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缺血的心肌在搭桥后可以得到新的血液供应,术前的心绞痛或胸闷等症状即可缓解.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术后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脑血管事件等.β受体阻滞剂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简称,具有拮抗交感神经兴奋性作用,能有效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长心肌舒张期,改善心肌供血和供氧,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另外,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异位冲动的发放,控制应激反应所致的心律失常[1-2].故此类药物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用在麻醉和围手术期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缺血等.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CABG围手术期已有很长时间,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一项评价CABG手术质量的指标[3-4].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否降低CABG患者的病死率,仍有争议.本文将对β受体阻滞剂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由于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围术期预防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逐渐受到重视。理论上来说,该治疗获益的生物学原理是存在的,但是相关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使得这一治疗陷入争议。该文将对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机制、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结果以及此类药物使用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并逐年上升。这可能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中青年高血压与慢性冠心病或脑卒中明显相关,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风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血压,更适用于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病人群。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分析了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数据、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探讨了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及应用要点,为临床医生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β阻滞剂的益处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法将103例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β阻滞剂组(51例)和安慰剂组(52例),术前4h口服β阻滞剂(美托洛尔)或安慰剂25mg,术后6h口服25mg。此后每日25mgbid。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测定术后6h、1d、3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术后1d肌钙蛋白(CTnI),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β阻滞剂组比安慰剂组血压、心率均有所降低,且CKMB在6h、1d、3d均有显著降低(P<0.05)。CTnI在术后1d亦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心电图比较,β阻滞剂组在ST-T改变、心律失常方面比安慰剂组发生例数低。高龄患者(≥80岁)应用β阻滞剂不良反应(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例数增加。结论:β阻滞剂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是有益的,对于高龄患者应加强术后血压心率监测,以达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21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10例服用美托洛尔,11例服用卡维地洛)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其左室壁16个节段心脏长轴方向的心肌应变,6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示卡维地洛组患者用药后12个节段心肌应变明显增加;美托洛尔组患者用药后10个节段心肌应变明显增加;卡维地洛组平均心肌应变变化量[(-4.6±3.3)%]高于美托洛尔[(-2.4±1.8)%],P<0.05。提示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可改善心肌收缩力;卡维地洛心肌保护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剂量、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结果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住院期间65例患者心功能由Ⅲ级转为Ⅱ级,30例患者心功能由Ⅱ级转为Ⅰ级,8例患者疗效欠佳.结论 在住院治疗期间,心力衰竭(NYHN Ⅱ~Ⅲ级)合适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应用β1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方法术前数天或数周口服美托洛尔50-100mg/d,将静息心率逐渐控制在5565次/min。术中以平均1mg/min的速度缓慢静推1支5mg美托洛尔,之后观察5min,再给第2支、第3支,使心率达标。结果应用β1受体阻滞剂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β1受体阻滞剂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危患者围手术期适合应用β1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的一种常见疾病,但目前即使在美国也仅有约1/3的患有效地控制了其血压水平,个体对药物治疗反应的可变性和不可预见性是高血压控制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期望能从基因水平揭示高血压发病机制,同时对不同降压药物的疗效进行遗传多态性预测分析并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3例不同程度心衰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3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平均减慢心率23次/min,平均减少体重14kg,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可使β1-受体数目增多,改善心肌收缩力,还可阻止、减轻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伤,保护了心肌。倍他乐克通过减慢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同时具有抑制肾上腺素能递质的作用,延迟房室传导时间及有效不应期,降低心肌耗氧量,认为选择适当的β-阻滞剂,对改善充血性心衰的症状和预后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浅谈β受体阻滞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普萘洛尔 [药理特性] 普萘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β1,β2受体均有阻滞作用.普萘洛尔可降低动物和人在静息时的心肌收缩力、血压和心率,运动时降低更明显,因而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不仅对劳力性心绞痛有治疗作用,还可以治疗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阻滞β2受体后可减少肾素释放,降低高血压病人全身及肾静脉中血浆肾素的活力,具有降血压作用;还具有膜稳定作用,对交感神经影响下的心脏作用显著,对窦房结传导速率和有效不应期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围术期高血压则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其中25%的病人术前就存在高血压疾病,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35%[1]。由于术前高血压可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围术期高血压的管理非常重要。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Wijeysundera等[2]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围术期的应用在1999年到2005年成上升趋势,但因受到  相似文献   

14.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是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中,其中以β2受体表达为主。β-AR能介导内源性儿茶酚胺在多种靶细胞中发挥作用,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逃逸等过程,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而β-AR阻滞剂能够反转以上效应,因此该类药物的应用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15.
牛文昭 《四川医学》2002,23(12):1317-1318
在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的治疗过程中 ,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刺激心脏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致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 ,以维持心排出量与血压。大量事实证明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持续增高 ,对心血管有潜在的 ,甚至对心功能起重要的有害作用 ,使心功能进一步受损 ,形成恶性循环。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与CHF严重程度成正比 ,浓度越高 ,CHF者病死率亦越高[1] 。β 阻滞剂可阻断诸多因素所形成的恶性循环 ,本文将治疗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  相似文献   

16.
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结合β肾上腺素能受体,竞争性、可逆性拮抗β肾上腺素能刺激物对各器官的作用,在心血管急症治疗(如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纠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本文作以简单总结,希望给各位同仁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年以来用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5例,有10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4例,年龄49~80岁,合并高血压病3例,冠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5例。心功能(NYHA)分级级6例,级4例,均经强心利尿、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抗心衰治疗4~49天,症状减轻,心功能改善级以上加用β阻滞剂治疗。1.2 用药情况 心得安治疗3例,每次10mg,每日3次;氨酰心安治疗1例,每次6.25mg,每日2次;倍他洛克治疗6例,每次6.25mg~25mg,每日2次,服药1~6次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石炳兰 《吉林医学》2014,(20):4419-4420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②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LVED、LVEF和E/A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病情稳定的中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20.
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发 《医学综述》2003,9(3):158-160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人们已经认识到导致心力衰竭 (心衰 )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1 ] 。从 2 0世纪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早期开始 ,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 ,某些内科疗法 ,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 ,可延缓或防止心肌重塑的发展 ,对心肌有着长期有益的生物学效应。因此 ,在过去的 10年中 ,心衰治疗的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已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 ,目的是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2 ] 。β 阻滞剂成功地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正是上述治疗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