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一次性无纺布铺巾与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手术产妇248例,分为2组,试验组124例使用一次性无纺布铺巾,对照组124例使用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在手术开始划皮前、后及手术结束缝皮前提取切口表面涂擦液,送细菌培养观察菌落数量及种类,观察术中出血、羊水对切口周围铺巾的影响,术后3~5d随访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划皮前、后切口表面涂擦液菌落生长数均为0,手术结束缝皮前切口表面涂擦液菌落生长数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关腹时由于无纺布洞巾安置不当导致术中血液及羊水外渗5例,对照组关腹时切口周围敷料全部浸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无纺布铺巾与传统纺织布类铺巾对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无直接影响,但对切口周围敷料的浸湿或者外渗程度的影响有差异,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手术铺巾是手术的重要步骤,手术铺巾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可重复使用铺巾和一次性铺巾。可重复使用铺巾的材料主要包括棉布、纺织布,具有柔软、易于铺设、吸水性强、不隔水、有尘絮、可高压蒸汽灭菌等特点,一次性铺巾的材料主要指无纺布,具有防水、隔水、无尘絮、一次性使用等特点。1两种铺巾控制感染的比较(1)隔离:手术铺巾中的隔离原则主要指使用铺巾将不清洁的身体部位或者手术使用设备仪器与手术区域隔离开,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削弱灭菌效果,从而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院曾经有两名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在院感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中,患者均无任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同期洁净手术间监测合格,外来植入物由中心供应室接收后清洗、灭菌,灭菌器运行正常,生物指示剂合格.追溯术前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和术后无菌操作环节,分析后发现手术铺巾中有一个传统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收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1310例剖宫产中有62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73%,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贫血、基础疾病、滞产或胎膜早破、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62例切口感染者共培养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7株,占56.67%,革兰阴性杆菌11株,占36.67%,真菌2株,占6.67%.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对高危人群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收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学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10例剖宫产中有5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11%。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NNIS、皮下组织最大厚度、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中/重度贫血、糖尿病、妊娠高血压、阴检次数、宫口开大程度、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等因素可能与剖宫产切口感染有关。对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确定NNIS(OR=1.672)、羊膜腔感染(OR=2.141)、术中出血量(OR=1.721)、糖尿病(OR=2.515)、皮下组织最大厚度(OR=1.305)、宫口开大程度(OR=1.158)等因素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1.85%(14/27),G+球菌占25.93%(7/27),真菌和厌氧菌各占11.11%(3/27)。结论:对高危人群应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妇产科2008年1月-2013年8月行剖宫产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8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86份切口分泌物中共培养出121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8.8%、17.4%、11.6%;其中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复杂多样,且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剖宫产病例5539例,其中切口感染病例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中,患者年龄≥30岁、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病变均可引发切口感染(χ2值分别为58.59、19.26、6.94,均P〈0.05)。在产科相关因素中,手术时间长、胎膜早破、术后出血量多均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χ2值分别为4.70、6.95、4.26,均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应从多方面综合控制预防,才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楠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13-113,1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年龄、BMI、产程、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否急症手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切口感染与BMI、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产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存在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急症手术的相关性不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BMI、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胎膜早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产程长短、术中失血量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诊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急诊科行急诊剖宫产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共有7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5.0%;孕妇体质肥胖,存在贫血、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妊娠期出现高血压、阴道检查次数过多、术中时程长、术中失血量过多的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妇切口感染率(P<0.05);但孕产妇的年龄、是否为初产妇以及孕妇的实际孕周等情况对孕妇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影响;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和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有着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急诊剖宫产术后感染对于孕妇健康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预防孕妇术后医院感染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还需及时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降低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0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进行二次分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0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9例,感染率为3.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空气菌落数量、人员流动、器械清洁状况、无菌操作、手术室消毒状况、手术室温度、手术室相对湿度、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以及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室温度、无菌操作情况以及器械清洁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及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手术切口的感染,而急诊手术是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急诊手术量占总手术量的40%,自2010年以来,我院手术室针对急诊手术感染的原因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首次剖宫产不同腹壁切口影响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具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再次剖宫产手术经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方式的不同分组,每组61例。对照组沿着前次剖宫产手术时的瘢痕处横向切开,观察组按照原先纵切口位置行纵向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腔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采用腹壁纵切,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产妇腹腔粘连情况,缩短剖宫产术中手术时间、开腹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相比腹壁横切更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急诊剖宫产是由于孕妇存在胎心异常、子宫破裂、脐带脱垂、严重的胎盘早剥及胎盘前置存在广泛出血需要立即进行手术,而剖宫产孕妇在不适合正常自然分娩的情况下进行的,其主要是利用手术方式将孕妇体内的胎儿取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的情况,对于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证实,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胎盘早剥、羊水污染以及脐带异常等现象的不断增多,剖宫产术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剖宫产本身具有创伤性,可能导致患者切口的感染.目前国内外对于急性剖宫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剖宫产后产妇切口愈合情况,急性剖宫产后产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或者仅仅从单方面对急性剖宫产后产妇切口发生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探究,而对于急性剖宫产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分析,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孙丽娜 《医疗装备》2023,(10):85-87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手术室相关资料,采用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出现1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99%。两组年龄、切口类型、层流手术室、术中保温、手术室温度、参观人数、术中湿度、空气菌落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切口类型Ⅲ类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无层流手术室、术中未保温、手术室温度不适宜、参观人数≥3人、术中湿度不适宜、空气菌落数≥200 cfu/m3、手术时间≥2 h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层流手术室、术中是否保温、手术室温度是否适宜、参观人数、术中湿度是否适宜、空气菌落数、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刨宫产产妇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产科2 128例产妇行剖宫手术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的5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 07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导致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 128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共发生切口感染52例,感染率为2.44%;单因素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体质量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5.80±2.35)kg/m2、(90.50±25.65)min、(90.80±25.50)min、(450.60±58.90)ml、(11.60±2.40)d,对照组分别为(20.10±1.24)kg/m2、(50.42±15.37)min、(50.30±20.10)min、(247.6±78.2)ml、(7.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住多人病室、手术时间、胎膜早破是影响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妇应妥善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不良因素,加强医院卫生消毒管理,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有效提高产妇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28例的临床资料,调查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切口部位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与鉴定,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行药敏试验;收集产妇的年龄、血红蛋白、妊娠并发症、医源性操作情况、是否初产妇、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8例剖宫产产妇术后有51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16%;51例感染产妇共检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56.16%、革兰阳性菌29株占39.73%、其他3株占4.1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较为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莫西沙星及万古霉素较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合并妊娠并发症、手术时间过长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均对常规使用的抗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避免过多使用抗菌药物;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临床上应该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有创护理操作中注意无菌操作,积极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对比分析不同级别手术间中不同手术时间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2014年1-6月于医院进行腹部手术患者共9 965例,根据患者手术间的不同分为两组,普通手术间为A组4 986例,层流净化手术间为B组4 97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患者不同手术时间(2、2~4、≥4h)术后30d以内发生的浅表切口、深层切口、器官或腔隙性感染及有植入物滞留体内的手术时间在1年内发生与手术有关的感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h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A组为0.97%、B组为0.67%,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2~4h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A组为1.21%、B组为0.64%,手术时间≥4h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A组为1.80%、B组为0.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手术时间延长,普通手术间或层流净化手术间,手术切口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普通手术间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高于层流净化手术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共检出108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9.6%、铜绿假单胞菌占20.4%、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5%;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9.1%.结论 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措施遏制细菌耐药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旨在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68例产妇为观察组,另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术后无切口感染的68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影响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胎膜早破、羊水感染、孕期贫血、体质量指数高、妊娠糖尿病、阴检肛查>3次、术前未用抗菌药物预防是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提高产妇感染的认识、加强围产期检查及保健指导,术前控制产妇体质量及血糖水平、围手术期积极用药预防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