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以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发性为临床特征.急性期治疗目前国内仍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着疗程长、不良反应大的问题.我院高压氧科1995-2008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35例MS患者,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34例MS急性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诱发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西方型、亚洲型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8例MS患者(其中西方型22例,亚洲型36例)和79名健康人血清TNF-α水平,并对MS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扩展病残状态评分(EDSS).结果 急性期MS组TNF-α水平为26.89±14.65pg/ml,较健康对照组(11.17±8.41pg/ml)显著升高(P<0.01),而缓解期MS组TNF-α水平(15.76±12.72pg/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MS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MS组(P<0.01);亚洲型MS急性期TNF-α水平(27.63±15.81pg/ml)明显高于缓解期(12.40±4.67pg/ml,P<0.01),而西方型MS急性期TNF-α水平(25.49±12.65pg/ml)与缓解期(19.87±17.97p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亚型急性期、缓解期TNF-α水平与EDS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两亚型MS组间的ED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病期、不同亚型MS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不同,但EDSS评分与TNF-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脑内病灶的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上的主要特征,量化分析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的差异,探讨DTI在反映MS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设备对34例MS病人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检查,根据病灶有无强化和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急慢性期病灶的分组.分析不同时期MS病灶在DTI后处理所获得的DWI、 ADC、 FA图上的特征,并测量各组病灶的ADC值.结果 35个急性期病灶中的33个病灶(94.3%)于DWI上呈高信号,5个环形强化病灶在DWI上亦呈环形高信号.急、慢性期病灶的ADC值均升高.慢性期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灶[(12.43.±3.78)×10-4mm2/s: (10.10±2.28×10-4mm2/s, P=0.001].急性期环形强化病灶的ADC值较非环形强化病灶的高,慢性期T1WI低信号病灶的ADC值较T1WI等信号病灶的高,T1WI明显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最高.急、慢性期病灶的FA值均降低.FA图能够清晰显示纤维通路上的病灶和纤维束的中断,定位上明显优于常规MRI.病灶于FA图上显示的范围较常规MRI T2WI上显示的大.结论 DTI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MRI对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楠  李坤成  秦文 《放射学实践》2005,20(9):761-764
目的:探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对MS临床分期价值。方法:脊髓型MS患者43例,按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缓解复发期。对所有患者行头部和脊柱磁共振检查,分析各期的MRI表现。结果:脊髓型MS的主要MRI表现为髓内长或等T1、长T2信号改变。脊髓型MS各期的MRI特点:①急性期11例,均表现为脊髓轻度~中度肿胀,增强扫描时10例(90.9%)髓内病灶有明显强化,其中9例呈斑片状或边缘环状强化,1例呈结节状强化,范围明显小于T2WI上所见;1例无强化。4例伴脊髓中央管扩张。有8例经治疗后病灶缩小,脊髓肿胀消失。②静止期17例,14例(82.4%)脊髓形态、大小未见异常,髓内病灶均无强化。③缓解复发期15例中,11例(73.3%)伴有脊髓萎缩,增强扫描时5例出现轻度点状或条状强化,病变范围与T2WI所见相似。各期脊髓型MS的病变范围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能反映脊髓型MS各期的病理变化,对脊髓型MS的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2例MS患者行脑和/或脊髓MRI检查,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脑内病变位于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于侧脑室垂直;脊髓病变多位于颈髓及上段胸髓,呈长条状。病变急性期及活动期强化,稳定期或斑痕期不强化。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并能对MS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时间顺序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脑内病灶的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上的主要特征,量化分析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的差异,探讨DTI在反映MS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 T磁共振设备对34例MS病人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检查,根据病灶有无强化和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急慢性期病灶的分组。分析不同时期MS病灶在DTI后处理所获得的DWI、ADC、FA图上的特征,并测量各组病灶的ADC值。结果35个急性期病灶中的33个病灶(94.3%)于DWI上呈高信号,5个环形强化病灶在DWI上亦呈环形高信号。急、慢性期病灶的ADC值均升高。慢性期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灶[(12.43±3.78)×10-4 mm2/s∶(10.10±2.28)×10-4 mm2/s,P=0.001]。急性期环形强化病灶的ADC值较非环形强化病灶的高,慢性期T1WI低信号病灶的ADC值较T1WI等信号病灶的高,T1WI明显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最高。急、慢性期病灶的FA值均降低。FA图能够清晰显示纤维通路上的病灶和纤维束的中断,定位上明显优于常规MRI。病灶于FA图上显示的范围较常规MRI T2WI上显示的大。结论DTI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结果80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例,急性期32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MRI扫描未见异常2例。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在多发梗死灶中可以发现责任病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摘要目的比较合成MRI和常规MRI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的评价价值。方法前瞻性获取52例MS病人的合成MRI和常规MRI横断面影像。使用定量MRI(q MRI)测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三维纤维束成像技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脱髓鞘斑块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 资料与方法 应用3 T 磁共振对34例MS患者和25名非MS健康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MS病灶处和正常表现脑白质的纤维束变化. 结果 三维纤维束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方向、形态和结构.在MS斑块处可见纤维束中断、病灶远端纤维束缺失或稀少.病灶周围的纤维束表现为受压、推移改变.与相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对照,MS患者的正常表现胼胝体内纤维束稀少. 结论 基于DTI技术的纤维束成像能够直观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反映病变对纤维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董继革  仇园园  张连芳 《武警医学》2013,24(11):962-965
 目的 观察适当的康复训练量对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运动功能状态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MS后3个月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05例(按康复训练强度分为低、中、高运动量组各3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MS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40 min/次,2次/d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均为12周。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且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进行Kurtzke功能障碍状态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积分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1)观察组在疗效、运动功能积分状态、复发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2)观察组内三组比较:中运动量组治疗后在疗效、运动功能状态、复发率方面都明显优于低、高运动量组。结论 适量的康复训练对改善MS患者运动功能状态和降低复发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患者家属实施脑卒中偏瘫急性期体位护理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行体位护理对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在住院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选取53例患者为治疗组,行良姿位摆放、体位转移的训练,并从以往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类似病例抽取4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有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结果:入院时病人家属对偏瘫急性期特定康复知识的了解均很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14d实验组对偏瘫急性期特定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急性期体位护理对痉挛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