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转录组学技术研究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差异表达基因,寻找DR相关基因。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 8例合并中度以上非增生性DR(NPDR)或增生性DR(PDR)的T2DM患者纳入DR组,6例不合并DR的T2DM患者纳入DM组。方法 采集每例患者外周血,分离白细胞,抽提总RNA,反转录为cDNA,构建转录组文库,Illumina HiSeqTM2000系统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钙调蛋白1(CNN1)、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R3)mRNA水平,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以两组间差异基因表达量均数和中位数差异倍数上下调均≥2.0倍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指标 两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本体(GO)注释和富集、生化代谢与信号转导通路(Pathway)注释和富集、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两组间外周血白细胞CNN1、LPAR3的mRNA水平差异。结果 与DM组相比,DR组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3个,其中上调41个,下调62个。下调最明显的为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DS1(KIR2DS1),上调最明显的为U105B小核仁RNA基因(RNU105B)。GO富集分析显示在生物学过程(GO-P)、分子功能(GO-F)中显著富集的GO条目为细胞过程、单一生物过程、结合功能。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GSTM1)、早期生长应答1(EGR-1)、LPAR3、CNN1在以上条目均有富集。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最多的为抗原处理和呈现、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通路,KIR2DS1均参与其中。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示,差异表达基因中GAS1与多个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RT-qPCR结果显示,与DM组比较,DR组中的CNN1和 LPAR3的mRNA含量均升高(P均<0.05)。结论 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发现,DR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存在多种差异表达基因,下调的基因中KIR2DS1、GSTM1、EGR-1、GAS1,上调的基因中RNU105B、LPAR3、CNN1是否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眼科, 2020, 29: 105-113)  相似文献   

2.
周琦  熊鑫  吕红彬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8):1304-130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晚期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DR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均有特异性的表现特征。随着高通量组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利用不同组学技术从不同层面探究DR的发病机制。本文就DR在不同组学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多组学联合分析与DR研究新方向予以综述,最后探讨了当前所存问题以及未来展望。利用不同组学技术从不同层面探究DR的发生发展,这为阐明DR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微生物与眼部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肠-视网膜轴"的概念,肠道微生物组学通过影响血液循环中脂多糖、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三甲氧胺的水平及色氨酸的代谢,导致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的发生、免疫调节的失衡等,从而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没有特效药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学的微环境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视网膜并发症,全身危险因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均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是工作年龄人群首要的致盲性眼病。传统的测序方式解释了DR的病理机制,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具有局限性。近年来兴起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在单个细胞水平对mRNA进行转录组分析,可精准识别视网膜疾病中新的细胞亚型,鉴别罕见细胞,揭示细胞的异质性,有助于阐明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轨迹,深入探索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调控关系,为今后精准医疗提供指导。文章就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及在DR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不同类型细胞在与DR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的将scRNA-seq应用于DR的研究中,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从而助力DR相关研究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5.
核转录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或丧失。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B,NF-κB)作为一个重要的多向性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凋亡和新生血管过程中能调节众多细胞因子和分子的表达。探讨NF-κ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恩路。现就NF—κ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型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临床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B型超声声像特征。方法 对58例75眼术前PDR病眼进行B型超声检查,13例17眼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赤道后区域有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51眼(68%),60眼(80%)有多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将视网膜前的条带状回声分为4类。发现视网膜脱离(RD)37眼,随访期间PVD范围基本不变15眼,RD范围扩大或隆起度增高7眼。结论 超声检查可用于PDR随访,临床手术时机判断和手术方法提示。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代谢改变与表型关系密切,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提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化状态。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更新和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可检测出的差异代谢物逐渐丰富。因此,代谢组学逐渐成为探讨DR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筛选的有力工具。DR代谢组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眼底情况分为无DR组和DR组,比较可能诱发DR的相关因素。结果L0gistic分析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胆固醇、甘油三脂、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R有显著相关。结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胆固醇、甘油三脂、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为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系受外部刺激或扰动后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的新兴学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代谢组学共同特征表现在三大代谢途径及抗坏血酸途径的显著富集,其中d-葡萄糖、2-脱氧核糖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瓜氨酸、脯氨酸及肉碱含量升高,抗坏血酸、天冬氨酸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及黄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40例340眼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别检测泪河高度、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所有患者散瞳检查视网膜,评估DR程度及有无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结果:所有患者中,干眼患病率为49.41%。干眼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为11.15±7.07a,无干眼患者的病程为6.92±5.45a,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与DR各分期具有明显关系,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 )、中度 NPDR、重度 NPDR 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相对于无 DR患者的干眼发生可能性分别为1.097倍、1.724倍、2.86倍和5.43倍。黄斑水肿患者较无黄斑水肿患者的干眼发生可能性增加到3.697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发干眼。随着DR的发生及进展,罹患干眼的机会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144只眼,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对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该18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RNA-seq技术是一种使用深度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利用高通量下一代测序技术来调查、表征和量化转录组,可以迅速全面检测某一物种特定组织特定细胞在某一状态下的几乎所有的转录本和基因序列,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多项研究证实其测量精度可与微阵列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相媲美。RNA-seq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共144只眼,常规眼科会诊,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眼底镜下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18例患者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学军  邓亚平 《眼底病》1991,7(2):87-89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秀英  卢宁 《眼科》1995,4(2):85-87
ERG是DR较敏感的诊断方法。本文对59例100只眼DR的ERG及OPs改变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PDR患者中34%b波幅值正常,60%降低,6%消失;BDR患者中62%b波幅值正常,36%下降,2%消失。在PDR患者中OPs的OZ值大于100μV者占62%,100μV者占26%,OPs消失者占68%;在BDR患者中OPs的OZ值大于100μV者占22%,小于100μV者占56%,OPs消失者占22  相似文献   

16.
金鑫  刘铁城  张卯年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70-2272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DC在DR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组、T2DM合并DR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细胞分类及数量,ELISA法检测白介素-12(IL-12)水平。结果:与单纯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合并DR组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绝对数以及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上升(P<0.05),血浆中IL-12含量显著升高,mDC培养上清中IL-12含量与单个mDC的IL-12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而各组浆细胞样外周血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绝对数以及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mDC/pDC亚型漂移引起Th1/Th2免疫功能失调,mDC特性和功能异常启动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媛 《眼科新进展》2015,(8):784-78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预测性因素。方法 6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运用SPSS16.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和DR的关系。结果 628例2型糖尿病患者(46%为男性)中DR患者166例(占26.4%)。DR和糖尿病家族史(P=0.0400)、高血压(P=0.0001)、糖尿病病程(P=0.0001)、血糖控制不良(P=0.0001)及糖尿病发病年龄(P=0.0001)均有显著关联。然而DR和血脂及肥胖并未发现有相关性(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对年龄及性别进行调整以后,血糖控制不佳(P=0.014)、高血压(P=0.0001)、糖尿病病程(P=0.0001)和糖尿病家族史(P=0.012)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基因及环境等后天性因素对DR的发生发展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倩  何飞  张然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5):770-775
目的:通过分析C57BL/KsJ-db/db小鼠的基因表达数据库确定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编码基因、转录因子和生物通路。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选择并获得db/db小鼠GSE55389芯片数据集,鉴定视网膜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基因本体(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和转录因子(TFs)预测等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阐明所鉴定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db/db小鼠模型病变视网膜中发现38个上调、28个下调DEGs。GO分析表明,下调基因在眼发育功能中较丰富,差异基因没有发现明显的KEGG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DR中有7个hub基因,GSEA分析在P<0.1下发现12条上调和6条下调通路。预测了5种上调和8种下调的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结论:鉴定DR相关基因及通路有助于了解DR的发展机制,预测部分转录因子如Runx2、Ppara、MafA、Gata2、Hoxa13可能是治疗DR的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糖尿病眼底正常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血清SO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血清SOD有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而逐渐降低的趋势。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清SOD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规律,探讨EPC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PDR患者40例(PDR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组)及健康体检者20名(对照组)纳入研究.抽取3组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2 ml,反复离心过滤.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105个细胞,以CD34和(或)CD133双阳性细胞群为EPCs,观察并比较3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同时分析PDR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与DR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PDR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受检者外周血EPCs计数分别为(49±12)、(35±11)、(90±25)个/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260,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DR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与DR病程呈正相关(r=0.564,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r=-0.170,P>0.05)及血脂(r=0.261,P>0.05)均无相关性.结论 PDR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正常者明显降低;EPCs在DR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mounts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PDR(PDR group),thirty patm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without DR(DM group),and twenty agematched normal subjects(control group)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Blood samples were treated bv repeated centrifugation and stain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At least 2 × 105 cells were analyzed bv flow cytometry.EPCs were identified by CD34 and CD133 antibod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PCs numbers and DR duration,glycosylated hemoglobin,serum lipids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number of EPCs in PDR,DM and control group were(49±12)、(35±11)、(90±25)cells/ml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F=56.260,P=0.000).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PCs numbers and DR duration(r=0.564,P<0.05).However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EPCs number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r=-0.170,P>0.05)or triglyceride levels(r=0.261,P>0.05).Conclusions The number of EPC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DR patients was decreased. EPC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