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绍华教授抑郁症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霞  毛丽君  吴小明  宁侠  刘红梅  司维  鲁岩  陈冬  朱正祥 《陕西中医》2010,31(12):1571-1573
目的:总结与分析周绍华临床诊疗抑郁症的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方法:将101例诊断为抑郁症并经周绍华教授治疗的患者初诊数据录入数据库,对其证候、立法、处方、用药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101例患者出现证候多为肝气郁结证、心脾两虚证、心阴不足证等。处方多以逍遥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加减化裁。用药次数最多的依次是炒枣仁、炒远志、北柴胡、茯神、全当归、五味子、麦门冬、制香附等。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周绍华教授治疗抑郁症的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周绍华教授治疗不寐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志有  康昱 《河南中医》1997,17(4):237-238
周绍华教授治疗不寐证经验云志有河南省武陟县中医院(45490)康昱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主题词/周绍化/中医师失眠症/中医药疗法逍遥散/治疗应用温胆汤/治疗应用补心丹/治疗应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周绍华老师,从医30余...  相似文献   

3.
郝阳泉  楚向东 《陕西中医》2011,32(5):591-592
目的:为了挖掘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特色,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传承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对导师在临床诊治骨伤科疾病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系统总结整理老师诊治骨伤科疾病的临证思辨特点和学术经验。包括辨证诊断思路、治疗策略、用药特点等。结论:刘德玉教授在多年临床医疗实践中,始终坚持继承中医传统疗法之精髓,并加以创新,尊古而不泥古,对于骨折的治疗提出"四动"理论,骨伤科疾病的治疗要辨病、辨位、辨证结合施治,治疗方面亦应该治疗、预防、辨证调护、健康教育同时进行,整体观念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2,33(12):1648-1649
杨鉴冰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本文总结了杨鉴冰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治思路,主要从补肾固冲、健脾益气、养血清热、宁心安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五个方面对杨鉴冰教授的安胎思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孙利  叶家豪  魏青  杨帆 《陕西中医》2012,33(4):467-468
眩晕是脑病科常见病症,导师李涛教授把眩晕病症分为阴虚阳亢、痰浊上扰及气虚清阳不升三型,分别行滋阴平肝定眩法、化痰降逆止晕法、益气温阳补虚法治疗,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于己百教授为甘肃省名中医,第一、二批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老师,从医六十余载,师古创新,广征博采,勤奋不怠,注重实践,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研究古典医籍,一丝不苟,从不间断。在长期临证中,对多科病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确实可靠。兹将其代表性经验方萎胃宁、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更年宁、眩晕宁等总结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演变多以肝郁气滞、肝郁化火、气郁化火伤阴、肝肾阴虚为发病规律;慢性丙型肝炎多以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脾肾阳虚为主;其中疫毒、气滞、瘀血、痰湿病理产物互结于肝脉,久病及肾,耗伤肾精肾阳,渐成虚劳、癥积、鼓胀。曾师遵循"肝体阴而用阳"之性,提出"顺其性则为补,逆其性则为泻"之补泻法度。春季肝应春生之气,治宜养阴柔肝疏肝;夏令属火,取法"实则泻其子";肺金肃杀,治宜"平金以生木";冬令进补,治宜"虚则补其母"。肝病用药原则:疏肝切勿伤阴,理气和血同调,攻邪补虚兼顾,病久结聚渐生,保胃气、存津液。  相似文献   

8.
王佳赢  范赟芝  叶放 《陕西中医》2012,33(5):581-582
周仲瑛教授认为慢性肝炎迁延不愈终将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者,以肝脾不调、肝肾阴虚为多见;标实者,湿热瘀毒郁结复合为患,瘀热相搏为其关键。治疗上应围绕基本病机,随证加减,灵活辨证施治,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叶润英  王小云 《陕西中医》2016,(10):1398-1399
王小云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国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及学位指导老师。王教授从医30多年,精读中医经典,治疗妇科疑难杂病所致痛症无数,疗效显著,王教授擅长望诊辨证,其望诊常关注患者面部色泽的鲜艳与暗滞,面部暗斑、痘印及赘生物,以及肌肤的粗糙程度,以此来协助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4):475-476
目的:本文对刘玉洁教授辨治痞满胃痛的临床思辨特点进行总结。方法:针对刘玉洁教授临床思辨特点,归纳总其治疗脾胃病经验。结论:为名老中医传承提供研究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胥京生教授从肝论治月经不调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月波 《陕西中医》2011,32(8):1039-1040
胥京生教授在治疗妇科病时从肝论治方法颇多,仅诊治月经不调即包括疏肝解郁、养血柔肝、滋肾养肝、抑肝培土、清心平肝、温肝暖宫、清肝凉血、疏肝通结八法。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2):248-249
目的:探讨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辨治咳嗽的经验。方法:对刘华为教授应用类举法治疗本病的遣方用药作分类整理。结论:刘华为教授临证治疗咳嗽的根本思路在于调理气机,恢复肺的气化以复肺主治节之能。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治验5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觉人 《中医杂志》2002,43(6):424-424
近年来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塞为多见,据统计约占40%~48%。本病并非以半身不遂为主症,而是大多症状轻且单一,诸如单觉肢体麻木;单纯语言障碍、或仅偶觉构词困难;单为面肌无力;或单现手指不灵等。此常使辨证难成体系,施治难以入手。然一旦病屡反复、症状累积,出现特殊的“腔隙状态”,则难以恢复。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到,  相似文献   

14.
聂娅 《中医研究》2008,21(2):55-56
介绍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总结了对自汗、盗汗、阴汗、手足心汗、黑汗及红汗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验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黄孟君教授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门诊学习。结论:泄泻三个关键因素为"湿"、"脾"、"肾",病机发展规律来讲总体上遵循"湿盛"、"脾虚湿盛"、"脾肾阳虚"三个阶段,但对于暴泻者应当顾忌到患者的体质,尤其脾胃先天禀赋,而久泻者尤当辨清脏腑脾肾。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1):99-100
黎小斌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丽芸教授学术继承人,黎教授中医临证辨治有快、准、效的特点,其辨证善抓主证,重视诊察患者面部光泽、舌苔以及脉象,以分辨患者正气的强弱、疾病的虚实寒热与阴阳,临证用药参察五运六气等经验,可为后学者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沈宝藩教授证治痹症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长。结论:沈宝藩教授证治痹症临床近50年,创立了治痹通用方,方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防风、苍术、当归、络石藤。临证应用中辨病位、病性、病程,注重针药并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建明  周玲凤 《中医研究》2007,20(11):44-47
朱良春,国务院早期批准的“杰出高级专家”之一。其师承一代名医、孟河医派传人、丁甘仁入室弟子章次公先生,继承孟河前辈的不拘一格、广采众长的治学精神,治疗内科杂病,能不执一家之见,能兼采金元以来各家之长,又尽力避免其片面性,善于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以其独到的辨证思路和精当的用药绝技以及超越前人的老药新用经验,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本文兹就朱老在胸痹(心痛)方面的用药经验特色总结归纳,以飨读者。1治疗方法特色叶天士评价张仲景治疗疑难杂病时指出,其“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  相似文献   

19.
肖敏  方明  艾儒棣 《陕西中医》2013,34(1):56-57
介绍艾儒棣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病脾肾阳虚证的经验: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以温补肾阳,健脾利水为治法,方选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能有效保护患者脏器功能,延长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淑霞 《中医研究》2011,24(6):63-64
尹伯约教授是全国著名肛肠科专家,从事肛肠专业工作已有五十多年,虽已年近耄耋,但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45~65岁是痔病出现的高峰。通过自身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尹伯约教授认为痔的发病,除了与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等有关外,且与生活习惯、肛门括约肌痉挛有极大的关系;在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相兼,综合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