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仰卧,助手握其四肢。针双侧至阴穴并交替刺激,加灸15~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同时揉按腹部包块处,先用手指轻轻提捏,顺肠蠕动生理逐渐加重手法直至包块消散约1~2小时。呕吐明显者加刺内关和下脘穴,泄泻明显者加刺足三里和阴陵泉,腹痛明显者加刺内庭和中脘穴。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5例,2次7例。  相似文献   

2.
一、治疗方法取穴:肺俞、膈俞、督俞、曲池、血海为五个常用基本穴位。头部损害严重者加风池穴,上肢加内关四渎,下肢加足三里、三阴交,飞扬等穴。药物:维生素B_(12)200微克(2毫升)、盐酸异丙嗪25毫克(1毫升)混合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79年以来,用针刺法治胆道蛔虫症30例,其中疼痛缓解者2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治疗方法取穴中脘、胆囊、期门透日月,肝俞透胆愈.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膝,取下肢胆囊穴,用1.5~2寸毫针刺入,用强刺激(泻法)疗效较好;中脘穴直刺用旋捻手法,期门透日月用2寸毫针呈30°夹角透刺日月穴。如果以上穴位未能获效,让患者俯卧,取背部肝俞穴,用1.5~2寸毫针,呈15°夹角透刺胆俞穴,以上行针手法均用强刺激.操作时注意事项期门透日月的针刺角度要掌握适当,避免过深时刺伤肝脾.肝俞透胆俞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1 取穴与治法耳穴,取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神门;体穴,取百会、内关、曲池、足三里、血海。耳穴方法:用胶布剪成1.5cm×1.5cm 的正方形或园形,将王不留行籽1粒置于胶布中央,贴于上述双侧耳穴上,用均匀的压力轻轻按压1~2分钟,每隔5分钟按压1次,直至症状缓解。体针疗法:先针内关(双)、足三里,有热和皮疹者加曲池、血海,面色苍白汗出者加灸百会,人事不知者加刺人中,均用中等挺插捻转法,以上两法可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蜂针治疗肩周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莲 《海南医学》2003,14(12):121-121
蜂针治疗是一种根据祖国医学的经络俞穴理论 ,将蜂毒通过活蜂螫刺注入人体一定俞穴治疗疾病的特殊疗法。我科应用蜂针治疗肩周炎 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5 0例 ,男 2 6例、女 2 4例 ,年龄最大者 70岁、最小者 30岁 ,病程最长者 3年、最短者 5天。 5 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突发一侧或双侧肩部剧痛、压痛及活动痛 ,而无其它关节受累。 (2 )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 ,前上举及外展 <1 80°,外旋及后伸 <4 5°,后伸内旋低于健侧。 (3)排除其它病所致肩关节痛。2 .治疗方法本组蜂针治疗患者 ,全部采用…  相似文献   

7.
穴位:耳肺穴(包括肺1、肺2)、耳心穴、耳神门、迎香、神门、足三里。 功能:清肺和胃、安神镇静。 主治:头晕、失眠、疼痛、面部痉挛、神志病、戒烟等。 应用:1、上述病症属肺胃有热、心神不安烦躁者。2、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 加减法: 1、按五脏七情:若因七情、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两症较明显时可按下列加穴: 病在肝,患者多怒,加太冲、肝俞; 病在心,患者过喜,加神门、心俞; 病在脾,患者多梦,加太白、脾俞; 病在肺,患者多悲,加太渊、肺俞; 病在肾,患者多恐,加太溪、肾俞。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 1 1例 ,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例中男 8例 ,女 3例 ,40岁以上 1 0例 ,1 6岁以下 1例。病程 2~ 9年 ,临床均有“三多一少”症状。 1型 4例 ,2型 7例。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月萃俞、腕骨、脾俞、足三里。随证配穴 :上消 (嗜饮 )加承浆 ,中消 (多食善饥 )加胃俞、中脘 ;下消 (多尿 )加复溜。口干加金津玉液 ,血糖过高加太白、列缺 ,腹胀泄泻加灸天枢 ,四肢酸痛加灸曲池、阳陵泉。2 .2 治 法 主穴中背俞穴用弱刺激 ,不留针。其余诸穴均用中强刺激 ,得气后留针 1 5min,隔日 1次 ,1 0次为 1疗程。治…  相似文献   

9.
风门穴与肺俞穴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成年人尸体上,研究风门穴与肺俞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胸内筋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风门穴为49.51 mm,肺俞穴为44.88 mm;向外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在20~25°时,危险深度最小;向内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大于20°时,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 1 998~ 1 999年开展针刺减肥 837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37例肥胖者 ,女 745例 ,男 92例。年龄 8~ 73岁。其中超出标准体重 2 0 %~ 30 %者 41 4例 ,30 %~ 40 %者 32 5例 ,40 %以上者 98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者 31 7例。1 2 治疗方法  (1 )取穴 :脾经穴阴陵泉、血海及三阴交 ;胃经穴天枢、伏兔、足三里及丰隆 ;大肠经穴曲池与合谷。腹部胖者加中脘、梁门、气海、关元、大横 ,脾胃气虚者加脾俞、胃俞。针刺上述穴位 ,均可疏导经络 ,通畅肠胃 ,健脾利湿 ,化痰消脂。 (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青少年寻常性痤疮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面部皮损局部多针围刺及背俞穴刺络拔罐,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P<0.05.结论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可达清肺泄热,健脾化湿,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12.
水针针刺并用对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华  马雄英 《中外医疗》2010,29(1):118-119
目的观察水针针刺并用对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对照法。1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其中,水针针刺并用组予水针取百会、上星,川芎嗪注射液1mL。局部常规消毒后,以6号针头由百会穴向上星穴(或由上星穴向百会穴)方向平刺1寸,待有针感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拔针后在注射部位稍加按压,以防止出血。每天注射1次,两穴交替应用,30d为1个疗程。针刺神志不清取百会穴、人中、涌泉;半身不遂取肩、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舌强不语取上廉泉、通里。痰热互结者加丰隆、足三里;气虚血瘀者加膈俞穴、血海;肝阳上亢者加风府、太冲;肾虚精亏者加肾俞、太溪。针刺组:针刺神志不清取百会、人中、涌泉;半身不遂取肩、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舍强不语取上廉泉、通里。痰热互结者加丰隆、足三里;气虚血瘀者加膈俞、血海;肝阳上亢者加风府、太冲;肾虚精亏者加肾俞、太溪。结果水针针刺并用组临床有效率为97.8%,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的影响(P〈0.01);针刺组临床有效率为91.1%,对血液流变学无影响(P〉0.05)。结论水针针刺并用对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显著的影响,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科4 8例患者中 ,男 2 9例 ,女 19例。年龄 19~ 75岁。病程在 5年以下者 5例 ,在 6~ 10年者 2 6例 ,在11年以上者 17例。患者在埋线治疗前 ,均经中西药反复治疗 ,屡治无效而尤以胃脘疼痛为主症。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 ,找准中脘、上脘穴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 ,在局麻下进行 ,埋线采用 9× 6.5mm的三角弯针 ,穿上铬制 0 0号至一号羊肠线 ,经中脘进针透上脘出针 ,两手反复牵拉羊肠线。患者有胀麻感后即剪去余线 ,反复轻揉 ,使线全没入穴位之中 ,覆盖无菌纱块 ,胶布固定。患者再取俯卧位 ,找准胃俞、脾俞穴位后常规消毒 ,在局麻下进…  相似文献   

14.
1972年以来,我们用双针透刺“提胃”穴治疗胃下垂14例,收到较为满意效果。14例中,男7例,女7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1岁。治疗前14例均有不同程度腹胀、恶心、嗳气、胃痛等症状。钡餐透视胃下极位置在髂嵴连线下6~10厘米者7例,10~13厘米者7例。治疗方法:1.主穴:“提胃”穴(在脐上一寸,旁开3~4寸);2配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分二组每日轮流交替进行,一组取提胃、中脘、足三里穴。一组取提胃、气海、足三里穴。针刺手法:1.患者仰卧,在两侧“提胃”穴同时用5~6寸长的26号毫针,与皮肤呈30~45°角,快速进针。通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进入腹肌,双针向气海方向交叉,进针约4~5寸。得气后,根据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15.
1.针刺:第一组取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丘墟;第二组取日月、期门,均沿肋间缝向外斜刺1寸。第三组取胆俞、肝俞,均向脊柱斜刺1寸。均取右侧,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2.拔罐;取胆俞穴,以广口罐头瓶常规拔罐10分钟。结果:全部有效(针)后立即止痛)即于第  相似文献   

16.
我采用针刺治疗30例小儿泄泻,其中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30例患儿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岁者13例,1~3岁者17例;病程1~3天者8例,3~7天者12例,10~15天者6例,15~30天者4例.治疗方法①针刺穴位:天枢、中脘、泻灵.配穴为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分钟.如有呕吐者加内关、中指指甲角两旁点刺不留针。此穴是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刺激点.②起针以后,在背部捏脊,从骶尾椎开始往上一直捏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天突穴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1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天突穴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1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7~25岁3例,26~45岁9例,46~60岁6例。过敏性哮喘9例,慢性支气管哮喘7例,其它2例。2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沿胸骨柄的后缘(胸骨切迹上缘的内方凹陷中)刺入。操作:患者取坐位,用左手拇指轻轻将气管向后推,并嘱患者行针时不能咳嗽、呕哕。用2寸毫针以指切法,将食管、气管推移后加压针术,顺胸骨柄后缘刺入1~1.5寸,然后刮针柄,捻转手法刺激穴位。患者感到局部发胀、发热,并向胸、背放射,休息1-2min,再次刮针柄,直致哮喘症状消失起针。疗效欠佳者可配用本证相关的穴位。如血瘀者配血海、膈俞穴以活血化瘀;外感者配合谷穴以宣散解表;咳嗽重者配太渊、尺泽穴以调理肺气:胸闷、胸痛者加膻中穴以宽胸降气止痛:痰多气逆者加大椎、风门、肺俞以宣肺化痰平喘:发热痰黄者加足三里穴以消炎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手法以捻转、刮针柄为宜。此穴禁用提插手法。10天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8.
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痤疮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系门诊患者,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2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肝俞(双)、膈俞(双)。2.2 方法 用大三棱针(自制),在选取的穴位上,常规消毒后,快速点刺,然后加拔大火罐,留罐10min。每次选取2~3个俞穴(交替、交错使用),1周治疗2次。疗程一般最少需治疗4次,最多需治疗10次。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丘疹完全消退而无复发者;显效:治疗后丘疹明显减少,有少量丘疹消退较慢…  相似文献   

19.
<正> 呃逆连续发作,经数小时而不能自行停止者称为顽固性呃逆。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疗法虽多,但疗效不佳。笔者用针剌治疗12例,多数一次即愈。现介绍如下: 一.主穴:章门、上脘、中脘。针剌效果不满意时,加配穴:合谷、内关、足三里。用1寸针向下45°方向斜刺(体胖者可直刺)。采用提插与捻转,以感觉有酸、麻、胀、重针感,并向远端放射为好。出现针感后,呃逆常立即停止或间隔延长,减弱而逐渐停止。留针20—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 李××,女,4岁。2000年6月19日晚10时由其母亲带其求治。患者在前天早晨开始高烧至40℃,不思饮食,全身乏力。在私人开办的西医诊所已经连续输液三天,高烧依然不退。检查:体温40℃,面红耳赤、舌质红、苔黄、脉数,症属风热感冒。2治疗 点刺双侧后溪穴、双侧申脉穴、双侧曲池穴、双侧耳尖穴(刺出血),不留针,用泻法,针后立即塞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