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告1例首见近平滑念珠菌性皮肤肉芽肿。方法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皮损表面痂皮多次真菌培养、镜检、菌种鉴定分析,皮损组织病理切片及特殊病理染色证实为近平滑念珠菌所致斑块性肉芽肿;用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患者左面部8cm×10cm大小浸润性斑块,表面密布增厚性焦痂,痂皮镜检及特殊PAS染色均见有大量的真菌孢子;病理活检,真皮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团块,皮损培养多次均为近平滑念珠菌生长,经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2个月,镜检转阴,皮损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由热带念珠菌、娄德罗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足菌肿。患者男,45岁。左足及左小腿红肿,足底破溃形成窦道伴溢液2个月。真菌直接镜检阴性。皮损组织病示:表皮下组织可见菌丝、孢子及颗粒物质。真菌培养有酵母样菌落生长,DNA测序鉴定为热带念珠菌和娄德罗念珠菌;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足菌肿,给予伊曲康唑、阿奇霉素及局部外洗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1例真皮毛孢子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方法 取皮损作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离菌株行DNA序列分析、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明胶液化试验、温度试验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70岁男性患者,右内踝植物刺伤后出现肿块、溃疡9个月。皮损直接镜检阴性,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菌丝和孢子。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出奶黄色酵母样菌落,微量培养可见假菌丝、真菌丝、关节孢子和芽生孢子,API 20C AUX试剂盒检测结果提示为土生念珠菌,DNA序列分析属于真皮毛孢子菌。菌株不能液化明胶,可在25 ~ 40 ℃环境下生长,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敏感。伊曲康唑治疗4个月后皮损完全愈合。结论 根据其形态学特点和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真皮毛孢子菌。伊曲康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1例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46岁女性,手足、躯干红斑、脱屑30年,头皮、躯干、上肢结节、溃破2年。检查见头皮、颈、躯干和上肢有紫红色浸润性斑块、结节,部分皮损表面破溃、渗液、结痂。皮损内穿刺液及甲直接镜检菌丝阳性,培养为红色毛癣菌生长。皮损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上皮细胞样肉芽肿,其中央大片坏死,周围见结节样上皮样细胞团块,伴少许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PAS染色真皮内见真菌菌丝。诊断为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伊曲康唑治疗3个月后皮损消退,遗留萎缩性瘢痕。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播散性红色毛癣菌肉芽肿临床少见,伊曲康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5岁。反复左上肢结节、斑块、流脓伴疼痛7年,累及右上肢1年。2型糖尿病病史3年。左手背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肥厚伴角化不全,真皮全层多灶肉芽肿形成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变性,并累及皮下脂肪;真菌培养示白色绒毛状菌落生长,镜下表现为粗大、无分隔菌丝,可见圆形孢子囊;宏基因组测序示不规则毛霉。诊断为不规则毛霉致皮肤型毛霉病。  相似文献   

6.
甄氏外瓶霉致暗色丝孢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甄氏外瓶霉感染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59岁.右小腿外踝上方肿块伴瘙痒5个月,皮损为一直径约3 cm的暗红色斑块.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见分隔菌丝,组织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25℃培养长出黑色酵母样菌落,分离菌株最高生长温度37℃,小培养下见分枝分隔菌丝,环痕产孢,分生孢子聚集在环痕梗顶端,分离菌株ITS1区测序结果与甄氏外瓶霉98.54%同源.根据分离菌株生物学特点,菌株被确定为甄氏外瓶霉.  相似文献   

7.
AIDS并发马尔尼菲青霉及白念珠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AIDS并发马内菲青霉菌和白念珠菌感染。患者男,48岁。反复发热、进行性消瘦2个月,全身散在丘疹、脓疱、结节20余天。皮肤科检查见全身散在分布较多坏死性丘疹及部分传染性软疣样丘疹,颊黏膜及舌部附有大片白色凝乳样块状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组织细胞内充满酵母样菌体,PAS染色阳性,并有大量葡萄状或桑椹状孢子聚集。皮损真菌培养见马内菲青霉菌生长。口腔分泌物真菌培养有马内菲青霉菌和白念珠菌生长。抗HIV抗体检测阳性。  相似文献   

8.
絮状表皮癣菌和西弗念珠菌引起皮肤疣状增生 :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外伤数年后,先后在两足部,两踝部,两小腿出现皮肤疣状增生30余年,时有溃疡,治疗前皮损9次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5次阳性,可见细长分隔菌丝和(或)孢子,用沙堡培养基25℃培养,2次有黄绿色菌落生长,鉴定如絮状表皮癣菌,5次有酵母样菌落生长,用API鉴定为西弗念珠菌,治疗后2次有黄绿色菌落生长,鉴定为絮状表皮癣菌;5次有酵母样菌落生长,用API鉴定为西弗念珠菌,治疗后6次真菌学检查,均检出西弗念珠菌,而无絮状表皮癣菌,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内可见细长分隔菌丝,角质层内可见孤立或成堆的芽孢,孢子和厚壁孢子,因此,认为皮肤疣状增生是由絮状表皮癣菌和西弗念珠菌混弹簧感染所致,先服用氟康唑胶囊50mg,每日1次,共5周,后服用特比萘芬片250mg,每日1次共36周和250mg,每日2次,共18周,服特比萘芬片第5周时,左小腿胫前有大块皮损脱落,以后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1例总状毛霉千叶变种引起的皮肤毛霉病。方法 患者女,22岁,左臀部结节,渐增大6年,巨大疣状增生1年。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采取皮损组织镜检、培养、温度实验、皮肤病理检查、PAS染色,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皮损病理检查显示呈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感染性肉芽肿,H-E染色、PAS染色和嗜银染色均可见真皮内粗大、无分隔的菌丝,镜检可见长而分支不分隔的菌丝。25 ℃培养7天,见丰富菌落呈黄色。该菌种鉴定为总状毛霉千叶变种。采用真菌性肉芽肿切除加中厚皮片移植,联合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患者获临床、真菌学治愈。结论 本例为总状毛霉千叶变种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采用外科手术及植皮手术,联合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报道国内首例慢性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患者男, 49岁, 因皮肤丘疹、结节1年, 口腔黏膜丘疹、溃疡2个月入院。皮肤科检查:左足水肿, 左足底多发溃疡, 表面结痂, 左足第3、4趾间及第4、5趾间溃疡, 基底呈颗粒状, 伴点状出血、渗出;左足背、左足内侧及左膝多发丘疹、结节、斑块, 中央溃疡、结痂;左腕部2个丘疹, 上唇左侧1个丘疹, 表面结痂;牙龈、颊黏膜、唇黏膜及上颚可见红色斑块伴溃疡、点状出血, 皮损以左侧为主。浅表淋巴结彩超:双侧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左侧为著。胸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示:双肺弥漫粟粒样结节影及条索状、云絮状、结节状高密度影, 左侧肾上腺明显增粗。口腔、左下肢皮损组织真菌免疫荧光染色, 可见酵母细胞。口腔黏膜、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肉芽肿性炎, 多核巨细胞内外可见酵母细胞, 折射双膜, 无芽、单芽或多芽;过碘酸希夫染色、六胺银染色阳性。左下肢皮损组织真菌培养:25 ℃、37 ℃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培养阳性, 均为菌丝相。口腔黏膜及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学测序:巴西副球孢子菌。诊断:慢性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予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口服, 1个月后皮肤、黏膜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道1例总状毛霉千叶变种引起的皮肤毛霉病。方法 患者女,22岁,左臀部结节,渐增大6年,巨大疣状增生1年。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采取皮损组织镜检、培养、温度实验、皮肤病理检查、PAS染色,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皮损病理检查显示呈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感染性肉芽肿,H-E染色、PAS染色和嗜银染色均可见真皮内粗大、无分隔的菌丝,镜检可见长而分支不分隔的菌丝。25℃培养7天,见丰富菌落呈黄色。该菌种鉴定为总状毛霉千叶变种。采用真菌性肉芽肿切除加中厚皮片移植,联合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1个月后,患者获临床、真菌学治愈。结论 本例为总状毛霉千叶变种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采用外科手术及植皮手术,联合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4个月.因左侧颞、颈、胸部相继发生红斑片、丘疹、结节、脓肿、溃疡伴反复发热、咳嗽9个月,门诊疑诊皮肤结核、深脓疱疮、孢子丝菌病收住院.左上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炎性肉芽肿,PAS染片内有大量孢子和菌丝.左颈坏死组织压片PAS染色镜检,发现大量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均为白念珠菌.超敏C反应蛋白(14.4 mg/L)显著高于正常.总T细胞比例40.21%,CD3/CD4(26.41%)下降;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胸部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双肺感染.先后给予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经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和支持治疗3个月皮损痊愈,伊曲康唑维持治疗8个月肺部炎症减轻.  相似文献   

13.
厚皮马拉色菌引起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道1例由厚皮马拉色菌引起的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方法 采用真菌直接镜检与培养、温度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皮肤病理检查、PAS染色和扫描电镜对1例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女性患者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皮损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慢性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PAS染色见真皮内散在的孢子。皮损和宠物狗皮屑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酵母样孢子及芽孢。含橄榄油及不含油SDA 27℃培养2周,见乳白色酵母样菌落生长。该菌在含油SDA培养,27℃生长最佳;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菌体较小,芽颈较宽,基围较厚,孢子呈球形、卵圆形、椭圆形等形态。上述结果提示该菌为厚皮马拉色菌。结论 厚皮马拉色菌引起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为国内首例报道,氟康唑联合局部冷冻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3年来我院检出酵母样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用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API生化鉴定菌种;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药敏。结果338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38株酵母样菌,阳性率71.41%,其中白念珠菌占68.69%;其次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9.66%、8.82%和5.04%。70株酵母样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43%和1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达18.25%和25.92%。结论白念珠菌仍然是我院第一位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且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威尔尼克外瓶霉致掌黑癣。患者女,24岁。右手大鱼际淡褐色椭圆形斑块4年余,无不适。皮损鳞屑真菌镜检:10%KOH涂片可见浅棕色短菌丝及出芽孢子,美蓝涂片染色可见短菌丝及孢子。皮屑培养生长缓慢,初期为灰白色至橄榄色酵母样菌落,很快变为墨绿色至黑色菌落。菌落表面可见絮状、暗灰色至绿灰色气生菌丝。对培养菌株行土豆培养基小培养观察形态学符合威尔尼克外瓶霉,用扫描电镜观察其产孢方式为环痕产孢、合轴式排列方式,菌丝两侧及顶端有环痕梗,环孢子聚集在环痕梗周围。基因测序与标准菌株GQ334387.1(GI:254802560)威尔尼克外瓶霉具有100%同源性。诊断为掌黑癣。给予5%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每日2次外用,连用2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6.
镰刀菌皮肤肉芽肿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1例镰刀菌皮肤肉芽肿。患者男,21岁。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溃烂、结痂20年,四肢皮肤疣状增生3年,面部遗留毁容性瘢痕及组织缺损。多次取不同皮损处皮屑作真菌培养,均见相同菌落生长,经菌种鉴定为镰刀菌属。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浅层见多量菌丝,菌丝有分隔。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特比萘芬治疗,其疗效正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  相似文献   

17.
杭州地区973例甲真菌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获取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我们于2004年6月-11月对直接镜检阳性的973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了真菌分离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培养出722株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分别为43.63%、38.37%、18.01%.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89.52%(282/315),酵母中近平滑念珠菌居首,占21.66%,非皮肤癣菌霉菌中以曲霉和青霉为主.结论杭州地区的甲真菌病病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要注意非皮肤癣菌的污染或寄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1岁。左小腿血疱、溃疡、坏死伴疼痛20余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及真皮全层坏死,真皮感染性肉芽肿改变,其中见粗大无分隔的菌丝。经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不规则毛霉。经伊曲康唑胶囊抗真菌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4岁。反复发热近20个月,多发皮下结节9个月,肺、骨、淋巴结等多处病变。患者皮下结节穿刺物多次沙氏琼脂培养呈双相性,菌落25℃为菌丝相、37℃为酵母相,菌株经形态学特征及PCR扩增r DNA基因测序鉴定为马尔尼菲蓝状菌。采用ROSCO琼脂扩散法对该菌株酵母相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及伏立康唑均敏感。患者给予静滴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理想。诊断为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4岁女性患儿,右手掌小鱼际褐色斑片2个月。皮损真菌镜检见棕色分隔、分枝菌丝。皮损真菌培养见黑色酵母样菌落生长。基因测序为威尼克何德霉。诊断:掌黑癣。给予1%联苯苄唑乳膏每日1次外用,0.1%他扎罗汀乳膏每晚1次外用,2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