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医学研究》2016,(7)
目的探究先行股骨截骨与先行胫骨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88膝),均行TKA治疗。依据不同截骨顺序分组,对照组(44例)先给予胫骨截骨,观察组(44例)先给予股骨截骨,统计分析两组术中情况、HSS评分情况、术后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行股骨截骨与先行胫骨截骨应用于TKA中均有明显疗效,先行股骨截骨能使术中胫骨充分暴露,更利于术中操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引流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胫骨结节截骨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患者(11膝)临床资料,予术前打印出1:1的假体模型,测量髌骨脱位的相关数据,制定个体化的截骨手术计划,并最终在实体上操作。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值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1例患者(11膝)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5.0±6.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感染及关节黏连等并发症,未再出现脱位情况,髌骨外推及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59.4±3.2)分提高至术后(92.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ujala评分由术前(60.5±3.5)分提高至术后(93.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TG值由术前(24.1±1.1)mm降低到术后(11.6±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性化胫骨结节截骨术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前后通过CT套叠观察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变化,采用Kujala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并在最终随访时通过体格检查观察膝关节活动度,评估髌骨稳定性,了解术后髌骨脱位是否复发。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TT?TG值为(10.24 ± 2.31)mm,与术前(23.15 ± 2.16)mm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Kujala 评分、Lysholm 评分分别为(93.20 ± 5.49)、(93.14 ± 4.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髌骨外推试验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屈膝活动度与健侧差值<5°。结论:对于选择性的病例,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可以有效减少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发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兆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35(2):174-174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骨关节病,以膝关节始动性疼痛为初期症状,进而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对于疼痛较重且伴有膝内翻者,手术治疗可减轻痛苦,改善关节功能.1996~1998年,采用胫骨结节上楔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0例(12膝),收到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6.
余南征杨林周熙俊蔡乐乐邬瑶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2):12-14
目的比较两种截骨顺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3月丰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截骨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先行股骨截骨)和对照组(n=41,先行胫骨截骨)。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优先截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临床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测量截骨与常规截骨这两种方法,通过术前测量指导术中截骨并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相关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测量截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60例,将其分为两大组:常规截骨组(常规组)与测量截骨组(测量组).在手术前后X线片上测量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股骨外翻角,髋膝踝角等.采用KSS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测量组30例,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常规组30例,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差O例.优良率86.7%.同时,测量组相对常规组有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下肢力线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测量截骨较常规截骨的临床疗效更为肯定,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且下肢力线改善满意,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选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长期疗妒。方法对1983—2000年间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107例(156膝)膝骨关节炎患者随诊,测量术前及复查时拍摄负重位X线片角度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好的临床效果在术后1~5年为88%,5~10年为75%,10年以上为63%。1例在术后8年做全膝置换术。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效果显著,中远期效果能较好的保持。截骨后行内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及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关节炎 ,晚期表现为非细菌性炎症 ,其临床特征为 :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损伤及骨质增生 ,多发生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伴有内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我院自 198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行HTO12例 (共 13膝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5 4~ 71岁 ,平均 49 7岁。左膝 5例 ,右膝 6例 ,双膝1例 ,膝内翻畸形 12例 ,术后随访 10例 ,最长时间为 10年 5个月 ,最短为 6个月 ,平均 5 3年 ,… 相似文献
11.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症状。方法对31例膝骨节炎高位截骨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随防1—5年,优1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胫骨高住截骨术是纠正膝骨关节炎的良好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6)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2膝),男6例,女13例(16膝),年龄17-31岁,平均21.4岁,手术均采用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手术前后应用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8.5月),19例患者术后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无骨折及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轴位X线片和CT示髌股解剖关系恢复正常。术后末次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分别为93.91±5.14和92.45±7.32,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分别为(5.68±2.14)°、(4.21±1.34)°和(5.57±2.51)°,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能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商洛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4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辅助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内移截骨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髌股适合角(CA)、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值)、髌骨倾斜角(PTA)及髌股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膝关节主观评价表(IKDC)评分。1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记录髌骨再次脱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的CA、TT-TG值、PTA分别为(12.73±2.32)°、(10.64±1.73) mm、(15.82±2.12)°,明显小于手术前的(26.06±5.25)°、(25.45±3.04) mm、(24.56±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为(89.75±6.27)分、(86.64±5.59)分、(87.82±7.02)分,明显高于手术前的(... 相似文献
14.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效果。对1997年11月-1999年12月共施行胫骨高位截骨术13例(18膝),获得随诊6个月-30月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优良率达100%,疼痛明显缓解。认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是有效的,严格手术适应症及保持下肢正常力线是提高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打印技术截骨导向器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中使用数字化三维打印技术截骨导向器进行截骨,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器械进行截骨。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影像学指标、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未有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获得一期愈合,观察组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全下肢力线离群值、股骨假体冠状位力线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全下肢力线、股骨假体离群值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植入物和宿主均未出现过敏、免疫排斥反应,无感染、静脉血栓形成,随访过程未出现假体松动脱位下沉等现象。结论 数字化三维打印技术截骨导向器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效果明显,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精确地修正下肢力线,有助于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4~1997年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膝内翻者14例,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44~58岁,平均51岁。其中双膝关节内翻2例,其余均为单膝关节内翻。临床表现:膝关节反复发作的疼痛、肿胀,膝外翻角消失,股四头肌萎缩,关节屈曲均可达90°以上,除2例有5°的屈曲挛缩畸型外,其余病例伸膝均正常。X线表现:关节内侧间隙均有狭窄,关节边缘及髁间嵴骨质增生,站位摄X线片测股胫角2°~10°的内翻角。有2例内翻角达10°,并且并发有内侧平台塌陷,其中1例塌陷较明显。2 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胫骨高位截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13例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结果:有5年以上随访结果的13例进行总结,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疗效与年龄有关,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系。本文结论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