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乳腺良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48例中乳腺纤维腺瘤18例,乳腺增生症12例,双乳多发囊肿8例,乳腺腺病伴慢性炎症8例,2例脂肪瘤.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多正常,边缘清晰而光滑,密度均匀.钙化点形态较规则,边缘光滑,颗粒稍大,清晰,数量少,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MRI T1WI表现多为边缘光滑的圆形、卵圆形或片状均匀等或低异常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均一强化.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是乳腺良性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而磁共振成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及磁共振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髓样癌1例.结果: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异常,肿瘤多呈星芒状、蟹足样,边缘多毛刺状、不光滑.钼靶X线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钙化点数量较多,多呈沙粒样,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主要MRI表现为病灶T1WI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MRI检查对炎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及MRI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6例中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局限性肿块4例,广泛浸润12例,皮肤增厚1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MRI表现:T1WI平扫示皮肤增厚,T2WI示受累乳腺信号强度呈弥漫性升高,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结论:炎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摄影、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提高炎性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究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 ,与病理分型 (16例单纯型、5例混合型 )对照 ;单纯型肿瘤组尚与不同肿瘤黏液量 (少黏液量组、多黏液量组 )进行对照。结果  (1)乳腺黏液腺癌最常见的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 (15例 )和肿块伴钙化 (2例 )。少见征象如局灶性致密病变和单纯钙化各 1例 ,阴性表现 2例 ,均为单纯型多黏液量组病变。 (2 )表现为肿块的 17例黏液腺癌中 ,混合型的钼靶X线表现为浸润性边缘(5 /5 ) ;单纯型多表现为小分叶边缘及清晰边缘 (7/12 )。 (3 )表现为肿块的单纯型黏液腺癌中 ,多黏液量组多数为小分叶状边缘 (4 /7) ;而少黏液组多呈浸润性边缘 (3 /5 )。 (4 )密度改变在判断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及对黏液量的判断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结论 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不完全一致 ,多黏液量单纯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小分叶状边缘肿块 ;少黏液量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腺癌常有浸润性生长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MMBC)的影像学特征,评价超声、X线、MRI对乳腺黏液腺癌(M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MBC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分析PMBC和MMBC的超声、X线、MRI影像特征,进一步比较3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3种影像学检查中,PMBC多表现为规则的肿块(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而MMBC多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浸润征象.在超声声像图中,MBC更多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回声,PMBC多表现为血供不丰富、后方回声增强;而MMBC大多血供丰富,后方回声不一.在MRI中,MBC在T2 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在增强方式上,PMBC更多表现为边缘强化,以渐进性强化方式主,而MMBC更多表现为边缘强化或不均匀强化,以平台型强化方式为主.3种检查方法对2种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差异,3种检查方法之间的诊断准确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BC和MMBC在超声、X线、MRI影像上的表现各具有其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影像学特征不仅能提供鉴别2种类型的依据,还能减少MBC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6.
乳腺黏液腺癌MR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R平扫、动态增强(DCE)及DW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MR枪查采用1.5 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包括MR平扫、3D DCE-MRI以及b值分别为500和1000 s/mm2的DWI.对8例行乳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形态学、T1WI及T2WI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DWI上ADC值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乳腺黏液腺癌病理诊断依据2003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标准.结果 8例乳腺黏液腺癌(5例单纯黏液腺癌,3例混合型黏液腺癌)的黏液含昔为60%~90%.8例在MRI上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和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后,1例表现为不均匀轻微强化,2例表现为内部欠均匀的渐进性强化,其余5例于动态增强早期时相均表现为边缘明显强化,肿块内部结构呈渐进性强化,强化方式呈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趋势.于DWI上病变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在b值500 s/mm2时为(2.41±0.28)×10-3mm2/s,b值1000 s/mm2时为(2.06±0.14)×10-3mm2/s,分别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71±0.32)×10-3和(1.43±0.24)×10-3mm2/s.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在MR平扫T2WI、DEC及DWI表现均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这些特征性表现反映了其特殊的病理类型,MR多种成像序列相结合可对乳腺黏液腺癌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乳腺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4例均做了钼靶X线摄影检查,其中19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10例超声检查和3例核磁共振检查。结果:74例钼靶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44例(59.5%),结节影18例(24.3%),无异常发现者12例(16.2%)。1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为囊肿型8例,囊肿伴导管硬化型6例,导管增生硬化型3例,终末导管囊性扩张型2例。10例肿块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实性病变8例,呈低回声;囊性病变2例,呈无回声液性暗区,伴有明显的后回声增强效应。3例乳腺囊肿,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结论:乳腺增生症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其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MRI检查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的临床表现与X线及MRI诊断特点。资料与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的GM患者的临床表现与X线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边缘不清与皮肤有粘连,部分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钼靶X线表现呈多样性,病灶呈等密度或稍高于腺体密度结节状不规则影多见,部分显示局限性致密影结构紊乱,边缘不清、毛糙分叶及不规则状;MR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片状强化,高于周围正常腺体,边缘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G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乳腺X线与MRI相结合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摄影与MR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并于术前1~2周进行过临床触诊、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138例,对48例X线表现不典型病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 结果本组中恶性病变71例,良性病变67例.钼靶X线摄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1.69%、76.12%及78.99%.MRI结合平扫、DCE-MRI早期强化率及时间-密度曲线诊断,M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50%、83.33%及85.42%. 48例患者MRI与钼靶X线摄影对病变的符合情况准确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与1.5T MRI二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X线、CT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GM的X线、CT及MRI资料。结果:X线示15例病灶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5例呈局限性致密影或结构扭曲;9例因腺体致密显示不清。CT示14例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例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边缘强化。MRI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片状强化,信号高于正常腺体,部分病变伴脓肿形成,部分伴环形强化结节影,TIC呈多样性。X线、CT及MRI可见部分病例伴乳头内陷、局部皮肤增厚。结论:IGM乳腺X线表现特异性差,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影像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评价浸润性肾盂癌的 MRI 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肾盂癌的21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MRI 平扫及 DWI 检查,其中3例进行 PWI 检查。结果21例浸润性肾盂癌中心均位于肾脏集合系统,肾脏轮廓大多无明显变化。病灶在 MRI 平扫上大多呈稍长 T1稍短 T2信号,5例病灶呈混杂 T1混杂 T2信号,病灶在 DWI 均呈高信号。3例行 PWI 扫描呈轻-中度强化。3例行肾 AMRA 检查显示肾动脉受包绕推挤,4例伴有静脉癌栓形成,11例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伴有肾上腺转移。1例伴有输尿管尿路上皮癌,2例伴有膀胱癌。结论MRI 具有多参数成像能力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及周围关系,对浸润性肾盂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岸飞  张焱  程敬亮  胡瑛  荆彦平  王晓燕  孟方方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04-1207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原住癌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灌注成像。结果:所有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7例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或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示6例呈非肿块样强化,其中2例呈线样/导管样强化,3例呈斑片状强化,1例为弥漫性强化;3例呈肿块样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7例,上升型1例,廓清型1例。灌注成像测量的灌注参数包括洗进(Washin)、洗出(Washout)、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强度值(MIPt)及阳性强化积分(PEI),其均值依次为756.84±48.70、-0.0856±8.99、248.51±22.52、464.51±28.43、1282.11±96.86,与正常乳腺组织各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原位癌以局灶性强化最常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平台型为主,MRI在乳腺原位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MR灌注成像也为原位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与乳腺MR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对比分析其X线摄影及MRI表现.全数字化乳腺摄影采用常规方法摄片,MRI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等.结果 68例乳腺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57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叶状囊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导管内癌2例,炎性乳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Paget's病1例.乳腺X线摄影诊断正确61例,诊断准确率89.7%.MRI诊断正确66例,诊断准确率97.1%.结论 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更多的显示乳腺病灶的内部特征,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癌的CT和MRI影像资料。结果:CT检查7例,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轻度强化。MRI检查8例,信号明显不均,以正常肾皮质信号为基准,6例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改变。2例呈T1WI、T2WI混杂高信号改变,其镜下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灶。结论:乳头状肾癌属少血供病变,CT强化表现配合MRI T2WI混杂低信号改变有助于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1月间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类癌患者资料.4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1例中肿瘤多发2例,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的结节状病灶,其余9例均为单发.CT检查4例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楚低密度,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中心坏死区始终无强化.MRI 8例患者中7例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中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无强化低信号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边缘显示不清,病灶中心无强化低信号区范围较动脉期缩小.1例患者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可见高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及MRI能反映原发性肝类癌的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20例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采用T1WI、T2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功能MRI,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瘤体的MRI表现。结果20例颅内转移瘤均为单发病例,幕上17例,幕下3例。 MRI表现囊实性和实性,囊实性病变14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病变有5例,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囊壁明显强化。单体素磁共振频谱(MRS)检查:未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明显升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病例病灶均以囊性为主,囊壁弥散稍受限,囊内弥散不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单发转移瘤的MRI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在结合病史及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较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其中 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术前MR诊断正确的 13例 ,2例分别误诊为肾周陈旧性血肿、肾血管源性肿瘤。 12例为肾细胞癌 ,3例为肾移行细胞癌。病变大多边缘光整 ,有完整包膜 ,T1 WI为等或低信号 ,T2 WI大多为高信号 ,仅 1例T2 WI为低信号 ,若伴囊变者为混杂信号。病变强化无明显特征 ,仅有 1例肾盂癌明显强化 ,不符合其常见的乏血管特征。 1例肾上盏的 2cm× 2cm的肿瘤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漏诊 ,MR信号特征可鉴别之。结论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 ,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 ,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