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ghrelin、CCK水平及胃排空障碍情况.方法:FD组和对照组通过ELISA法测定空腹和餐后ghrelin、CCK水平,及计算胃排空率,比较FD组和对照组ghrelin、CCK水平及胃排空障碍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D组空腹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下降,内源性CCK水平增高,胃排空延迟明显.结论:胃肠激素与胃排空延迟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导致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障碍与神经降压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排空障碍与神经降压素的关系。方法 对54例FD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胃排空延缓FD组(FDD组)和胃排空正常FD组(FDN组),1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受试者血浆(空腹和餐后)、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的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含量。结果 FDD组空腹和餐后血浆、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组织的N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FDN组。各组试餐前后血浆NT增幅无显著性差异。FDlN组空腹和餐后血浆、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组织N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元显著性差异。结论 FD患者胃排空障碍与NT密切相关。NT在FD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dyhpepsin,FD)的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和治疗作一概述。1发病机理1.1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是FD的主要发病机理。早在1980年国外有学者报告FD患者存在着胃电活动异常(胃动过速),胃窦部运动异常伴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如王振华等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结果证实42.9%有胃排空延迟,并且发现各时间段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1]。朱瑞平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FD患者17例,发现较正常对照组15例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频率、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 d),再测定进餐前、后其胃排空情况,同步测定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选择健康志愿为对照组.结果 FD患者在进餐后,其胃排空呈现减慢趋势,胃肠道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FD患者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FD患者MTL、SS水平在针刺后均较针刺前为高.结论 针刺FD患者足三里,可以改善FD患者胃排空障碍,其主要变化可能与某些胃肠运动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罗芳  吴强 《四川医学》2004,25(6):655-65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得以缓解,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及心理因素有关。本文主要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患者30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6例,脾胃虚弱型14例,并选择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胃排空、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胃电图(EGG)和胃动素的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FD两型的胃排空、MMCⅢ相收缩波幅及协调收缩、空腹胃电主功率均较正常组下降,其中脾胃虚弱组各指标又低于肝郁气滞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肝郁气滞组表现为Ⅱ组延长,I相、Ⅲ相不延长;脾胃虚弱组表现为I相延长,Ⅱ相、Ⅲ相缩短。结论:胃排空、MMC、EGG以及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分型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症候群[1],以上腹部饱胀、腹痛、早饱、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占全部消化不良的70%。胃肠动力表明,约50%FD有动力异常,表现为胃窦动力减慢,排空延缓及小肠通过时间延长,为此,近年来自拟升降汤结合西药西沙比利,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约50%的患者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抑郁或焦虑)有关。我们采用胃动力药与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F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较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症状可得到控制,而一些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则无效,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许多学者认为其与精神状态有关^[1]。故对我院门诊该病患者采用胃肠动力药联合氟西汀治疗FD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1999-2005年施行的394例腹部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胃排空障碍18例,发生率0.45%;均发生于术后5-11天,均保守治疗治愈,最短6天,最长35天,平均10天,结论 胃排空障碍由多种原因引起,可由于术前营养差、离子紊乱、术中神经损伤,胃黏膜炎性病变、精神因素等,目前诊断方法较多,但仍以胃肠造影为主;治疗以保守为主,经静脉营养、促胃动力药等大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闵丽萍 《中原医刊》2004,31(23):36-36
吗丁啉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胃肠动力药,主要成分为多潘立酮,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阻断多巴胺受体,直接作用于胃肠壁,促进胃肠动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主要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等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在使用吗丁啉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问题,应避免和以下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78例动力障碍型FD患者进行联合用药,对照组53例单纯应用促进消化道动力药多潘立酮,疗程均为4周,观察症状消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7.36%。结论: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对动力障碍型FD的治疗,疗效确切,作用持久,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8.1%,显著高于毕Ⅰ式的2.6%(P〈0.01)。32例患者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10~64d,平均23.4d治愈出院。随访22例,6个月无复发。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确诊,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胃健脾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PD)大鼠胃肠动力及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PD大鼠模型,给予PD大鼠开胃健脾丸,计算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测定血浆P物质和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胃健脾丸能明显升高PD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胃健脾丸能够有效促进FD大鼠胃肠动力,可能与其上调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2年来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胃肠碘油或稀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经综合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可在术后3-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方法,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胃祺Ⅱ号方对实验性FD大鼠胃排空的影响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益气健脾通络复方的作用,采用不规则进食加稀盐酸喂养制作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并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给予胃祺Ⅱ号方(主药,党参,黄芪,莪术,枳壳),木香顺气丸,普瑞博思和蒸溜水灌胃,28d后观察胃排空,检测胃体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下丘脑中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含量,结果:胃排空率A,B,C三组无差异(P>0.05),但A组胃排空水平恢复均匀平衡,接近E组(正常组);A组NO,TRH的变化最明显,与D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0.01),而B,C组与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胃祺Ⅱ号方对F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增强胃肠的动力顺应性,并可能对下丘脑中脑肠肽激素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在上腹部手术后5—14d,31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8。51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死亡。1例于手术后51d恢复胃动力,为再次手术患者。结论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是目前诊断胃排空障碍方便、可靠的方法,采用TPR、EN及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疗法可有效治疗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18.
杨昌妮 《重庆医学》2015,(15):2129-213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欧美发达国家成年人发病率19%~41%,我国消化不良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0%,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F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 FD的常用药物(如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及治疗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 FD患者症状,但总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 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FD的发生除了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脑‐肠轴等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与FD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MTL,NO,SP和SS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胃肠激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依据罗马Ⅱ标准,将FD患者分为三个临床亚型,每型患者随机取10人为一组,并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步观察胃排空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变化.胃排空检测后,再将30例FD患者分胃排空正常组和胃排空延迟组.结果三个晦床亚型外周血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升高(P<0.05),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D胃排空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SS升高(P<0.05),MTL,SP和NO差异无显著性(P>0.05).FD胃排空延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SS和NO升高(P<0.05),MTL降低(P<0.05),S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肠激素在F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周血MTL降低、NO含量升高与FD患者胃排空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胃肠动力药与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20例FD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将心理测评异常的132例患者随机分成莫沙必利组、赛乐特组和综合组三组。8周为1疗程。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5mg、tid、po;赛乐特组给予赛乐特10mg,qm、po;综合组给予莫沙必利5mg,tid加赛乐特10mg、qm、po;治疗前后分别对其进行FD症状、SAS、SDS评分。结果 FD患者各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赛乐特治疗FD有效率36.37%,莫沙必利治疗FD有效率65.91%,两者合用疗效最佳,有效率为84.09%,三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FD与精神心理因索关系密切,胃肠动力药联合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能明显提高F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