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毁损梯度回波序列 (3DFS FSPGR)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  5例尸体膝关节 ,对 1例髌股关节用不同参数的 3DFS FSPGR序列轴位扫描 ,找出软骨 /液体和软骨 /骨髓对比噪声比最佳的参数。用该参数的 3DFS FSPGR序列扫描另外 4例髌股关节。所有髌股关节均另外作 3DFS SPGR序列扫描。用双盲法对髌股关节的大体标本和MRI进行软骨病变的评价 ,计算每种序列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  3DFS FSPGR序列扫描时间为 1分 3 2秒 ,其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为 92 %、71%和85 % ;3DFS SPGR序列扫描时间为 4分 5 5秒 ,其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为 92 %、86%和90 %。结论  3DFS FSPGR序列对软骨病变的诊断能力与 3DFS SPGR相当 ,但扫描时间仅约为其 1/ 3。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软骨成像的MRI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 ,筛选出最佳扫描序列和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扫描序列共 5种 :快速自旋回波 (FSE) :T1WI、T2 WI和PDWI双回波 ;短 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和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 FS SPGR)。其中后者分别选取激发角 3 0°、45°和 60°扫描。结果  3D FS SPGR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CNR值均较其他序列有显著性差异 ;当TE 6.9ms ,TR 3 8ms ,激发角 3 0°时 ,各组CNR值最大 ,与该序列传统扫描参数比较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结论 优化的 3D FS SPGR序列较其他序列在关节软骨成像中有明显的优势 ,能使关节软骨显示更加清晰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的主要表现及检查技术要点。方法:探讨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T1W/SE)、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TSE)、增强后T1W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SPIR/3D/FFE)等技术及其在膝关节MRI中的作用,并分析42例JIA患儿的膝关节MRI表现。结果:增强后T1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结合T1W、T2W序列能综合评价JIA造成的关节病变程度,其主要表现包括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腔渗出积液、骨髓水肿、半月板变性、关节软骨破坏、腘窝淋巴结肿大等。结论:增强后T1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结合传统T1W、T2W成像对判断JIA膝关节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结合重建技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5例膝关节外伤病人采用0.5T磁共振进行4种序列扫描:二维梯度回波序列(2D-GRE),二维抑脂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序列(2D-FS-FSE-PDWI),二维抑脂快速自旋回波T2WI(2D-FS-FSE-T2WI),3D-FS-SPGR结合三维重建,对结果与手术及/或关节镜所见进行对比。结果:4种序列诊断软骨损伤的准确度有明显差异,3D-FS-SPGR最高,为98%,表示准确度的Kappa值为0.8,其次分别为2D-FS-FSE-T2WI,为90%,Kappa值为0.7,2D-FS-FSE-PDWI,为85%,Kappa值为0.63,2D-GRE,为46%,Kappa值为0.57。结论:3D-FS-SPGR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软骨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析临床常用的磁共振(MR)序列显示关节软骨的能力与限度。方法:选取12例成人离体膝关节标本行软骨磁共振成像(MRI)。应用的MR序列包括:①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SE T1W);②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FSE T2W);③短T1翻转恢复序列(STIR);④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序列(FS-PD);⑤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⑥重度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T2*W GRE)。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上分别测量股骨髁软骨、股骨干骺端骨髓、小腿腓肠肌和背景噪声信号强度(SI),计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骨髓、软骨-肌肉CNR。结果:3D-FS-SPGR和FS-PD序列软骨SNR最高(P<0.001)。结论: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序列中,3D-FS-SPGR和FS-PD序列是进行软骨MRI的理想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MR成像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关节软骨检查的各种MRI扫描序列。方法 对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膝关节MRI扫描,MRI序列包括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PD/T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FSE-PD/T2)和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SPGR)。结果 与常规膝关节检查的FSE-PD/T2序列比较,FS-3D-SPGR的软骨信噪比(SNR)和其对软骨下骨,关节液等关节软骨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更高。结论 FS—FSE—PD/T2可作为膝关节检查的常规序列。FS-3D-SPGR序列可作为关节软骨检查的最佳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7.
MR在诊断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膝关节周围骨质隐匿性损伤MRI诊断价值。方法31例外伤患者共33个膝关节均行X线平片检查及MR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FSET2WI、快速梯度回波(FFE)T2WI、频率选择及反转脉冲抑脂序列(SPIR)T2WI、SPIRPDWI以及三维水激励快速梯度回波T1WI软骨成像(3D/WATSc/FFE/T1WI)序列扫描。结果31例患者中33个膝关节周围骨均发现异常,其中骨挫伤20例,隐匿性骨折8例,关节软骨或骨软骨骨折5例。T2W/SPIR对骨挫伤显示清楚,呈大片状高信号;PDW/SPIR能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线,呈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3D/WATSc/FFE/T1WI显示软骨骨折最佳。结论MRI能准确显示并诊断外伤后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病灶,不同的扫描序列对不同类型的隐匿性病灶显示各有优势,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磁共振膝关节软骨检查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有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被检查者均采用以下扫描序列:SE T1-WI;FSE T2-WI;STIR;对水脂分离自旋回波序列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水脂分离技术自旋回波序列对膝关节软骨面的显示清晰度明显优于其他检查序列,更有利于对膝关节软骨疾病的诊断.结论:在低场磁共振膝关节软骨检查中水脂分离自旋回波序列可替代STIR序列,并应作为MRI常规检查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MR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及3D FSPGR序列脂肪抑制增强T1WI,对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图像质量及脂肪抑制效果、呼吸吞咽运动伪影进行主观评价,并对比甲状腺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的信噪比(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GRE T2W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膝关节外伤后接受MR检查的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FSE序列T1WI及T2WI矢状面、MTC-GRE T2加权矢状面扫描,分析不同序列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范围、信号均匀性、边界,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差异.结果 56例骨挫伤病例中,FSE序列T1WI显示43例,T2WI显示45例,MTC-GRE T2WI显示50例.MTC-GRE T2WI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边界和敏感性均高于SE序列(P<0.05).结论 MTC-GRE T2W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明显优于FSE序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新型三维容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T2 FLAIR)序列与传统自旋回波T1加权(SE T1W)序列、三维容积扰相梯度回波(3D-SPGR)序列、二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2D-T2 FLAIR)序列在不同浓度对比剂时的强化效果。 方法 将10只装有不同浓度对比剂的塑料试管按浓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在相同扫描序列和参数下采集10只试管和10名志愿者的头颅图像。计算图像信号的增强对比度(CER)、信号增强程度(SED)以及信号增强率(SER),绘制浓度-信号增强对比度关系曲线、浓度-信号增强程度关系曲线及浓度-信号增强率关系曲线。分析比较各个序列在不同浓度对比剂时的强化效果。 结果 新型3D-T2 FLAIR序列的CER及SED在低浓度的对比剂时较传统SE T1W、3D-SPGR、2D-T2 FLAIR序列高,而在高浓度时CER及SED较传统SE T1W、3D-SPGR、2D-T2 FLAIR序列低;新型3D-T2 FLAIR序列的SER较传统SE T1W、3D-SPGR、2D-T2 FLAIR序列低。 结论 新型3D-T2 FLAIR序列在常规剂量及更低剂量扫描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肉眼观察对于新型3D-T2 FLAIR序列增强效果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ERGE)序列在骶髂关节(SIJ)软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名健康志愿者SIJ软骨行MERGE、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脂肪抑制(PDWI-FS)、T2WI脂肪抑制(T2WI-FS)和T1WI脂肪抑制(T1WI-FS)序列成像,比较MERGE序列与其他各序列图像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评分和SNR、CNR。结果 MERGE序列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评分、CNR和SNR与3D-FSPGR序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DWI-FS、T2WI-FS、T1WI-FS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MERGE序列显示SIJ软骨的图像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乳腺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及扫描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常规SE序列、FSE序列和3D-FSEGR序列及不同扫描方位在乳腺病变MRI诊断中作用。方法 40例乳腺肿块性病变常规SE序列T1WI及脂肪抑制FSE序列T2WI分别行轴位及矢状位平扫。注射Gd-DTPA后采用3D-FSPGR序列行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之后再采用SE序列行脂肪抑制T1WI轴位、矢状位和(或)冠状位扫描。结果 3种扫描序列均有较高的信噪比及较高的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分辨率。SE序列T1WI平扫信噪比优,但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分辨率不及FSE序列T2WI,而动态增强3D-FSPGR序列显示病变最敏感,可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明确的病变,且可根据病变的增强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定性诊断。增强后脂肪抑制SE序列T1WI显示病变亦较敏感,但不能行动态增强扫描。3种成像方位中,轴位与矢状位更利于显示病变及病变侵犯胸壁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动态增强3D-FSPGR是乳腺肿块病变中最有价值的检查序列。轴位与矢状位应作为乳腺检查中的基本位置。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onitor interstitial laser therapy (LITT) in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brain tumours by us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MRI sequences and image-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realtime. Three consenting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liomas were treated with LITT (3–4.5 W, 3–6 min). Temperature sensitive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either by T1 weighted fast spin echo (FSE) sequences, combined with pixel subtraction, optical flow (OF) computation, or by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SPGR) sequences used for chemical shift-based imaging. Both sequences were applied at 0.5 T (Signa SRGE Medical System, Milwaukee, Wl, USA). Pixel subtraction identified thermal changes in brain tumours, but could not evaluate the temperature values as chemical-shift based imaging. OF computation displayed the predicted course of thermal changes and revealed that the rate of heat deposition can be anisotropic,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heterogeneous tumour structure and/or vascularisation.

Local tumour control was achieved with laser energy deposition giving clinically stable conditions for several months. Carefully applied LITT and thermal monitoring may evolve as an alternative palliative concept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cerebral gliomas, reducing clinical symptoms from circumscribed areas of pathology.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膝关节常规 MRI 序列,探讨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PGR)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45例膝关节疼痛患者分别应用3.0T 3D-FSPGR 序列和常规2D 序列成像进行扫描。对不同序列图像分析,并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FSPGR 序列和常规2D 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45例患者,共65侧膝关节,总共分析260个部分的软骨,关节镜结果显示0级的57个,1~4级的203个,3D-FSPGR 序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显著高于2D 常规序列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FSPGR 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上要优于常规2D 序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尿路小结石:MR和CT仿真内镜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CT仿真输尿管肾镜技术及其诊断尿路小结石的价值。方法 将 9枚直径 1~ 5mm的结石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维显溶液或 3 %泛影葡胺完全充盈后行CT和MR容积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做内镜重建。结果 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CT技术者为 11.1%、源于多层薄层SS FSE序列者为44 .4%、源于HT2 FSE序列者 5 5 .6%、源于MR IVU序列者为 44 .4% ,检出的结石最小直径为 2mm。VE图像质量CT技术优于MR技术 (P <0 .0 1) ,MRH技术优于MR IVU技术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 2mm以上尿路结石 ,以HT2 FSE技术为佳 ;阳性造影剂法CT仿真内镜对尿路结石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尿路成像方法和技术。方法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MRH)和/或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MR-IVU)作为影像源,应用导航软件对150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仿真尿路镜观察,其中107例同时行了X线静脉尿路造影(X-IVU),33傲地了输尿管镜或膀胱镜检查。结果 单层块单激发FSE序列除外,几种MRH和MRIVU技术,均有效地采集了全尿路影像,并获得仿真内镜图像,无任何与检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仿真尿道镜的内腔和病变的内镜样显示,可由二维HT2-FSE或多薄层单激发FSE序列,和一次屏气下的二维或三维快速破坏梯度重聚FSPGR序列获取,是常规磁共振成像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