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现代分离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以及ECD确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采用CCK-8法对新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筛选。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为裸花紫珠烷A1(1)、(4S,6S)-4,6-二羟基-α-松油醇(2)、(1R)-2,2-二甲基-3-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3)、(1R,4R)-2,2-二甲基-3-亚甲基-4-羟基环己烷-1-甲酸(4)、(1R)-2,2-二甲基-4-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5);化合物6~34为2,6-二甲氧基-对-苯醌(6)、对薄荷-8-烯-1,2-二醇(7)、天目地黄素B(8)、北玄参素G(9)、黄牡丹醇B(10)、香桂酮(11)、8-羟基-2,6-二甲基-(2E,6E)-辛二烯酸(12)、8-羟基-2,6-二甲基-(2E)-辛烯酸(13)、裸花紫珠烷A(14)、丁子香烷-2β,9α-二醇(15)、丁香烷-1,9β-二醇(16)、(8R,9R)-异丁香烷-8,9-二醇(1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未成熟外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青龙衣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和反相ODS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jugcathayenoside(1)、(1α,3β,5α,6α)-1,5-环氧-3,6-二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庚烷(2)、(1α,3β,5α,6α)-1,5-环氧-3,6-二羟基-1,7-双(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11R)-3,11,17-三羟基-2-甲氧基-1,16-氧代-7,13-二苯基-11-庚醇(4)、5(S)-5-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7-(4-羟苯基)-3-庚酮(5)、5-羟基-1-(4′-羟苯基)-7-(4″-羟基-3″-甲氧基)-3-庚酮(6)、六氢姜黄素(7)、juglanin C(8)、1-(4′-羟基苯基)-7-(3″-甲基苯基-4″-羟基苯基)-4-烯-3-庚酮(9)、(11S,12R)-11,12,17-三羟基-...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5,(9)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美迪紫檀素(2)、紫檀茋(3)、6-羟基-2-(2-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4)、紫檀醇(5)、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6)、pterolinus B(7)、对羟基苯甲酸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2-(2'-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6-羟基-苯并呋喃(10)、6α-hydroxycyclonerolidol(11)。结论:其中,化合物1、6~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苏海国  杨槐  蒙春旺  彭成  郭力  戴鸥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620-3623
综合运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巴豆Croton tiglium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巴豆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壬二酸二甘油酯(1)、12-O-(α-甲基丁酰基)佛波醇-13-癸酸酯(2)、12-O-(α-甲基巴豆酰基)佛波醇-13-癸酸酯(3)、(9S,10R,11E,13R)-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4)、(9S,10R,11E,13R)-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甲酯(5)、4(1H)-喹啉酮(6)、5-羟基-2-羟甲基吡啶(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7均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 G2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值的IC50分别为47.8,7.0μmol·L-1,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增值的IC50分别为71.4,44.0μmol·L-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方法将米曲霉采用液体发酵方式发酵,萃取后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重楼内生真菌米曲霉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6-[(2S,3S)-3-羟基丁烷-2-基]-3-甲基-2H-吡喃-2-酮(1)、(R)-4-羟基-6-(1-羟基-2-甲基丙基)-3-甲基-2H-吡喃-2-酮(2)、flufuran(3)、flufuran methyl ester(4)。结论化合物1、2为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米曲霉α-吡喃酮A和米曲霉α-吡喃酮B。  相似文献   

6.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赤芍乙醇提取中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个15化合物,经MS和NMR,CD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7R,8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1),(-)-(7R,8S)-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2),senecioyllomatin(3),O-angeloyllomatin(4),(+)-cis-3'-senecioyloxy-4'-angeloyloxy-3',4'-dihydroseselin(5),二氢欧山芹素(6),2,5-二羟基苯乙酸苄酯(7),3,6-二甲基-5-羟基苯并呋喃(8),(S)-楝叶吴萸素A(9),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0),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1),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12),4-羟基苯甲酸乙酯(13),香草酸(1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5)。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芍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披针新月蕨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进波  陈家春  段宏泉 《中草药》2010,41(10):1601-1604
目的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B,1];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 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μg/mL,25.11、18.32μg/mL。结论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周中流  尹文清  金蓓  傅春燕  冯华芬  曾立 《中草药》2011,42(11):2173-2176
目的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3S,4R,7R,8R,9S)-3,8-二羟基-4,7,9-三甲基-2,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以及多种分离技术对赤芍水提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经MS和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包括芍药苷(1)、4-O-乙基芍药苷(2)、2'-O-苯甲酰基芍药苷(3)、苯甲酰基芍药苷(4)、4″-羟基-苯甲酰基芍药苷(5)、牡丹皮苷C(6)、6'-O-苯甲酰基-4″-羟基-3″-甲氧基-芍药苷(7)、芍药苷B(8)、6'-O-苯甲酰基芍药内酯苷(9)、开环异落叶松脂素(10)、(+)-南烛木树脂酚(11)、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12)、(7S,8S)-苏式-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3)、(+)-新橄榄脂素(14)、(3S)-5-甲基-2,3-二氢-1-苯并呋喃-3-基甲醇(15)、5-羟基-3S-羟甲基-6-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16)、(+)-(R)-2-羟基-1-(4-甲氧基苯基)-1-丙酮(17)、(+)-(2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丙醇(18)、(+)-(4S)-(2E)-4-羟基-2-壬烯酸(19)。其中化合物15和18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0,11,13,14,17,19为首次从芍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段雅迪  于潇  刘鹏  陈晓鹤  姜艳艳  张薇  刘斌 《中草药》2020,51(20):5123-5127
目的研究地骨皮Lycii Cortex(枸杞Lycium chinense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地骨皮干燥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地骨皮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骨皮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S,2R,5S,10R)-2-(1′,2′-二羟基-1′-甲基)-6,10-二甲基螺[4,5]癸-6-烯-8-酮-2′-O-β-D-葡萄糖苷(1)、(1′R,2R,5S,10R)-2-(1′,2′-二羟基-1′-甲基-)-6,10-二甲基螺[4,5]癸-6-烯-8-酮-2′-O-β-D-葡萄糖苷(2)、(1R,6R,9S)-6,9,11-三羟基大柱香波龙-4,7-二烯-3-酮-11-O-β-D-葡萄糖苷(3)、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4)、3,4-二羟基苯丙酸(5)、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6)、丁香酸葡萄糖苷(7)、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东莨菪苷(9)和fabiatrin(10)。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的核磁数据首次被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3S,4R,7R,8R,9S)-3,8-二羟基-4,7,9-三甲基-2,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6,(8)
目的:研究从雷公藤中分离的喙枝孢属真菌Rhinocladiella sp.lgt-3的化学成分及其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酶标法测定化合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Rhinocladiella sp.lgt-3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氢-3,4,8-三羟基-1(2H)-四氢萘酮(1)、(3R,4R)-4-羟基蜂蜜曲菌素(2)、蜂蜜曲菌素甲醚(3)、4-(2-羟基丁炔氧基)苯甲酸(4)、2,4-二羟基-6-((R)-4-羟基-2-氧代戊基)-3-甲基苯甲醛(5)、(Z)-N-(4-羟基苯乙烯基)甲酰胺(6)、aspterric acid(7)、蟾毒色胺(8)、5-羟基-N,N-二甲基色胺-N-氧化物(9)、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10)。化合物1、8~10显示了中等强度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其IC_(50)分别为32、36、50、56μ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百尾参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来酸酰亚胺-5-肟(1)、4-methylene-5-oxo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2)、胸腺嘧啶(3)、腺嘌呤核苷(4)、5′-deoxy-5′-methylamino-adenosine(5)、乙基-α-L-鼠李糖(6)、岩白菜素(7)、4-羟基-2-甲氧基苯基-6-脱氧-α-L-吡喃木糖苷(8)、(-)-表儿茶素(9)、(6R,9R)-roseoside(10)、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醇(11)、3-羟基-5-(p-羟基苯基)-戊酸(12)、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3)、(6S,9R)-vomifoliol(14)、3,4-二羟基苯酰甲醇(15)和1,2-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16)。结论化合物1、2、5~9、12~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10、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7,(8)
目的:研究纵条纹炭角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纵条纹炭角菌乙醇提取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亚油酸甘油三酯(2)、油酸乙酯(3)、亚油酸乙酯(4)、油酸-α-单甘油酯(5)、麦角甾醇(6)、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7)、大戟二烯醇(8)、β-谷甾醇(9)、3,9-二羟基-3-甲基-6,8-二甲氧基-二氢蒽酮(10)、1-羟基-6,8-二甲氧基-3-甲基蒽醌(11)、5,7-二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12)、5-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13)、7-氨基-4-甲基香豆素(14)、过氧麦角甾醇(15)、9,11-去氢过氧麦角甾醇(16)、脑苷酯B(17)和脑苷酯D(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北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多种手段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青龙衣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反式-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2),4-(1-羟基-1-甲基乙基)苯甲酸(3),3,5-二羟基-1,4-萘醌(4),4(R)-5-羟基-4-乙氧基-β-四氢萘酮(5),4(S)-4,5-二羟基-α-四氢萘酮(6),异阿魏酸甲酯(7)。结论:其中化合物1~3,化合物7为首次从胡桃属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海南龙血树所产血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1),松脂醇(2),蛇菰宁(3),2-(4-hydroxyphenyl)-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5,7-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5),7,4′-二羟基-8-甲氧基高异黄烷(6),(2R)-7,4′-二羟基-8-甲基黄烷(7),(2S)-7,3′-二羟基-4′-甲氧基黄烷(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血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促创面愈合相关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其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并借助谱学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为2-(1,2,3-三羟基丙基)吡嗪(1)、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2)、3-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3-羟基吡啶(4)、1-(2-羟乙基)-5-羟甲基-1H-吡咯-2-醛(5)、N-(5-乙酰吡咯-3-基)乙酰胺(6)、8-羟基-2,3-二氢-4(1H)-喹诺酮(7)、戊内酰胺(8)、N-乙酰多巴胺(9)、aspongopusin(10)、deoxyhyrtiosine A(11)、光色素(12)、6-羟甲基-3-羟基吡啶(13)、3,4-二羟基苯基甘油(14)、2-异戊基苯酚(15)和5-羟甲基呋喃-2-醛(16)。结论:化合物1、3、5和6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4、7、10~16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2~14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尤以化合物13作用最为显著,而化合物3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兴安白头翁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辉  李茜  叶文才  赵守训  姚新生 《中草药》2008,39(6):819-822
目的 研究毛莨科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兴安白头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兴安白头翁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Ⅰ)、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Ⅱ)、ciwujianoside C3(Ⅲ)、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Ⅴ)、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Ⅵ)、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Ⅶ)、5,6,7-三甲氧基香豆素(Ⅷ)、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Ⅸ)、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Ⅹ)、(4S,5R)-4-羟基-5-羟甲基-呋喃-2-酮(Ⅺ).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GT6105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具有酶抑制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各种柱层析手段,结合各种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红树植物内生真菌GT6105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GT6105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12个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1),阿魏酸(2),3,5-二羟基甲苯(3),邻苯二甲酸丁酯(4),2-羟基-3-苯丙酸(5),2,3-二羟基甲苯(6),3,4,5-三羟基甲苯(7),5-甲氧基-2,3-二羟基甲苯(8),对羟基苯甲酸(9),2,2-二甲基-1-苯并吡喃-6-醇(10),2,2-二甲基-6-羧基-苯并吡喃(11),4-(4-甲酰-2-甲氧-1-苯氧基)丁酸(12)。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然界分得,化合物2、10和11具有较弱的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张树军  孟磊  马良  王金兰  赵明 《中成药》2012,34(2):297-300
目的 研究产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雀鹿蕊的化学成分.方法 雀鹿蕊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色谱柱重结晶HPLC纯化,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松萝酸(1),2,4-二羟基-6-戊基苯甲酸-3-羟基-4-甲氧羰基-5-戊基苯基酯(2),黑茶渍素(3),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3-羟基-4-甲氧羰基-2,5-二甲基苯基酯(4),赤星衣酸乙酯(5),丁二酸(6),十四酸乙酯(7),α-香树脂醇乙酸酯(8),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9),2,4-二羟基-3-醛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10),2-羟基-4-甲氧基-6-正戊基苯甲酸(11),2-羟基-4-甲氧基-6-正戊基苯甲酸甲酯(12),2-羟基-4-甲氧基-6-正戊基苯甲酸乙酯(13).结论 化合物2、4、6、7、8、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