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5.
目的:总结黄孟君教授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门诊学习。结论:泄泻三个关键因素为"湿"、"脾"、"肾",病机发展规律来讲总体上遵循"湿盛"、"脾虚湿盛"、"脾肾阳虚"三个阶段,但对于暴泻者应当顾忌到患者的体质,尤其脾胃先天禀赋,而久泻者尤当辨清脏腑脾肾。 相似文献
6.
本病属于现代医学乙状结肠炎范围。证见神疲,少食,懒言,纳呆,腹胀、腹痛、腹泻,伴有粘液便,偶则有脓血便。祖国医学认为,此乃湿热刺激,蕴结于结肠,病程缠绵,日久形成脾阳不振,累积肾阳虚损,形成泄泻所毁。笔者近年来,运用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治疗。颇有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例一、刘××,男,45岁。1986年5月21日初诊。主诉:5年前,无原因的出现左下腹部阵痛,便溏不实,偶有水样便。伴有粘液状。1日甚3-5次,腹痛即泻,泻则痛止。曾在市××院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肛门灼热感。查:面色萎美神倦,疲乏无力,脘闷,肠呜则泻,完谷不化,尿赤、苔苏,脉细。 相似文献
7.
《小儿药证直诀·原序》指出 :“(小儿 )脏腑柔弱 ,易虚易实 ,易寒易热”。这是对小儿生理 ,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春主风 ,夏主暑 ,秋主燥 ,冬主寒 ,长夏主湿。”四季主气不同 ,无不对小儿泄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试图从四季主气不同对小儿泄泻的作用影响进行探讨。 春季 (立春 -谷雨 )五行属木 ,主风。初春时 ,春寒料峭 ,泄泻以风寒型为主。见稀便量少 ,多泡沫 ,色黄绿 ,伴鼻塞流涕 ,恶风寒无汗 ,有热或无热 ,舌质淡 ,苔白 ,指纹浮红。基本方 :苏叶 4g,白芍 4g,荆芥 4g,防风 4g,苍、白术各 4g,陈皮 3g,藿香4g,木香 1 .5g,甘草 1 g。 (… 相似文献
8.
9.
10.
《伤寒杂病论》下利辨治13法山东250011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贾士安主题词《伤寒杂病论》泄泻/中医药疗法解表升津法《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为邪袭太阳,卫表闭郁,胃中津液不能由脾输肺宣达皮毛,而下趋大肠。治以葛根汤,方中桂...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依据“古方今病不相能”的观点,创立脾胃内伤理论,开补土派之先河,成为金元四大家中最有影响的大家。他所创建的“阴火”理论,是脾胃病立论用药之基础,亦是东垣脾胃学术的重要内容。但书中所提出的阴火概念,因释义不明,引起后世医家颇多争议,现笔者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下利”包括泄泻与痢疾两个病证。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如水;痢疾,古称“滞下”,以腹痛、里急后重、下赤白脓血便为特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论下利证治之条文有30余条,对其病因病理颇具发挥,辨证论治甚为祥备,处方用药有法可循、有案可据、极尽变化,于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兹就书中对下利证治所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整理了李克绍教授提出的泄泻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纲举目张,整理归纳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固涩,健脾,温肾,平肝等治泄十法,临床应用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15.
16.
泄泻八法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 ,其病程长 ,易复发 ,治愈率低 ,严重地妨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应用中医理论总结概括辨证治疗泄泻的八种方法 ,现介绍如下 :1 解表化湿法泄泻是里证 ,但每多因感受寒湿病邪 ,内传于里所致。临床见发病时短 ,泄泻呈水样便 ,腹痛肠鸣 ,脘闷纳差 ,畏寒或发热 ,肢体酸重等症状 ,舌苔多薄白腻 ,脉浮小弦紧或滑。治疗上当拟解表散寒、疏利气机、和中化湿 ,方可用藿香正气散或金不换正气散加减。例 1,冯某某 ,女 ,30岁。 1998年 6月 2 4日初诊 :1月前遭雨淋后感形寒、肢体酸重、泄泻 1日 2次 ,满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衰而生百病”思想,探析孤独症与脾胃之间的病机联系,阐述“调节升降以滋脑髓、理气化痰以清九窍、濡养五脏以安五神、火郁发之以护元气”对孤独症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眩为眩晕;冒者通帽,盖也,蒙也,首如蒙物而晕。眩冒并称,即头目眩晕如蒙物。《伤寒伤》中有关眩冒症者条文凡12条,内容涉及太阳、少阳、阳明诸经之病。证有虚实之辨,阴阳之分;治有补泻之异,塞温之别。下面就此作一探讨。 1 眩冒之辩证 1.1 因实之眩冒 1.1.1 风阳上扰之眩冒…… 相似文献
19.
小儿泄泻,四时皆有,尤以夏秋两季居多。本病每因内伤乳食,外感时邪而引起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所致,正如景岳所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方考》亦载“泻责之脾”。由此可见泄泻治脾的重要性。余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每遇小儿泄泻亦宗治脾之法,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因势利导,处方用药,屡获良效,兹举要如下:1 食泻伤食滞脾胃,疏导之品贵轻灵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多不知饥饱,或喂养失当,停乳伤食,脾胃受伤而失运化之权,则病食泻。证见院腹胀满,腹痛肠鸣,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