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脂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降脂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0.125 g·kg-1)、降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g·kg-1),ig给药4周;建立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0.18 g·kg-1)、降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1),ig给药7d;建立鹌鹑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0.14 g·kg-1)、降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g·kg-1),ig给药12周.分别测定3种动物模型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 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含量,并进行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降脂颗粒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小鼠及鹌鹑血清中CHO,TG,LDL-C的含量,逆转动脉硬化指数(HDL-C/CHO)的降低,对H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C)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降脂颗粒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医药》2015,(4):69-71
目的:研究虎杖降脂颗粒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Triton WR-1339诱导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虎杖降脂颗粒,观察该药物对模型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虎杖降脂颗粒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LDL-C和HDL-C水平(P0.05或P0.01),但对血清TG作用不明显。结论:虎杖降脂颗粒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芍降脂片对蛋黄乳剂腹腔注射致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75%蛋黄乳剂腹腔注射建立急性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灌胃给予参芍降脂片11天,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入新鲜蛋黄乳剂0.1ml/10g,20h后摘眼球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参芍降脂片300mg/kg可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ALT、AST,升高HDL-C/TC比值;参芍降脂片150mg/kg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清HDL-C/TC;参芍降脂片75mg/kg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ALT、AST,升高HDL-C/TC比值。结论:参芍降脂片能改善蛋黄乳剂致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丹杞降脂方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杞降脂方是在分析近年来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近40个中药降脂复方后,结合中西医治疗高脂血症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单味中药降脂机理,精选药物进行初步组方,初步组方进一步采用数学优选方法(正交设计)进行筛选,得到的由丹参,枸杞等四味中药组成的降脂复方。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的两个剂量组(10g/kg,20g/kg)在高脂饲料大鼠模型上,显示出较强的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抑制大鼠体重增加的作用,其作用强度优于中药复方血脂灵,与西药洛衡(Lopid, Gemfibrozil)作用相当。在Triton WR-1339所致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上,丹杞方同样显示较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辣木粉调脂降糖作用。方法:利用对小、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评价辣木粉的降脂作用;利用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及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评价辣木粉的降糖作用;利用对高脂、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的影响评价辣木粉的调脂降糖作用。结果: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TC、LDL-C的含量;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大鼠高脂血症模型HDL-C的含量;辣木粉三个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含量的作用;辣木粉8. 0g/kg组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辣木粉6. 0g/kg、3. 0g/kg组能显著降低高脂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TG、TC及LDL-C含量;辣木粉1. 5g/kg组能显著降低TC含量。结论:辣木粉具有较好的调脂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辣木粉调脂降糖作用。方法:利用对小、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评价辣木粉的降脂作用;利用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及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评价辣木粉的降糖作用;利用对高脂、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的影响评价辣木粉的调脂降糖作用。结果: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TC、LDL-C的含量;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大鼠高脂血症模型HDL-C的含量;辣木粉三个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辣木粉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含量的作用;辣木粉8. 0g/kg组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辣木粉6. 0g/kg、3. 0g/kg组能显著降低高脂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TG、TC及LDL-C含量;辣木粉1. 5g/kg组能显著降低TC含量。结论:辣木粉具有较好的调脂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降脂宁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肝脏脂变的影响。方法:药物复方降脂宁主要由泽泻、姜黄、莱菔子组成。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药物低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和药物高剂量组。对各组小鼠进行造模和给药,7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脂变情况。结果:复方降脂宁能够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其中高剂量组TG含量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减轻肝脏脂变的程度,减少脂变肝细胞数目,缩小肝脂变面积。结论:复方降脂宁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的脂质含量,并有效抑制其肝脏脂变,对脂质代谢紊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中药橄榄降脂胶囊的降脂作用机制,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根据血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及橄榄降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自由饮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血脂康组灌胃血脂康胶囊0.09g/kg,橄榄降脂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橄榄降脂胶囊0.675g/kg、1.35g/kg、2.7g/kg。1次/d,连续给药6周。采用酶法检测大鼠血清TC、TG;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检测HDL-c、LDL-c,RT-PCR法测定高脂血症大鼠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SR-B1mRNA表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5。经橄榄降脂胶囊治疗后肝SR-B1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P>0.05。结论橄榄降脂胶囊可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治疗高脂血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上调肝SR-B1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龙丹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降脂灵组、龙丹降脂颗粒14、7、3.5g/kg3个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喂以高脂饲料,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结果:龙丹降脂颗粒可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具有利胆作用,药后1~3小时显示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分泌增加率可达50%;对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龙丹降脂颗粒有降低血脂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七创新新药全三七片(QSQ)的降脂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和金黄地鼠,通过注射蛋黄乳和喂养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检测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金黄地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损伤程度,实验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和QSQ不同剂量组(小鼠剂量为0.32、0.64、1.28 g·kg-1,黄金地鼠剂量为0.16、0.32、0.64 g·kg-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模型金黄地鼠血清中的TC、TG、LDL-C、ALT、AST和AL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HE染色显示存在脂肪堆积,伴有炎性反应。与模型组比较,QSQ各剂量组可以降低急性高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复方降脂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降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26、2.52、5.04 g/(kg·d)],参芪降糖颗粒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高脂饲养并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测定每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模型组大鼠FBG、FINs、HbA1C及IRI均高于正常组,而ISI低于正常组(P0.05);复方降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组FBG、FINs、HbA1C及ISI均高于模型组,而IRI低于模型组(P0.05);复方降脂颗粒低、中剂量组大鼠FBG、FINs、HbA1C及IRI均高于参芪降糖颗粒组,而ISI低于参芪降糖颗粒组(P0.05),复方降脂颗粒高剂量组FBG、HbA1C及IRI均低于参芪降糖颗粒组(P0.05)。结论:复方降脂颗粒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林氏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脉康胶囊组、林氏降脂方高(1.2962 g/m L)、中(0.6481 g/m L)、低(0.3241 g/m L)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乳剂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并按实验方案给药,6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血清,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取肾脏,称重,计算肾脏指数后,切片,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TG、LDL-C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脉康胶囊组HDL-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脂脉康胶囊组及林氏降脂方高剂量组TC、TG、LD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林氏降脂方能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肾脏瘀血。结论:林氏降脂方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肾脏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瘀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影响。方法ApoE-/-小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ApoE-/-小鼠按体重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以12只C57BL/6Cnc小鼠为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混悬液1.3 mg/kg,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灌胃消瘀降脂胶囊混悬液325、97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按0.1 ml/10 g小鼠体重灌胃,1次/d,每周记录小鼠体重。连续灌胃12周后,检测小鼠血脂水平、肝脏指数。采用油红O染色和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P<0.05),血清TC[(25.92±4.21)mmol/L比(30.39±4.67)mmol/L]、LDL-C[(7.97±2.14)mmol/L比(10.26±1.97)mmol/L]水平降低(P<0.05),消瘀降脂胶囊低、高剂量组HDL-C[(0.31±0.07)mmol/L、(0.34±0.13)mmol/L比(0.26±0.09)mmol/L]水平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及消瘀降脂胶囊高剂量组颈动脉脂质沉积阻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且尚未形成血管斑块。结论消瘀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LDL-C、T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症状,减轻颈动脉狭窄程度,减缓颈动脉斑块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粗壮女贞水提取物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粗壮女贞水提取物高(3.0g/kg)、中(1.5g/kg)、低(0.75g/kg)剂量组,各组予以灌胃给药,空白、模型组予以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前16h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0.5mL/只,空白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末次给药后1h,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及小鼠体重与肝、脾指数的变化。结果:粗壮女贞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小鼠的体重及肝、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粗壮女贞水提取物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有一定辅助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疏肝化痰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疏肝化痰降脂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C57BL/6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疏肝化痰降脂方低剂量组(8.32 g/kg)、疏肝化痰降脂方组中剂量组(16.65 g/kg)和疏肝化痰降脂方高剂量组(33.29 g/kg),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构建NAFLD小鼠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2周末处死。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炎症损伤严重,疏肝化痰降脂方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病灶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及肝脏...  相似文献   

16.
马赞颂  张莉  柳涛  邢练军  季光 《河南中医》2010,30(12):1169-1171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四环素致脂肪肝小鼠模型血清ALT、AST及肝组织TG、T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日1次,连续11d,从第8天起,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25mmol/kg四环素,共4d。末次给药后1h,处死小鼠,行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①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四环素致脂肪肝小鼠的肝脏指数,以降脂颗粒高剂量组为最好;②除模型组外,各用药组均可改善肝功能,以降脂颗粒高剂量组为最佳;③模型组小鼠肝脏TG、TC明显增高,各用药组均能降低肝组织TG、TC水平,以降脂颗粒高剂量组为最好。结论: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由四环素所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TG、TC水平的升高,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对四环素致脂肪肝小鼠的肝脏及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苦宝降脂胶囊降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宝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及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体内脂肪重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用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检测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体内脂肪重量、Lee's指数。结果:苦宝降脂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1℃,对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轻体内脂肪重量和显著降低Lee's指数,明显降低血清TC、TG。提高HDL-C水平。结论:苦宝降脂胶囊具有降脂减肥,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蓝参降脂片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按体重随机抽取11只为空白对照组,余44只进行造模,模型大鼠再按TC水平随机分成蓝参降脂片低剂量组(0.5 g/kg)、中剂量组(1 g/kg)、高剂量组(2 g/kg)及模型对照组。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则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每次灌胃1.0 ml/100 g,连续给药30 d。给药前及给药后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实验第4周,蓝参降脂片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及增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大鼠增重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实验第31天,蓝参降脂片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能显著降低TC及TG水平(P<0.05或P<0.01),蓝参降脂片各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的HDL-C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蓝参降脂片具有缓解体重增长、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降脂通脉方[6.25、3.125、1.56 mg/(kg·d)]、血脂康0.2 g/(kg·d)干预。30 d后,停药24 h(空腹8 h以上)取血检测血脂及血清MDA含量、SOD活力和NO水平。结果降脂通脉方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NO水平以及SOD活力,效果以中、高剂量组为显著,与血脂康相当。结论提示降脂通脉方具有调脂、抗脂质过氧化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 12 0例 (治疗组 ) ,并以脂必妥治疗 119例 (对照组 ) ,观察两组降脂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7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治疗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相仿 ;而对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有良好的疗效 ,且明显优于脂必妥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