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震伤MRI检查的扫描时间、序列和成像平面在快速显示病变中的作用,提出地震伤MRI检查的合理扫描方案。方法:用1.5TMR根据临床要求和伤情,对20例汶川地震伤员分别行横轴位和冠状位的T1WI、T2WI及T2WI+FS扫描,评价显示病变的效果和成像时间。结果:T2WI+Fs序列对病变的显示范围优于T2WI,但显示解剖结构比T2WI差。轴位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清晰,但成像时间成倍增加;冠状位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较大范围扫描。结论:T1WI、T2WI及T2WI+FS为必须扫描序列,轴位和冠状位为必须基本扫描平面;增加重BWI水成像和GRE快速序列,以显示继发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2.
对比增强磁化传递MRI在肺癌脑内小转移灶成像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磁化传递 (magnetisationtransfer,MT)MRI在肺癌脑内小转移灶的应用。方法 对 6 0例病人 (含 172个转移灶 )进行对比增强磁化传递前后的对照研究。对比增强磁化传递前采用SE序列T1WI。然后 ,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1mmol/kg)增强后 ,进行SE序列T1WI和SE序列T1WIMT技术成像。通过比较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值 ) ,对采用MT技术与否的影像结果进行评估 ;再对采用MT技术与否所显示的转移灶数量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采用T1WI对比增强MT技术的图像C/Ns值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图像的C/Ns值高。采用MT技术图像的C/Ns值为 2 6 98± 7 0 6 ( x±s) ,常规T1WI对比增强图像的C/Ns值为 15 5 1± 8 5 4 ,t =8 0 2 ,P <0 0 1。T1WI对比增强MT技术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能显示更多的转移灶数目 (6 0个 ) ,χ2 =7 79,P <0 0 1。结论 在显示肺癌脑内小转移灶方面 ,T1WIMT对比增强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更为敏感 ,对评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LAIR和TSE/T2WI序列技术在头部磁共振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hilip0.5T超导核磁扫描仪对100例头部扫描患者进行的FLAIR和TSE/T2WI检查。然后对图像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FLAIR序列对显示脑内病变优于TSE/T2WI序列。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Propeller技术消除头部伪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与常规T2FRFSE序列进行对比;5例DWI序列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进行Propeller DWI扫描,与常规DWI进行对比。结果21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VI扫描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5例Propeller DWI明显消除磁敏感效应引起的伪影,均生成较满意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T2WI及DWI成像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或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伪影,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脑微出血(CMBs)T2*WI序列图像和临床资料相关性,探讨T2*WI序列扫描对CMBs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CMB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查体均无阳性神经系统病理征的CMBs患者的MRI T2*WI序列图像。结果 MRI平扫表现为单纯性脑萎缩2例、脑白质缺血改变5例,合并有脑白质缺血改变与腔隙性脑梗死4例,合并有脑萎缩、脑白质缺血改变和腔隙性脑梗死7例。有2例患者于丘脑区于T2*WI序列见1~2个大小约3 mm低信号影。T2*WI序列扫描见CMBs灶的部位位于双侧基底节区、单侧丘脑、单侧小脑半球各有6例,出血灶数量为多灶性出血,多的表现为"满天星"样,最少的出血灶为4个,出血灶的大小约2~5 mm,相应部位有腔隙性脑梗死灶。结论在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但年龄比较大、有高血压病史、MRI平扫有脑白质缺血改变、腔隙性脑梗死表现时应增加T2*WI序列扫描,可以发现CMBs,从而减低在CMBs基础上发生后果更严重脑损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梯度回波序列法与平面回波(echoplanerimaging,EPI)序列法重建脑膜瘤相对血流量图的比较,对脑膜瘤相对血流量的定量检测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西门子1.5TMR仪对18例脑膜瘤病人进行检查,获取常规的T1WI、T2WI和增强T1WI,以及动态的磁顺应敏感图像(T2WI梯度回波序列或SEEPI序列)。在采集动态的磁顺应敏感图像期间(梯度回波法12例,EPI法6例),应用程控注射器以每秒5ml的流率注入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2mmol/kg)。应用优视系统(advancedvisualsystem,AVS)软件逐点处理动态的磁顺应敏感资料,对重建的全部相对血流量图作感兴趣区分析,通过借鉴文献中脑灰质血流量数值,定量计算脑膜瘤的相对血流量。结果肿瘤相对血流量与脑灰质相对血流量的比率是3.01±1.18(梯度回波序列法为3.07±1.39;EPI序列法为2.84±0.94)。脑膜瘤的平均相对血流量为(14.47±5.96)ml/100g:梯度回波序列法为(14.85±6.72)ml/100g,EPI序列法为(13.72±4.54)ml/100g;梯度回波序列法与EPI序列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8)。结论应用脑灰质血流量数值法可便捷地定量检测脑膜瘤的相对血流量,脑膜瘤的相对血流量明显增高而且非均匀性;血脑屏障破坏情况下,仍可估算相对血流量值;尽管EPI序列法更具有效应,梯度回波序列法和EPI序列法均能有效地应用于相对血流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邱乾德  余捷  林达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5-116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左侧颌骨部肿痛,并逐渐增大2年。 CT显示左侧上颌骨膨胀性破坏,密度不均,内见不规则残留骨性组织,界限清楚.边缘无明显硬化,软组织轻度肿胀(图1a)。MRI显示肿瘤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楚,突向上颌窦,致上颌窦腔消失,内见嵴状分隔。肿瘤信号不均,T1WI上呈低信号(图1b),大部分肿瘤于T2WI上呈高信号(图1c、d),少部分在T2WI和T1WI上均呈低信号。  相似文献   

8.
磁敏感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丽  杨春  李绍东  徐凯   《放射学实践》2010,25(2):146-149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对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后处理图像及常规T1 WI、T2WI及增强T1WI图像。结果:23例脑血管畸形中海绵状血管瘤18例、静脉畸形5例。常规MRI和磁敏感成像均显示1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灶,磁敏感成像上14例呈“铁环”征,常规MRI仅9例见此征象,磁敏感成像显示出血范围较常规MRI大;5例静脉畸形磁敏感成像均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条状低信号,髓静脉呈特征性的“海蛇头”状分布,常规MRI仅2例显示此征。结论:磁敏感成像能敏感地显示出血、微出血及细小静脉,与常规MRI结合可显著提高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0T常规MRI T2 WI抑脂序列联合三维超长回波链采集FSE(3D CUBE) T2 WI抑脂序列对肛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常规MRI T2WI抑脂序列及3DCUBE T2 WI抑脂序列资料.比较两种技术评价肛瘘分型、瘘管支数、内口总数、外口数目、肛周脓肿和瘘管整体的优势,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手术发现33例肛瘘中,经括约肌瘘14例,括约肌间瘘10例,括约肌外瘘8例,括约肌上瘘1例.瘘管支数52个,内口45个,外口48个,肛周脓肿30个.常规MRI T2WI抑脂序列与常规MRI T2WI抑脂序列联合3D CBUE T2WI抑脂序列肛瘘的分型准确率分别为78.8% (26/33)和87.9% (29/3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JP>0.05);瘘管支数显示率分别为71.2%(37/52)和90.4% (47/52),内口总数显示率分别为71.1% (32/45)和91.1% (4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技术显示外口数目和肛周脓肿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 常规MRI T2WI抑脂序列联合3D CUBE T2WI抑脂序列能准确显示瘘管支数、内口总数和瘘管整体,优于常规MRI T2 WI抑脂序列,为临床术前提供更详尽的影像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屏气T1WI探索一种可行有效的测定腹部脂肪的方法。方法:具有高对比度的T1加权梯度回波MR序列可区分腹部的脂肪组织与非脂肪组织。常使用相控阵表面线圈以期获得高的信躁比。线圈敏感性的不均一会导致图像信号的不均匀,因此,为了测定腹部脂肪容积必须使用自动算法来校正信号强度。在对图像直方图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一阈值来区分脂肪组织与非脂肪组织。使用阈值自动区分的方法就可直接测出脂肪的容积,最后使用交互式选择分开腹内脂肪和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对VX2瘤兔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PEI)消融时,对T2WI监控无水乙醇分布的效果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制备18只肝VX2瘤兔,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下,应用快速翻转自旋回波(FRFSE)T2WI序列完成PEI术中监控的扫描。结果在对VX2兔行PEI时,T2WI在治疗后有多种信号改变,利用乙醇治疗前后的信号变化,无水乙醇分布范围与病理上肿瘤的坏死范围有正相关性。结论PEI时,T2WI能初步地用于监控无水乙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肝内局灶性病变菲立磁增强MRI-组织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肝内局灶性病变菲立磁增强信号强度变化与Kupffer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搜集行菲立磁增强MR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16个肝细胞癌(HCC)病灶以及良性病变9例16个病灶,分别计算局灶性病变相对于肝组织的Kupffer细胞的比率以及菲立磁增强前后T1WI、T2WI信号的相对比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良、恶性肝内局灶性病变间Kupffer细胞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HCC分化程度的降低,病灶内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呈下降趋势(P<005)。T2WI强化比率与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呈负相关(r=-0780,P<005);T1WI强化比率与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呈正相关(r=0389,P<005)。结论肝内局灶性病变间Kupffer细胞计数比率的明显差异是菲立磁增强MRI鉴别肝内良、恶性病灶的基础,T2WI序列能有效地鉴别肝内良、恶性疾病,是鉴别肝内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MR检查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3.
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消除伪影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在头部晃动状态下、64例头颅MR检查中出现躁动不合作或口腔有固定金属异物的患者,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T2WI和(或)DWI进行对比。64例患者中,脑梗死40例(其中脑干梗死16例),脑梗死伴脑出血1例,脑转移瘤3例,癫痫、病毒性脑炎和高血压等20例。56例为运动伪影,8例为金属异物引起的磁敏感伪影。结果10例健康志愿者PROPELLER T2W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T2WI。分别对10例志愿者和56例患者的常规T2WI、DWI与PROPELLER T2WI、DWI的图像进行比较,显示因运动产生的伪影,导致图像质量降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采用PROPELLER T2WI,均显著消除伪影的影响,病变显示清晰,诊断明确。8例因固定义齿产生的磁敏感伪影,采用PROPELLER DWI,均明显消除伪影干扰,获得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 T2WI、DWI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HR-T1WI和常规T1WI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方法44例胸膜病变的患者行常规T1WI、T2WI及HR-MRI T1WI平扫,再行T1WI及HR-MRI T1WI增强扫描。对HR-MRI T1WI与常规T1WI的图像质量(胸壁结构显示清晰度、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对比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胸壁结构显示清晰度评分达到3分,平扫时HR-MRI T1WI和常规T1WI分别为68%,45%。增强时分别为90%,63%(P<0.05)。其中20例平扫与增强时HR-MRI T1WI的对比噪音比和信号强度对比绝对平均值均高于常规T1WI(P<0.05)。结论HR-T1WI具有较高图像空间分辨力及信噪比,可作为胸壁病变检查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5.
MRI FSE T2和GRE T2*成像技术在脊椎转移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快速自旋回波T2 加权 (FSET2 WI)和梯度回波T2 加权 (GRET2 WI)在脊椎转移瘤中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  5 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FSET2 WI和GRET2 WI扫描。分别测得正常骨髓、异常骨髓和脊柱背面的信号强度。计算其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信噪比 (SNR)并进行t检验。还对FSET2 WI和GRET2 WI序列对转移灶边界的清晰度进行比较。结果 GRET2 WI所有病灶的C/Ns和SNR均高于FSET2 WI。脊椎转移灶在GRET2 WI上的C/Ns和SNR分别为 2 2 .2 2± 11.5 0和 2 6 .2 1± 15 .96 (平均值±标准差 ) ,在FSET2 图像上分别为4 .19± 5 .0 8和 17.2 3± 11.0 8,两者C/Ns具有显著差异 (t=10 .14 ,P <0 .0 0 1) ;SNR也有明显差异 (t =3.2 7,P <0 .0 1)。并且GRET2 WI对脊椎转移灶边界的显示比FSET2 WI更清晰 (P <0 .0 0 5 )。结论 GRET2 WI比FSET2 WI能更清晰地显示脊椎转移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压缩感知技术行子宫T2WI,通过对综合质量的评估,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女性盆腔检查患者80例,分别应用常规并行采集(PI)和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感知(CNN-CS)技术行T2WI,各采集40例。通过对运动伪影和组织边界清晰度评分进行评估,以及对子宫内膜、肌层与结合带对比度进行比较。结果:CNN-CS扫描的T2WI图像质量总体评分显著高于PI法(2.75±0.44 vs 2.35±0.53,P<0.05);CNN-CS组子宫内膜、肌层与结合带对比度均优于常规PI组(0.74±0.07vs 0.60±0.11,P<0.001;0.53±0.11 vs 0.44±0.10,P<0.05);CNN-CS组成像时间小于常规PI组。结论:与常规PI技术成像对比,基于深度学习的CNN-CS技术对子宫T2WI能够减少伪影的影响并提高组织图像对比度,可优化图像质量并减少成像时间。  相似文献   

17.
脊神经根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MRI的应用已扩展到周围神经系统.目前,脊神经MR成像有常规T1WI序列、T2 WI序列及脂肪抑制序列成像、对比剂增强T1 WI成像、各种重T2 WI磁共振脊髓成像(MRmyelograhy;MRM),水激励脂肪抑制序列WE-FS(water excitaion-fat saturation,WE-FS)及成像最终效果类似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影像的序列.本文主要对脊神经根M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探讨PROPELLER和SSFSE扫描技术在颅脑MR成像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螺旋浆(PROPELLER)扫描技术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扫描技术颅脑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揭示PROPELLER这一独特的成像技术在未镇静不配合受检者颅脑磁共振成像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疑颅内病变的临床受检者,采用PROP-T2WI和SSFSE-T2WI扫描所获得的T2WI磁共振图像,由影像科医师,未告知采用扫描方法的前提下,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图像的运动伪影、病灶显示和图像优质片率状况,将影像科医师判读两种扫描技术所获得的颅脑MR图像结果供分析,采用统计学Ridit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使用PROP-T2WI和SSFSE-T2WI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均明显减少,颅内病灶均可以显示(Ridit分析,P=0.6664);但PROP-T2W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明显优于SSFSE-T2WI图像(χ2检验,P<0.001)。结论:PROPELLER和SSFSE扫描技术具有同等消除磁共振图像运动伪影的能力,但使用PROPELLER技术所得到T2WI对脑实质的显示更为理想,显示病灶较清晰,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小血肿和小钙化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初检基底节区直径<1 cm的类圆形高密度病灶共28例,其中钙化灶18例,小血肿10例,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2种病理改变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点.结果 基底节区小钙化灶及小血肿CT均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CT值50~120 HU,T2WI表现为等、稍低或低信号影,T1WI表现为低、等或稍高信号影,无周围水肿,占位效应轻微,磁敏感加权成像幅度图像均显示为低信号影,小钙化灶相位图中间层面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及周围环形高信号影,Z轴方向(与横断面垂直的方向)上下两极层面呈低信号,小血肿中间层面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及周围环形低信号,Z轴上下两极层面呈高信号.结论 基底节区类圆形小钙化灶和小血肿SWI相位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够可靠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ESWAN图像中不同级别胶质瘤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的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gnal intensity,RSI)、ITSS最大径是否存在差异;评价MR各序列对显示ITSS的价值。方法 搜集30例胶质瘤患者的常规MRI及ESWAN图像,在Adw4.5工作站上应用Functol软件对ESWAN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幅值图,测取肿瘤内磁敏感伪影的最低信号强度、胼胝体压部的信号强度及肿瘤内磁敏感伪影的最大径;测量DWI(b=1 000)、T2WI及T2-FLAIR的ITSS最大径。将胶质瘤按照其病理结果分为I~Ⅱ级胶质瘤组,Ⅲ~Ⅳ级胶质瘤组。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胶质瘤的RSI、ITSS最大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ESWAN,DWI,T2WI和T2-FLAIR序列显示ITSS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敏感性依次降低。结论 ESWAN图像中ITSS的定量参数RSI及最大径有助于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ESWAN,DWI,T2WI和T2-FLAIR序列显示ITSS的能力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