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精子症对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后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本中心行IUI男性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根据WHO推荐方法对185例男性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采用联苯胺染色法检测精液白细胞浓度,并将患者分为白细胞精子症不育患者组(白细胞浓度>1×10~6/m L,n=33)和精液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白细胞浓度≤1×10~6/m L,n=152)。比较两组间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正常形态率、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DNA碎片指数、周期临床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白细胞精子症不育组行IUI共47个周期,白细胞正常不育组行IUI共279个周期。两组间精液量、精子浓度、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精子正常形态率方面,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低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碎片指数方面,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临床妊娠率高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临床妊娠率数据中,我们发现白细胞精子症患者不育组与白细胞正常不育患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虽然白细胞精子症会影响精子的正常形态、精子存活率以及DNA碎片指数,但是白细胞精子症不影响IUI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不孕不育症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性问题。据统计,因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大约占到总数的20%~50%。大约15%的男性不育症是由于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白细胞精子症是男性性腺和泌尿生殖道感染或炎症过程中出现的精液中白细胞数量异常。目前广谱抗生素和抗氧化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因白细胞精症而引起的男性不育,用以抗感染和消除因感染引起的精液中氧自由基的增多。但是直到现在,在治疗白细胞精子症方面,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确切的、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一些研究显示,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对精子参数改善带来益处,有助于提高白细胞精子症的治愈率,甚至达到细菌学治愈,并提高妊娠率。但是,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上,有关研究彼此间的分歧仍然非常大。另外,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抗氧化剂也可能对精子功能改善带来益处。但是,目前的数据尚不足以断定抗生素和抗氧化剂治疗因白细胞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是有效的。对此,还需要做更好的试验设计,以及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重要表现之一,其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复习发现,其获得性病因主要有生殖道感染、接触重金属、精浆微量元素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有机化学毒物及药物等方面;西医治疗主要为对有明确病因患者去除病因治疗,如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抗感染,但对病因不明确者,无针对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为成药治疗及辨证论治,主要证候表现为肾虚、血瘀、湿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纯畸形精子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189例,共行323个IUI周期,按照WHO第5版精子形态学分析方法分为(1)正常对照组,146个周期,(2)轻中度畸形精子症组,121个周期,(3)重度畸形精子症组,56个周期,以临床妊娠率与早期流产率等为指标,以评估畸形精子症对IUI结局的影响。结果:三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论轻中度或重度畸形精子症对IUI后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等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常规参数及形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WLJY-9000型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形态学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将观察组进一步划分为少精症组(n=16)、弱精症组(n=33)、白细胞精子症组(n=23),对比各小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观察组中精子DNA完整性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精子DNA完整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症组精子浓度最低,弱精症组精子存活率最低,白细胞精子症组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及正常形态精子占比最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呈正相关(r=0.398、0.304、0.662、0.404,P均0.01)。结论:不孕症男性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明显下降,且精子DNA完整性与后4项观察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FSH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方法:将93例诊断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肌肉注射FSH75IU,qod;对照组46例口服维生素C0.1g,tid。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参数及其精子DNA碎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SH能够明显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相似文献   

7.
弱精子症约占男性不育症的20%,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存在多种假说,而精子氧化应激损伤学说是近年来提出的弱精子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氧化应激因子可以严重影响精子活力,可以对精子形成广泛损伤;生殖细胞内存在清除多余氧自由基的抗氧化剂,自然界也广泛存在类似抗氧化剂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目前,精子氧化应激损伤学说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发生率与染色体及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5-2009年门诊765例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以及血清中性激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182例,异常发生率达23.8%。性染色体异常155例,占异常总数的85.2%,常染色体异常刀例,占异常总数14.8%。性激素检测,无论染色体核型正常与否,血清中睾酮(T)值均较低,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值均升高。性染色体核型异常者,T值降低更明显,FSH、LH值升高也更明显。泌乳素(PRL)、雌二醇(E)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精子质量与染色体异常程度呈正相关:少弱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6.5%,且多表现为常染色体异常;死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20.8%,无精子症染色体异常率30.3%,且多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精子质量与性激素FSH、LH、T密切相关,与PRL、E2无明显差异:少弱精子症FSH、LH升高T下降;死精子症、无精子症FSH、LH明显升高T明显下降,尤其是性染色体异常者改变更显著。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的改变表现为:性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FSH、LH呈正相关,与T呈负相关;常染色体异常则不尽然。提示: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育之缘辅助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和维生素A胶丸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育之缘口嚼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级精子绝对数以及(a+b)级精子绝对数等4项精液参数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4项精液参数均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项精液参数均比对照组疗效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之缘辅助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能有效提高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梁明  孙伟  张斌 《中国性科学》2009,18(7):20-24
简述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着重介绍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机制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年龄对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诊治的852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精液检验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精液质量正常患者纳入正常组(n=339),精液质量异常患者纳入异常组(n=513).比较所有患者、正常组、异常组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睾丸精子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所致的男性不育的疗效,以完善辅助生殖技术。方法:选男性不育症夫妇905例分成两组:ICSI组和TESE+ICSI组。ICSI组自行排精后精液内可以找到正常形态活精子的少精症患者行ICSI治疗共863例,TESE+ICSI组经附睾抽吸取精失败而睾丸切开后可找到形态正常活精子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用睾丸内精子行ICSI治疗共42例,两组患者的女方均给予超促排卵用药后获取卵母细胞。结果:ICSI组863周期,获得卵子9650个,其中成熟卵母细胞7879个,ICSI7879个,移植808个周期,妊娠256例,妊娠率为31·68%。TESE+ICSI组42周期,获得卵子567个,其中成熟卵母细胞479个,ICSI479个,移植42个周期,妊娠20例,妊娠率为47·60%。对两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获得率、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TESE+ICSI组的受精率稍低于ICSI组(P<0·05),而两组的优质胚胎获得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睾丸切开取精子进行ICSI治疗同样能够得到较高的受精率、优质胚胎获得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液脱落细胞学在少、无精子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少精子症和994例无精子症不育者的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对不育者的就诊年龄、婚育年限、睾丸体积及精液细胞观察类型和检出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胞学检测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油镜观察。结果:不育者的就诊年龄、婚育年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体积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间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体积要明显小于少精子症组。精液细胞的异常脱落与精子浓度的多寡密切相关。精液细胞的检测,对评估睾丸功能损伤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查无精子、严重少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上无精子基因(AZF)微缺失的遗传缺陷。方法:应用外周血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20例无精子、严重少精子患者的染色体和11个AZF基因位点进行检查。结果:在140例无精子患者中,发现19例患者染色体异常,异常率为13.57%。有21例患者有AZF基缺失,总缺失率为20.31%,AZFa、AZFb、AZFc缺失率分别为2.38%、4.76%、16.67%。在80例严重少精子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有AZF基因缺失,总缺失率为17.50%,AZFb和AZFc的基因片段缺失率分别为1.25%和17.50%。未发现有染色体异常和AZFa缺失。结论:染色体异常和无精子基因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少精子症主要因素,遗传学检查对男性不育患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性科学》2015,(9):71-74
少弱精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少弱精的发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不明确;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少弱精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隐匿精子症患者不同周期使用射出精子和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21对(共111个周期)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隐匿精子症患者夫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n=65)和睾丸精子组(n=46)。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睾丸精子组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均显著大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精子百分率、双原核(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精子组种植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匿精子症患者采用睾丸精子会获得更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对167例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并以50例已生育的正常男性和10例正常女性作对照.结果167例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中共发现AZF微缺失11例,总缺失率6.59%(11/167),其中无精子症患者65例,AZF微缺失4例,缺失率6.15%(4/65);严重少精子症患者50例,AZF微缺失7例,缺失率14.00%(7/50).52例少精子症患者和50例已生育正常男性均未发现AZF微缺失.AZF微缺失的缺失类型及比例AZFc缺失10例,占总缺失的90.91%(10/11);AZFb c缺失1例,占总缺失的9.09%(1/11),11例缺失患者中未发现AZFa缺失.结论染色体AZF微缺失是引起生精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AZF微缺失主要集中在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以AZFc缺失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内精子活力的改善作用。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不育患者中筛选出30例附睾管梗阻的无精子症患者,治疗前至少3个月未服用任何生精药物,采用微创性睾丸活检取曲细精管数段送生殖检验室,实验员按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要求,撕碎曲细精管,提取精子悬液,在显微镜下随机数取200个精子,找出其中活动精子数量及活力等级并给以记录。同一患者给与左卡尼汀10m L,3次/d,连续服用3个月后,再次采用同样方法取精,记录活动精子数量及等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睾丸内活动精子数量及活力等级有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内精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麒麟丸联合左卡尼汀对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联合用药治疗组,B组为左卡尼汀治疗组,C组为麒麟丸治疗组,治疗前、后2个月对病例进行精液参数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C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及活力提高(P0.01),但C组精子活力的改善明显低于A组;B组治疗后精子活力提高,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麒麟丸可提高患者的精子密度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