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建龙  赵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92-1393
目的 :探讨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985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241例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 ,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总5年生存率为43 2% ,Dukes'A、B、C、D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 4%、63 2 %、32 2 %、0;肿瘤距肛门≥7cm的5年生存率为52 % ,<7cm的生存率为38 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不同病理类型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 05) ;DuckesB、C期组病例单纯手术、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 5 %、38 9%、61 %、44 4 % ,术后放、化疗与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B、C期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25 8 %、38 4 % ,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比较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16 7 % :30 3% ) ,而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能降低远处转移率 (26 8 % :45 5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距肛门距离、病理类型是影响直肠癌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术后化疗能降低远处转移率 ,术后放疗可能减少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TNBC患者纳为TNBC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非TNBC患者纳为非TNBC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同时,TNBC组患者行3年的随访观察,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TNBC组发生淋巴结转移者比例、远处转移者比例、局部复发者比例均高于非TNBC组(P0.05);TNBC死亡组远处转移者、局部复发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TNBC患者肿瘤病理特征呈现出淋巴结转移率高、远处转移率高、局部复发率高的显著特点,且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行D2根治术时,第12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合理地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治疗组229例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癌淋巴结清扫D2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及大小,与第12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12a、12b、12p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9%、0.9%、3.5%,其中12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肿瘤浸透浆膜与浆膜未受浸润的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和4.3%,浸透浆膜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低分化、高-中分化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5%和6.0%,病理低分化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及〉5cm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3%和20.3%,肿瘤直径〉5cm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12组淋巴结的转移和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有关,胃癌行D2根治术中必须清扫。  相似文献   

4.
杨乐艺  王希平  吴秀萍  张炳先 《河北医药》2010,32(15):2021-2022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3年收治的57例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35岁以下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11.97%,临床症状较隐匿,误诊率高,Ⅲ~Ⅵ期患者占60.00%,淋巴结转移率为70.00%,病理类型中浸润性癌最多见,达92.00%,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率低,为36.00%,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率低,为38.00%,HER-2阳性表达率高达70.00%。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占96.00%,绝大多数配合辅助放、化疗,5年总生存率为78.00%,腋淋巴结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易误诊,腋淋巴结转移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上应大力提倡早期发现以及规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冯江  陈志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59-2960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随机抽取同期非青年乳腺癌5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差异.结果:60例中病程为10天~35个月;病理分型以浸润性癌为主,占93%(56/60);39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占65.1%;有8例为妊娠、哺乳期患者;随访率100%,青年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55.7%;而对照组分别为92.7%、77.1%.青年组根治术后3年、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6%、58%;而对照组分别为14.9%、33.9%,两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病程长,以浸润性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高,加之合并妊娠哺乳,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120例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因素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3个月,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5%、60.3%、49.3%;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2%、41.7%、3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血管侵犯、TNM分期及病理分级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P〈0.05);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包膜、血管侵犯、TNM分期及病理分级影响无瘤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血管侵犯、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3年4月选择我院收治恶性乳腺癌患者60例,调查其临床病理资料与手术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治疗,随访5年,死亡16例,病死率为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与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恶性乳腺肿瘤疾病预后生存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乳腺肿瘤疾病的常规病理有利于判断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鳞癌治疗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2月-2000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舌鳞癌31例,单纯放疗14例,加用平阳霉素增敏放疗17例。结果 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24%,I、II、II、IV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3.3%、16.7%、0%,疗终肿瘤残余者5年生存率为0%,而肿瘤全部消失者则为46.2%,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16.7%,加用平阳霉素增敏组5年生存率为30.8%。结论 影响舌鳞癌的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及疗终时肿瘤消失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选择性颈内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5例,肿瘤直径〈1cm为A组共45例,行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肿瘤直径1~3cm为B组共60例,行双侧Ⅵ区淋巴结及同侧Ⅲ、Ⅳ区淋巴结术中冰冻,病理冰冻报告为转移癌者改行良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 10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总阳性率为53.33%(56/105),其中A、B组同侧Ⅵ区转移率为40%(18/45)和63.33%(38/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侧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5%(15/60)。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应根据肿瘤大小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选择合理术式,减少手术创伤和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共105例外科手术切除的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本组共15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4.29%。黏膜下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黏膜内癌;肿瘤直径大于2cm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直径小于2cm者;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有淋巴管浸润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浸润的患者,P值小于0.05。结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管浸润与否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关系不大。因此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脉管内瘤栓、宫旁浸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肿瘤病理类型与术后累积复发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P<0.05)。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29、2.549,P<0.05),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0,P<0.05)。结论 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率>7.3%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补充治疗及随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随访资料完整的390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经 Cox 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3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6.79月,5年生存率为56.89%;其中167例结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8.78月,5年生存率为59.70%;223例直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5.14月,5年生存率为54.79%。单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诊断并手术时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出现症状时间、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性别、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肿瘤直径。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手术性质和病理分期。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性别、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pNENs病人55例,研究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病理等方面并予以随访,并分析诸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5例病人中,男性19例,女性36例,男∶[KG-*3/5]女为1∶[KG-*3/5]1.9,年龄范围为13[KG-*3]~75岁,平均年龄46岁。55例病人中功能性肿瘤26例(47.27%),无功能性肿瘤29例(52.33%),均行手术治疗;根据WHO 2010版分级标准G1、G2、G3级肿瘤分别为38(69.1%)、9(16.36%)、8(14.55%),根据AJCC 8版TNM分期标准I、Ⅱ、Ⅲ、Ⅳ分别为42(76.36%)、7(12.73%)、1(1.82%)、5(9.1%),其中肝转移4例,腹腔广泛转移1例。49(89.10%)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KG-*3]~75个月,随访病人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6%、79.6%、75.6%。对影响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TNM分期、手术性质、肿瘤分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血管侵犯与病人的预后相关,其中TNM分期、手术方式为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NENs临床表现多样,CT与MRI为主要检查手段,确诊需病理诊断,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切除可较好改善病人预后。WHO分级、TNM分期能对病人预后进行积极指导,远处及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喉肿瘤患者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在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喉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等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82%。在单因素分析上: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对喉肿瘤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TNM分期、吸烟史是喉肿瘤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独立影响因素的控制,最大限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7例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患者,根治性切除76例,分析根治性切除患者临的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姑息性切除21例,比较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治性切除组复发转移率为19.7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血清CEA水平、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90.78%,未能根治性切除的2年生存率为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肿瘤活动情况、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直肠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的提高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食管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男21例,女7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60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18例,上下段各5例。食管癌肉瘤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腔内型多见,常有短蒂与食管壁相连,光镜下观察可见癌与肉瘤成分并存。全组手术切除率100%,病理分期:Ⅰ期8例,Ⅱ期15例,Ⅲ期5例;T19例,T27例,T311例,T41例。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17.9%。随访率10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67.1%、38.5%。腔内型占64.3%(18/28),其中Ⅰ期13例,Ⅱ期5例; T19例,T24例,T35例,淋巴结转移率5.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7.7%,54.6%。与溃疡型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 P =0.001);与髓质型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 P =0.001)。结论食管癌肉瘤以腔内型多见,是一种侵袭性差,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的食管罕见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腔内型食管癌肉瘤对食管壁侵犯浅,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最好;溃疡型及髓质型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相对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结果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4个临床病理分级,其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均有不同。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G18例,G23例,G3或神经内分泌癌2例,免疫组化检查AE1/AE3阳性3例, Syn阳性11例,CgA阳性10例。随访期内三个级别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51%。结论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对其治疗有指导作用,免疫组化合理应用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Ⅲ~Ⅳ期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1例Ⅲc期卵巢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2%和35.62%,Ⅳ期(6例)的3年生存率仅为30.14%。88例残余肿瘤直径≤2cm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1%和38.83%,高于残余肿瘤直径〉2cm者(P〈0.05)。组织学分化为G2和G3者,3年(46.82%)及5年(31.53%)生存率明显低于G1者(P〈0.05)。比较术前CA125〈500U/ml,500~5000U/ml,以及〉5000U/ml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各组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病理分期[相对危险度(RR)=2.473,P=0.025],组织学分化[RR=2.316,P=0.033]及残余肿瘤的直径[RR=3.584,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残留肿瘤的直径是晚期卵巢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优化胃癌的治疗、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属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20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总体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56%(189/202)、77.72%(157/202)、34.16%(69/202)。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肿瘤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肿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直径、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65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凯俊  薛万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49-2650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例Ⅰ、Ⅱ、Ⅲ、Ⅳ期的子宫内膜癌根据不同分期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术前放疗加手术、手术加术后放疗、术前放疗加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化疗加放疗。结果:(1)肿瘤浸润肌层深度:癌局限在子宫内膜19例1、3、5年生存率均为100%;癌侵犯肌层≤1/22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71.61%、71.61%;癌侵犯肌层>1/219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52.63%、21.93%。(2)肿瘤的分化程度:高分化腺癌26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55%、95.55%;中分化腺癌19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89.16%、73.60%;低分化腺癌2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37.92%、31.60%。(3)手术-病理分期:Ⅰ期(肿瘤局限在子宫体)5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31%、80.46%;Ⅱ期(肿瘤侵犯宫颈)2例1、2、3、5年生存率均为100%;Ⅲ期(肿瘤侵犯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5%、25%,Ⅳ期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0。结论: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深、肿瘤的分化程度低、手术-病理分期晚预后不佳,应采用更有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