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小芳  邓澎  姚蓉  李红  曹钰 《西部医学》2020,32(11):1706-1709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EICU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需镇静镇痛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4日QCC开展前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8年7月15日~2018年12月31日QCC开展后的95例患者作为品管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两组均采用重症监护疼痛量表(CPOT)、躁动 镇静评分量表(RASS)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量表填写完整性、评分结果一致性、镇静镇痛规范性、镇静镇痛效果目标达成率及病死率。结果 品管圈组的CPOT、RASS、G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组量表填写完整性、评分结果一致性、镇静镇痛规范性和目标达成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品管圈组患者28天全因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开展QCC活动,既能提高患者镇静镇痛目标达成率,又可提高医护人员填写镇静镇痛量表完整性、镇静镇痛评分结果一致性和规范性及对镇静镇痛相关知识掌握应用的综合能力。加强镇静镇痛管理能改善EICU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镇痛镇静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希望对ICU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将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于我院治疗的53例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纳入本文的研究,患者行镇痛镇静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分析临床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通过了RAMSAY评分,相比较于治疗之前,患者治疗之后,数据出现了上升.患者通过了FPS评分、SOFA评分,相比较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相关数据有所下降.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将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镇痛镇静用于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在重症监护病房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罗少云  崔雯 《当代医学》2016,(23):47-4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监护(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芬,间断使用冬非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和吗啡联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中出现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频率情况,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ICU)患者采用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和吗啡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显著,降低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贯彻eCASH理念对ICU镇静、镇痛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镇静镇痛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镇痛管理,观察组在eCASH理念下使用镇静镇痛管理,比较2组恢复情况、镇静及镇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留住I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伤术后镇痛镇静患者每日唤醒期间实施的特殊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多发伤患者,术后转入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持续实施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唤醒组给予每日唤醒策略,并在此期间实施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唤醒组镇痛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发伤术后镇痛镇静患者行每日唤醒策略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eCASH)理念镇静镇痛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15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理念进行管理;试验组按照eCASH理念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一次性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机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每组90例。治疗1组采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治疗2组采用芬太尼镇痛镇静。对比两组的镇痛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组在T1、T2时刻的面部表情评分(FPS)、心率(HR)显著比治疗2组低(P <0. 05),在镇静评分(Ramsay)、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上显著比治疗2组高(P <0. 05),在T3时刻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瑞芬太尼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时,相比芬太尼起效更快,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镇痛镇静更好,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优化镇静镇痛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云浮市中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认知功能、舒适状况、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评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RASS评分、CPOT评分、总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镇痛24h,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镇静镇痛策略护理可达到最佳镇静、镇痛效果,促进苏醒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提高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镇静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50例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镇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镇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镇痛评分(3.78±0.2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4.39±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镇静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镇静效果,提高救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右旋美托咪啶在重症监护病室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静  皋源 《医学综述》2008,14(12):1898-1900
右旋美托是一种较新型的重症监护病室镇静药,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特性。本文综述了右旋美托咪啶的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在重症监护病室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对谵妄的防治、药物本身的安全性和其特殊的可唤醒镇静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镇静镇痛肌松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危重病医学院 (ACCM )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 2 0 0 2年系统回顾和修订了新的危重病人持续镇静镇痛临床实践指南。目前国内缺乏新型镇静镇痛药的临床推广 ,缺少镇静镇痛质量评价的客观依据 ,且肌松药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病人中使用较少 ,对ICU镇静镇痛肌松策略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症监护(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探讨,为ICU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挑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50例,将这5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手段是丙泊芬,冬非合剂间断使用,观察组采用吗啡和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治疗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构橼酸舒芬太尼和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1],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并将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结论: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吗啡和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疾病本身、麻醉或手术的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治疗环境、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气管插管等)及患者的心理因素等诸多原因,会导致其不适和躁动,影响治疗和恢复,因此对患者实施适度镇静已成为ICU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脑电双频指数(BIS)是一种监测麻醉镇静和深度的指标,它也可应用于ICU患者的镇静监测。现综述关于BIS监测重症患者的镇静深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的镇静镇痛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3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的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病情指标、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静药物停用后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POT评分较低(P<0.05);术后7 d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的镇静镇痛护理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认知功能,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镇静药物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跃峤 《北京医学》2006,28(9):562-564
由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常面临复杂的心理及病理生理问题,镇静治疗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神经外科病变本身可引起谵妄、躁动等精神症状;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剧烈呛咳等可能引起颅内压急骤增高,引发如术后脑内血肿、脑疝等危险情况,使手术前功尽弃.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采用的低温或亚低温治疗也需要充分的镇静.这种情况要求神经外科ICU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镇静深度,使患者达到"睡眠但是容易唤醒"的理想镇静状态.我们就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该院ICU行机械通气需要镇静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5),实验组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对照组不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及镇静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及镇静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唤醒可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监护患者120例,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及镇痛治疗。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所选患者治疗前后镇静躁动情况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测定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结果:患者用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用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Ramsay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具有显著镇静与镇痛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