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一般经鼻内镜手术,术后为了防止术腔出血致鼻中隔血肿形成,均要进行鼻腔填塞。但鼻腔填塞往往引起头痛、鼻塞、鼻腔黏膜水肿,对患者睡眠、饮食、血压都有明显影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009~2010年,本科在经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中行鼻中隔术腔负压引流,利用负压吸引将双侧鼻中隔黏膜吸附并引流渗血及渗液,术后不行鼻腔填塞,并与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中隔贯穿缝合在鼻中隔成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94例行鼻中隔成形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填塞组在鼻中隔成形术后填塞膨胀海绵,缝合组行鼻中隔贯穿缝合。观察患者术后发热、使用药物(止痛药、安眠药和止血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适感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缝合组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32/39)、止痛药(12/59)和安眠药(7/64)使用率均低于填塞组患者(14/109、4/119、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缝合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各项不适感的评分均低于填塞组患者,且大多数观察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填塞组患者相比,鼻中隔缝合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结论 鼻中隔贯穿缝合的处理方式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鼻中隔成形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术后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日间病房收治的57例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术后根据使用填塞材料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填塞膨胀海绵(30例),B组填塞纳吸棉(27例)。术后第1天和去除填塞物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系统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2种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填塞应用中的止血效果、术后第1天患者鼻腔胀痛及头痛程度、术后40~48 h内去除填塞物时的疼痛程度、难易程度及鼻腔黏膜出血情况等,并判断疗效。结果 膨胀海绵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为(7.73±1.11)分、去除填塞物时为(8.47±0.21)分,均较纳吸棉组[分别为(5.85±0.95)分和(1.44±0.1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纳吸棉作为一种新型膨胀可吸收止血绵,用于鼻中隔术后术腔填塞具有止血效果好、填塞后疼痛反应小、去除时疼痛程度轻、去除容易以及出血少甚至不出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比分析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腔填塞通气管和不填塞而行改良鼻中隔贯穿缝合2种方法的效果.将6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填塞组30例常规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后行鼻腔通气管填塞支撑;缝合组30例在鼻中隔...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鼻腔通气功能,而且还可以引起鼻出血、头痛及慢性鼻-鼻窦炎等病症。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日益成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由于光线好,视野清晰比额镜下传统鼻中隔手术更为优越,术后并发症少,但也可能发生鼻中隔血肿、  相似文献   

6.
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在鼻部疾病中是较常见的,过去在对鼻中隔矫正术后常常忽略了对患者下鼻甲的处理,导致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改善不明显。我科记录自2002~2004年来对120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在矫正鼻中隔后同时对下鼻甲缩小成形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多发且常见疾病,重要临床症状有头痛、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治疗方法以手术矫正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额镜下行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手术,术后可出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随着鼻内镜的临床应用,我科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了265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其中局部偏曲的患者68例,在鼻内镜下行局部矫正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后或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后,某些患者鼻塞、鼻出血或头痛等症状仍未缓解,检查发现仍有鼻中隔偏曲或骨棘(矩状突)、骨嵴存在,需再次施行鼻中隔矫正术。我科于2000-2004年在鼻内镜下对1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效果满意,症状也基本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鼻中隔矫正手术中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加骨折外移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对42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将下鼻甲骨折外移后,在鼻内镜下使用射频针点状治疗下鼻甲。结果等离子射频消融加骨折外移术组(A组)的有效率为100%,与骨折外移术组(B组)比较,P〈0.05;与单纯鼻中隔矫正手术组(C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中隔矫正手术中,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加骨折外移术治疗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简便易行,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持续性鼻塞2个月于2010年11月8日入院。检查:外鼻无畸形,下鼻甲前、紧贴鼻阈后、鼻中隔和鼻腔底交接处,鼻底黏膜向鼻腔呈半圆形隆起,鼻中隔向右侧偏曲,下鼻甲、中鼻甲等结构均无法窥及。肿块表面光滑,触之质软而有弹性,囊状感。口腔侧硬腭处黏膜平整、光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采用鼻中隔矫正结合下鼻甲黏膜下部分软组织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患者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及鼻腔鼻窦手术9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些病例发生术后粘连,影响术后护理及鼻腔鼻窦引流,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术中未矫正鼻中隔偏曲。我科2003年5月~2005年1月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及鼻腔鼻窦手术9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06/2019-05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84例84眼,依据术前鼻内窥镜检查是否有鼻中隔偏曲分组,A组42例42眼无鼻中隔偏曲,B组42例42眼伴有轻、中度鼻中隔偏曲。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EES-DCR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治疗指标,术后随访6mo评价疗效及鼻腔黏连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69.9±13.1min、51.8±16.4mL)均较A组(53.4±11.7min、24.9±12.0mL)多(P<0.05),而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随访6mo,A组有效率86%,B组有效率71%,两组有效率无差异(P>0.05);A组患者均未发生鼻腔黏连,B组鼻腔黏连发生率为12%,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轻、中度鼻中隔偏曲者,若不伴有鼻腔功能障碍可不在Ⅰ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单行EES-DCR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物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可以影响治疗效果.我科于2001年10月~2004年4月对9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应用不同填塞物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165例患者中,男性118例、女性47例;年龄16~51岁,平均23.7岁。入选标准:持续性鼻塞12周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排除骨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  相似文献   

16.
我科对87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患者再次在鼻内镜下综合处理下鼻甲和鼻中隔,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鼻中隔矫正术失败患者87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26例;年龄16~65岁,平均37岁;病程1~13年.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消除软骨与周边筛骨垂直板、犁骨、上颌骨鼻嵴结合处的连接张力,矫正鼻中隔畸形;并按照微创手术要求,在处理软骨段偏曲时,对偏曲不明显的部分尽量予以保留,以最小的损伤有针对性地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压迫和阻塞症状[1]。我科对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取得  相似文献   

18.
我科在鼻内镜下行再次鼻中隔矫正术8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10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需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19~62岁;上次鼻中隔矫正术至本次就诊时间1~15年.单侧鼻塞35例,其中伴头痛16例;双侧持续性鼻塞38例,伴头痛19例;出血13例.鼻内镜检查:鼻中隔软骨上部偏曲45例,筛骨垂直板偏曲16例,上颌骨鼻嵴和犁骨偏曲25例,其中伴前组鼻窦炎31例.7例第1次鼻中隔矫正术是在鼻内镜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2003—2005年收治鼻中隔偏曲伴鼻中隔结节性肥厚者18例,均用微波对结节进行处理,效果较理想,鼻中隔偏曲术后不再弯曲,无鼻中隔穿孔及术后出血发生,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58岁。主要症状中,鼻塞11例,头痛7例,有鼻出血史3例,并发鼻窦炎15例。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结节性肥厚多居中隔高位,基底宽广,质地柔软。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显示鼻中隔偏曲情况,及有否鼻窦炎和鼻中隔结节性肥厚,在CT片中,鼻中隔结节性肥厚者可见中隔表面黏膜明显增厚,且多为单侧,多与中隔偏曲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20.
资料病例1女性,55岁。2017年6月10日因反复流清涕伴打喷嚏5年收入院。经体格检查及鼻窦CT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双侧上颌窦炎、过敏性哮喘。入院后完善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6月12日行局部麻醉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术中顺利,术后予抗感染(头孢替唑)、止血(醋酸去氨加压素)、保肝护胃(维生素C、肌苷、泮托拉唑)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