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丞慧  于洪伟  张博  陈霞  江珊 《重庆医学》2023,(15):2315-2319+2325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LAAT)的相关性,及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预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31例,非血栓组1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LAAT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栓组患者TyG指数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0.737~0.857,P<0.05),当TyG指数取最佳横断值8.365时,预测NVAF患者LAAT的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77.6%。结论 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32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79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组(53例)。2组均采用RT-3DE检查,对比2组的心室功能[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早期E波流速峰值与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的比值(E/A)、舒张早期E波流速峰值(E)、舒张晚期A波流速峰值(A)]。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的LVESV、E、A、E/A均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LVEDV、LVEF均低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准确检测出患者的心室功能各项指标情况,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汪喜梅  刘强  董培莉  蒋超鹏  许海宾 《浙江医学》2016,38(7):465-468,475
目的通过检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以期获得有价值的评价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临床客观指标。方法将118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心房颤动指南分为4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均进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并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观察左心房功能变化[收缩期左心房心肌应变率(m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心肌应变率(mSRe)、舒张晚期左心房应变率(mSRa)]。同时检测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相关组织因子(TF)及P-选择素。结果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比较,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LAD、MPV﹑TF、P-选择素均明显升高(均P<0.01),mSRs、mSRe、mSRa及LVEF值均明显降低(均P<0.01),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其他类型的心房颤动组相比,永久性心房颤动组CHA2DS2-VASc评分升高(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亦较高;CHA2DS2-VASc评分与血栓栓塞事件有相关性(P<0.05);CHA2DS2-VASc评分为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2);mSRs﹑mRSe﹑TF﹑MPV与CHA2DS2-VASc评分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左心房功能变化(mSRs、mRSe)和血小板参数(MPV、TF)可以作为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风险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及阿司匹林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5.
钟顺才 《当代医学》2011,17(33):84-85
目的 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 比较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心电图f波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63例,根据患者发生房颤后有无并发血栓栓塞事件分为血栓组(54例)和非血栓组(109例),所有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f波特征差异。结果:两组心室率和合并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f波细颤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但f波振幅明显降低(P〈0.05);两组f-f间期、f波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房颤动时,f-f间期缩短,f波振幅降低,心房有效收缩能力减弱,心房内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心电图f波可作为临床有关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筛选标准,以及诊断指标,这一点值得临床加以特别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对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LAAO)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8例行经皮LAAO的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49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26.53%)高于观察组(6.12%)(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PTT、PT、TT水平均升高,Fb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83%)高于对照组(75.51%)(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经皮LAAO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凝血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症1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平  刘敏  卢辉  祁建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6,26(4):277-277,279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疗效。方法:将愿意接受华法林预防治疗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组给予华法林3mg,1次/d口服,连服4天,第5天测定国际标准比值(INR),以INR值将华法林调整至最适剂量,以后定期每周测定INR,然后1个月检查1次,最长不超过2个月,两组患者根据临床实际联合应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及调脂药治疗1个月随访2年。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栓栓塞症第1年发生率为4.1%,第2年为6.8%;观察组2年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控制在2.0~3.0能明显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高、预后差、复发率高,其中90%的NVAF患者血栓来源于左心耳。通过分析左心耳解剖结构、左心耳功能以及部分生物学指标等,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NVAF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或生物瓣膜、二尖瓣修复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心房颤动时因心房丧失了有效射血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而血栓随着血液循环可能造成脑栓塞或其他部位的栓塞。因此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的重要基础治疗之一~([1])。对于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可以明显减少栓塞事件并改善预后,新型口服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年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6例,根据其是否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86例和对照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色超声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从而预测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方法:56例持续性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血栓栓塞阳性组(12例)和血栓栓塞阴性组(44例)。测量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振幅、时限和f-f间期,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血栓栓塞阳性组f波振幅明显低于血栓栓塞阴性组(0.08±0.04vs0.10±0.02,P<0.05),f-f间期短于血栓栓塞阴性组(0.10±0.02vs0.13±0.02,P<0.05),f波时限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0.09±0.02vs0.08±0.02,P>0.05),但房颤病程与f波时限之间有直线回归关系,随病程的延长,f波时限愈长。结论:临床上可利用体表心电图f波振幅和f-f间期的特点,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组30例、慢性特发性房颤组30例、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30例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慢性特发性房颤组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GMP140、vWF及F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特发性房颤组GMP140、vWF及Fg却低于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一样具有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由房颤本身所致,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亦需积极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罗海良  许文艳  黄敏 《当代医学》2021,27(7):117-119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FI)、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左房内径(LAD)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未合并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FI、MPV、LAD、脂蛋白(a)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FI、MPV、LAD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I、MPV、LAD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时检测,为临床脑梗死早期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海良  许文艳  黄敏 《当代医学》2021,27(7):117-119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FI)、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左房内径(LAD)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未合并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FI、MPV、LAD、脂蛋白(a)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FI、MPV、LAD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I、MPV、LAD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时检测,为临床脑梗死早期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及左房直径对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从而为筛选出血栓栓塞事件高危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49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20例)和血栓栓塞事件阴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和左房直径,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f波振幅低于阴性组(0.075±0.025)mV vs(0.091±0.023)mV,(P<0.05),f波时限短于阴性组(0.097±0.025)s vs(0.122±0.028)s,(P<0.05),f-f间期短于阴性组(0.120±0.03)s vs(0.156±0.036)s,(P<0.05),左房直径大于阴性组(48.60±6.30)mm vs(41.51±7.62)mm,(P<0.05),左房直径与f-f间期呈负相关(r=-0.312),显示左房直径愈大,f-f间期愈短。结论:心电图f波和左房直径可作为临床简单易行的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缺血性卒中约20%为心源性,其中近50%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有研究报道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其他患者的5~6倍。近20年来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筛选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预防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次,每次0.1 g,睡前口服)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华法林(初始剂量2.5 mg/d,之后根据凝血功能调整,每次增减0.625 mg,口服给药)联合胺碘酮(初始剂量每次0.2 g,每日3次,治疗2周后每次0.2 g,每日1次,口服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华法林联合胺碘酮预防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效果可靠,可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房颤动合并脑卒中组和心房颤动无脑卒中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总胆固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是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门诊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分别予以华法林、利伐沙班口服用药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血栓栓塞以及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门诊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