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内窥镜技术与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讨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2例,其中采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者103例为内窥镜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者9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和搏动指数、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2、3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内窥镜组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5.8%、6.8%、7.8%)低于对照组(22.2%、20.2%、25.3%)(P<0.05),内窥镜组糖尿病患者术后下肢切口麻木、水肿和疼痛发生率(2.9%、2.9%、5.9%)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25.6%、30.8%、30.8%)(P<0.05);内窥镜组术后第1、2、3天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194.90(122.10,314.50)、150.50(88.40,223.30)、115.10(67.00,174.30)ng/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5.16(3.45,9.52)、3.56(2.15,5.65)、1.87(1.11,2.78)μg/L]与对照组[164.40(92.00,248.40)、122.80(69.90,224.50)、87.64(36.70,152.50)ng/L,4.96(3.33,9.31)、3.50(2.53,4.63)、1.94(1.21,2.8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2组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均高于术前(P<0.05);内窥镜组术毕静脉桥总干平均血流量[(69.41±39.25)mL/min]和搏动指数(1.91±0.71)与对照组[(78.58±35.74)mL/min、1.92±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比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良好的围术期效果,与传统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相比,可减少下肢伤口麻木、疼痛和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21例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通过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由于此方法开展时间短,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取桥血管时间较长,为预防桥血管损伤而影响手术效果,对我科室21例采用内窥镜取大隐静脉行CABG术的患者进行循环系统监护,监测心电图ST段改变,重视心前区疼痛性质,警惕心肌梗死发生,控制心率、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保证桥血管有效灌注,维护心脏功能;呼吸道护理,加强体疗排痰,警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入量与电解质平衡护理;术后抗凝及手术切口的护理。全部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好转。术后随诊3个月,无1例出现桥血管堵塞现象,均无心绞痛复发及心肌梗死。21例患者取大隐静脉伤口均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内窥镜辅助下国产大隐静脉采集系统采集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12月84例连续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36例采用EVH,48例采用间断皮肤切口采集大隐静脉。结果:两组所采集的大隐静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H组较间断切口组的大隐静脉采集时间长(P<0.05),但切口总长度(P<0.05),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缩短。在术后1个月内,EVH组和间断切口组分别有13.9%(5/36)和37.5%(18/48)发生下肢切口脂肪液化、红肿、感染等并发症。EVH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间断切口组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H是冠状动脉微创手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安全和值得推荐的可选择的大隐静脉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5.
总结58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腔镜采集大隐静脉的护理,强调加强术前心理疏导、保护病人下肢静脉、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后供大隐静脉下肢的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间断小切口采取大隐静脉的经验,并与传统长切口作比较。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间断小切口取大隐静脉(间断小切口组),另一组采用传统长切口取大隐静脉(传统长切口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大隐静脉总长度、采取时间、下肢切口缝合时间、切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采取大隐静脉的过程中均未发生大隐静脉主干损伤及移植血管质量相关的手术并发症。与传统长切口组比较,间断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下肢切口缝合时间短,切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大隐静脉总长度、采取时间、切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小切口采取大隐静脉效果良好,较传统长切口有助于术后切口美容及减少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中升主动脉近端血管的"V"形桡动脉与大隐静脉组合血管桥("V"形桥)的吻合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纯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CABG手术的21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近端吻合时用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做近端端侧吻合,作为血源桥。另外一根血管桥的近端与血源桥近端(0.5 cm内)做端侧吻合,形成"V"形吻合。术后30天观察患者死亡率。术后3~6个月,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评价"V"形桥吻合口以及远端吻合口的近期通畅性。结果 21例患者中,术后30 d死亡率为0(0/21)。术后3~6个月,除1例"V"形桥吻合口桡动脉分支闭塞外,其余病例吻合口均通畅,"V"形桥吻合口及远端吻合口的通畅率均为95.2%(20/21)。结论应用"V"形桥行CABG的升主动脉近端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临床效果满意,近期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联合直视采集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3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联合应用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EVH)和直视桡动脉采集(联合组),同期28例患者单纯应用EVH(单纯组)。对比两组患者搭桥支数、切口并发症、采集大隐静脉时间、采集大隐静脉长度,采集移植血管长度,采集移植血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搭桥支数[联合组(3.56±0.76)支,单纯组(3.48±0.82)支,P=0.78]和切口并发症(联合组17.1%,单纯组14.3%,P=0.61)均无明显差异。联合组采集大隐静脉长度较单纯组显著短[联合组(23.6±3.4)cm,单纯组(42.1±7.2)cm,P<0.001],采集大隐静脉时间显著较单纯组少[联合组(33.2±10.8)min,单纯组(44.3±11.4)min,P<0.001]。联合组采集桡动脉血管长度(17.5±2.6)cm,耗时(36.5±6.7)min。两组采集移植血管长度无明显差异[联合组(43.4±6.1)cm,单纯组(42.1±7.2)cm,P=0.82],采集移植血管时间联合组明显少于单纯组[联合组34.1±8.7)min,单纯组(44.3±11.4)min,P<0.001]。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联合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和直视采集桡动脉,减少了内窥镜采集大隐静脉的长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26例共156条患肢。结果单侧患肢手术时间55~90 min,平均(60±10)min;术中出血5~15 mL,平均(10±3)mL;术后6 h均能下床活动,曲张静脉全部消失;腹股沟Ⅰ类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其中6条(3.8%)患肢术后当天切口有少量渗血,8条(5.1%)患肢术后出现小腿内侧皮下血肿,于3~6个月内吸收软化。10条(6.4%)患肢术后出现足靴区麻木感,均于6个月内麻木感消失。126例病人获随访110例129条患肢,随访率为87.3%。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止血带、驱血带辅助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易于掌握,且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 5 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 2 0 75 % )、出血( 6 17% )、迷走反射( 3 76% )、低血压( 5 0 1% )、穿刺部位血肿( 2 15 % )、假性动脉瘤( 0 3 6% )。结论在提高基础护理治疗水平同时,及时发现并合理处置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术后护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冠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结合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在心肌缺血性伤害刺激感受中的作用以及曲马多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学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前后及静脉注射曲马多后大鼠Pf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1)大鼠急性冠脉结扎(CAO)可诱发Pf痛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并在CAO后15—20分钟达到高峰,此后在实验记录的60分钟内维持相对稳定的高频放电。(2)静注曲马多后细胞的增频反应被明显抑制。(3)静注纳洛酮后曲马多抑制作用未见受到影响。结论:(1)CAO可以诱发大鼠急性内脏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反应);(2)Pf参与心肌缺血性内脏伤害性刺激(内脏疼痛)的中枢感受;(3)曲马多可以抑制上述CAO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伤害性刺激感受(内脏痛反应),该作用不能被纳络酮翻转。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评估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术后病人支架内管腔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4—12月,选取就诊于我院心脑血管分院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98例,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观察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显示良好,显示PCI术后管腔再狭窄与CAG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的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95.7%,准确性为93.4%,阳性预测值为92.8%,阴性预测值为91.3%。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方便、经济、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作为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定期复查、预后评估及管腔再狭窄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同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8例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同期接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这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1例术后14d死于呼吸衰竭,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较不停跳冠脉搭桥组有较多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术中常规搭桥组的PaO2 /FiO2 由于心肺转流而高于不停跳搭桥组,在术后6~12h却低于不停跳搭桥组。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由于较小地损伤肺的交换功能和较低的肺部并发症而更适合合并慢阻肺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清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1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和44例冠心病病人颈动脉IMT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全部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心病病人颈动脉IMT为(1.07±0.48)mm,冠状动脉正常者为(0.63±0.32)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2,P〈0.01).冠心病病人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分别为(112.61±14.94)ng/L、(0.50±0.11) μg/L、(300.79±35.73) ng/L,冠状动脉正常者分别为(89.36±7.90)ng/L、(0.34±0.13)μg/L、(243.58±60.71)ng/L,冠心病病人血清IL-6、IL-8、IL-10浓度高于冠状动脉正常者(t=3.00~4.97,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及血清IL-6、IL-8、IL-10浓度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3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行64层螺旋CTA,以选择性冠状动脉DSA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120段冠状动脉在CTA图像上得到良好显示,达到分析要求。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5.3%、48.3%和95.6%。结论 64层螺旋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7)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7年9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G1组和G2组术前2 h、术后分别口服不同剂量普瑞巴林胶囊;C组术前2 h、术后服用加巴喷丁胶囊。观察诱导前的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镇痛药使用量及不良反应;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病人的焦虑和睡眠质量。结果:G1、G2组诱导前镇静评分均高于C组,G2组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1、G2组病人术后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不同时间点VAS评分、STAI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C组, G2组低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瑞巴林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20.
食管狭窄球囊扩张及内支架治疗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治疗的护理方法,观察研究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156例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及置入内支架治疗。其中12例食管良性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1例化学灼伤后食管自发性破裂并发纵隔脓肿及脓胸,采用可回收式记忆合金覆盖膜网状支架治疗;143例食管恶性狭窄中,134例置入了金属内支架,9例做了球囊扩张治疗。结果:食管恶性狭窄随访1-48个月,术后生存时间1-33个月,平均8.9个月。食管良性狭窄随访5-61个月,仍能进普食。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提保证手术成功和支架长期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