-ET的不同类型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PCOS患者中,不合并高T和(或)高LH的患者妊娠结局最佳,高LH血症和高T均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对PCOS不孕患者行IVF-ET前内分泌紊乱的正确评估及积极纠正可能有利于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高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PCOS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高AMH水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56个周期,根据是否合并PCOS分为PCOS组与非PCO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按移植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及未妊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的因素。结果:非PCOS组的获卵数、2PN受精率高于PCOS组(P=0.048、P=0.03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PCOS组(P=0.031)。妊娠组患者的年龄、Gn总用量及Gn启动量均低于未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n启动量是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7、P=0.024)。结论:高AMH水平下,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能获得相当的妊娠率和活产率,PCOS患者发生OHSS的风险更高,适当降低Gn启动量可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础FSH和LH比值预测基础FSH水平正常且年轻不孕患者卵巢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因男方因素或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治疗的年轻(年龄≤35岁)且基础FSH水平正常(≤8.5IU/L)不孕患者237例的临床资料,共计237个治疗周期,依据FSH/LH不同比例分为3组,A组(n=44)FSH/LH<1;B组(n=143)FSH/LH12;C组(n=50)FSH/LH>2。比较各组间的年龄、激素水平、卵巢反应、IVF的实验室结果以及妊娠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窦卵泡数、基础E2值、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两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B两组间的基础FSH值、基础LH值、E2峰值和成熟卵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基础FSH值、基础LH值、E2峰值、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用量、Gn平均每日用量、Gn用药时间及获卵数和成熟卵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基础LH值、E2峰值、促性腺激素总用量、Gn平均每日用量和Gn用药时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FSH正常的年轻妇女,FSH/LH>2的卵巢反应性明显低于FSH/LH<1者;FSH/LH比值是预测基础FSH正常且年轻不孕者卵巢反应性的一项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