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发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四肢长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12例,分为三种表现:2例仅表现为钙化,1例仅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破坏伴钙化9例。CT检查8例,所有病例均显示骨质破坏伴瘤内不同程度的钙化,CT显示小的骨质破坏及细微钙化更有价值。MRI检查7例,所有病灶境界清楚,平扫T1WI呈低信号为主,1例病灶内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均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呈环形不均匀强化,3例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X线平片、CT及MRI图像所有病例均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结论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多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综合X线平片、CT和(或) MRI对本病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探讨X线、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1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CT检查,分析比较X线和CT对骨质改变及病灶钙化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1例和16例可见骨质破坏;清楚显示灶内钙化分别有9例及16例;恰当的CT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显示病灶全貌。结论 X线空间分辨力高,是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首选检查方法,CT作为X线的补充。四肢长骨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是内生软骨瘤的重要征象,CT对这些征象敏感性较平片高,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病变,CT检查有较高的价值,可为单发型长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析内容包括骨质破坏形式、边缘有无硬化、病变内部密度或信号特征、有无软组织肿块形成以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1)良、恶性病变在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及椎管受侵与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硬化边、病灶内瘤骨或钙化、残存骨以及强化方式上差异不明显。(2)影像学上无骨质破坏型均见于良性病变,单纯骨质破坏型良、恶性均可发生,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型以恶性病变为主。结论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具有一定规律,掌握其特点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痛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析内容包括骨质破坏形式、边缘有无硬化、病变内部密度或信号特征、有无软组织肿块形成以及强化方式等。结果(1)良、恶性病变在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及椎管爱侵与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硬化边、病灶内瘤骨或钙化、残存骨以及强化方式上差异不明显。(2)影像学上无骨质破坏型均见于良性病变,单纯骨质破坏型艮、恶性均可发生,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型以恶性病变为主。结论脊柱单发椎体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具有一定规律,掌握其特点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X线表现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生于肋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的疾病X线特征,提高对肋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了对经手术及病理活检证实的46例发生于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的X线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肋骨转移性骨肿瘤10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内生软骨瘤7例,骨囊肿和肋骨结核各6例,单发及多发性骨髓瘤共5例,骨髓炎和嗜酸性肉芽肿各2例.结论:结合临床资料,仔细分析其X线表现,对发生于肋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的疾病有望术前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盆巨大单发性骨软骨瘤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及临床综合确诊的7例骨盆骨软骨瘤的X线表现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于髂骨3例、耻骨2例、坐骨1例及股骨颈1例.结果表现为骨盆骨菜花状骨性突起,基底与骨盆骨相连,边界清楚,肿块内见骨皮质及小梁与骨盆骨相延续,其内可见钙化;恶变表现为软骨帽钙化模糊、密度变淡或中断,伴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骨盆单发性骨软骨瘤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长骨内生软骨瘤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11例中发生在股骨上段3例,股骨下段3例,胫骨上段2例,腓骨上段1例,胫骨下段1例,另1例为双侧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对称性病变。所有病例X线表现均有囊状骨质破坏区,10例见斑片状、条状、环状钙化或骨化影;5例CT检查中均显示了骨质破坏及不同程度钙化,2例骨皮质断裂,且其周围合并软组织肿块;2例MRI检查显示骨质破坏区呈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所有病例影像学表现均未见骨膜反应。结论长骨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及MRI可作出正确论断.CT、MRI对臻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肋骨骨软骨瘤与肋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肋骨骨软骨瘤与肋骨软骨瘤各1例的X线、CT表现.结果 肋骨骨软骨瘤患者19岁,肋骨软骨瘤患者20岁,均发现病变局部向体外突出的无痛性包块,X线片示病变肋骨局部见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欠规则,部分突出于胸廓外,CT示肋骨骨软骨瘤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似有皮质及松质之分;肋骨软瘤见一爆米花样骨性肿块,形态不规则,似有轻度膨胀性改变.结论 肋骨骨软骨瘤及肋骨软骨瘤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学检查可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骨盆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方法搜集11例病理证实的骨盆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囊状骨质破坏6例,占54.5%;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占27.3%;多房性骨质破坏2例;CT扫描破坏边缘硬化2例,软组织肿块3例,该3例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及破坏腔内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骨盆骨巨细胞瘤以囊状骨质破坏和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囊状破坏可有硬化边,软组织肿块病例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和破坏腔内瘤组织均有强化.  相似文献   

10.
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内生软骨瘤的临床与X线平片特征。方法:对资料完整并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内生软骨瘤33例的临床与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单发内生软骨瘤10例,多发23例,有85块四肢管状骨受累,共115个肿瘤。主要X线平片表现为囊样、条索状骨破坏,还可见膨胀性生长、皮质断裂、瘤内钙化、硬化边、软组织增厚(或肿块)和病理性骨折,部分肿瘤向骨干或骨骺侵袭。结论:儿童内生软骨瘤的X线特征是干骺端骨透光区,伴有硬化、钙化,结合临床、X线平片进行分析多能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骨端肿瘤的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判断以及鉴别认真.方法 :选取已经经过确诊病情的40例骺板闭合后侵及、接近关节面骨端肿瘤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经分析比较,发现11例巨细胞瘤偏心扩张.2例肿瘤密度降低.骨样骨瘤3例,边缘硬化,钙化病变,病灶<2厘米.软骨母细胞瘤2例,点状骨质破坏、条状、片状钙化.在纤维黄色瘤1例,溶骨性骨质破坏,MRI、T1、T2 WI显示低信号.骨密度高1例.骨肉瘤10例,骨转移7例,诊断相对容易.软骨肉瘤4例,溶骨性破坏.钙化的软组织肿胀的快速发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大.骨纤维肉瘤1例,囊性扩张,不损伤,不规则的边缘.结论 :在临床上进行骨端肿瘤的影响诊断,其影像表现对骨端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原发性软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结构特点。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8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软骨瘤患者12例并对其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肺软骨瘤均位于肺周围带12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8例(66.7%),病灶多呈单发边缘光滑的无分叶结节或软组织肿块影,病灶内多出现斑点状、小斑片状及蛋壳状钙化8例(66.7%),增强CT为轻—中度强化,CT值(28.4±11.8)Hu。结论肺原发性软骨瘤以单发、外周带居多,男性高发,病灶内伴有小片状、斑点状钙化为其特异性征象,其病理学表现有其特征性,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 H )的X线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长骨BF H 临床资料和X线平片表现。结果:7例均为单发病灶,4例位于干骺端,2例位于骨端关节面下,1例位于骨干;7例X线平片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单房或多房骨质破坏,轻度膨胀;7例均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薄层硬化边,部分病灶内可见骨嵴,均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1例并发病理骨折。结论:X线对长骨BF H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MFH患者的X线和CT检查结果,及6例MFH患者的MR表现。结果(1)X线平片表现:16例均示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4例骨质破坏边缘有断续性硬化,2例于骨质破坏区边缘出现断续骨膜反应;12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2)CT表现:16例均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4例病灶内部或边缘可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12例骨质破坏区周围示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所有病例CT上未见明确骨膜反应。(3)MR表现:6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6例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MF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和MRI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李宏  杨桐  明正军 《黑龙江医学》2009,33(3):196-197
目的探讨CT对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CT表现。结果40例ABC发生于长骨28例,脊柱9例,骨盆3例。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常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骨质破坏区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及骨性分隔。膨胀的骨壳内缘呈清晰弧形压迹,其中骨壳完整30例;5例见病灶周软组织肿块;35例见蜂房样低密度影;3例出现液—液平面。结论CT对AB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髂骨恶性肿瘤的特点及影像表现,提高髂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髂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分析肿瘤的破坏方式,范围,内部结构,软组织肿块大小。结果 (1)髂骨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多样,骨髓来源的占大部分,大多数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盆腔内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恶性程度高者易侵犯关节。(2)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多数以膨胀性破坏为主,边界清楚、硬化,无软组织肿块。骨软骨瘤和骨纤维结构不良有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论髂骨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有其特点,经过仔细观察及综合分析,大部分可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涂寿伟  袁亚传  李恒国 《当代医学》2009,15(20):135-137
目的提高鼻腔肿块性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鼻腔肿块性病变58例,详细分析它们的CT表现。结果鼻腔息肉20例,胂块边界清楚、光滑,其中1例有骨质破坏;内翻乳头状瘤3例,息肉合并内翻乳头状瘤1例,肿块边界清楚,呈分叶状,均未见骨质破坏;鼻腔癌8例,恶性肉芽肿2例,黑色素瘤各1例,肿块边缘不规则,均伴有1个以上部位骨质破坏,wegner’s肉芽肿呈边界不清、条状软组织影,伴鼻中隔破坏;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肿块边界不清,无骨质破坏。结论鼻腔良性肿块边缘多规则,多无骨质破坏,而恶性肿块边缘不规则,多破坏周围骨质。  相似文献   

18.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单发15例,其中额骨6例,顶骨5例,枕骨3例,眼眶1例;多发1例共3个病灶,分别位于额骨、枕骨及斜坡。额骨、顶骨及枕骨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眼眶及斜坡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缘。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多边缘无硬化,仅眼眶及斜坡处病灶局部有硬化缘。CT主要表现为颅骨内外板类圆形骨质破坏,眼眶及斜坡病灶呈不规则侵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无骨膜反应;其中6例单发病灶及1例多发病灶均见骨质破坏内残留小点及细条骨片;软组织肿块部分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轻度强化。MRI均见骨质破坏区向颅骨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其中11例11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4例6个病灶呈中等信号,1例1个病灶T1WI见斑点状高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均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软组织肿块均呈显著性强化。结论 X线结合MRI有助于诊断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以搏动性耳鸣为主要症状的颞骨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2006-2011年32例有搏动性耳鸣症状并经病理证实的颞骨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根据病变否累及颈静脉孔区可分成两组.(1)累及颈静脉孔区组包括:颈静脉球瘤5例,强化显著,2例典型者MRI表现为“盐和胡椒”征象;中耳癌5例,均见鼓室鼓窦区、外耳道深部软组织肿块及咽鼓管骨性段骨质破坏;内淋巴囊肿瘤3例,均见不规则针状骨结构,T1WI肿块周边后缘呈高信号;转移瘤1例,颞枕骨大范围骨质破坏,累及颈静脉孔区,T1WI呈等信号,T2 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轻中度强化.(2)未累及颈静脉孔区组包括:鼓室球瘤15例,鼓室及听小骨等均未见骨质破坏,7例仅局限于鼓岬,7例充满鼓室鼓窦且有5例涉及外耳道深部,1例向颞骨乳突蔓延,12例行MRI增强扫描均强化显著;中耳胆固醇肉芽肿2例,表现为鼓室鼓窦区软组织灶,T1WI和T2 WI均呈高信号;面神经血管瘤1例,表现为面神经膝状窝的扩大和软组织肿块,累及面神经鼓室段,伴听小骨移位和骨质吸收,增强MRI表现为显著强化.结论 表现为搏动性耳鸣的颞骨占位性病变中,副神经节瘤(包括鼓室球瘤、颈静脉球瘤)较多见且其影像学表现有特征性,易作出诊断;其他占位性病变虽少见,但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也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浆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孤立性浆细胞瘤(S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SP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S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均为单发病灶。发生于骨4例,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肿胀疼痛;影像学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晰,骨皮质变薄或断裂,部分伴周围软组织肿块。骨外3例,临床表现为局部不适、异物感、鼻出血等;影像学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CT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似。结论:SP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病灶边界均较清晰。发生于骨的患者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肿胀酸痛,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破坏区和(或)周围软组织肿块;发生于骨外者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