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艺性手术。由于二尖瓣病变病理改变复杂,很难要求统一固定的术式。二尖瓣成形术的方法较多。困难亦较大。合并腱索的病变及瓣叶脱垂所致的瓣叶对位问题,亦大大增加了二尖瓣成形术的复杂因素。自1968年Carpentier发明二尖瓣成形环以来,各种成形技术不断涌现,但对有些病变,特别是前叶脱垂,在外科技术上仍具有挑战性,较早采用的瓣膜三角形切除、对缘缝合或腱索折叠、缩短术式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已应用的腱索转移、腱索缩短、腱索置换以及瓣体转移等多项外科修复技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费时较长、技术难度相对大。二尖瓣前叶在二尖瓣闭合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完整的功能活动对前叶面积和瓣体的活动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急救护理张亚卓,杨香玉,梁平二尖瓣腱索起源于左心室两组乳头肌顶部或直接起源于左心室壁。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纤维退行性改变,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导致二尖瓣腱索异常,如延长、钙化、断裂等。我院于1994年10月6日凌晨3:00接诊一例二...  相似文献   

3.
儿童二尖瓣脱垂多为先天性(腱索延长或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继发性左心增大、左心功能减低。我院行儿童二尖瓣成形人工腱索植入术治疗瓣叶脱垂,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经食管超声(TEE)已成为二尖瓣成形术效果评价的常用方法[1],术后即刻观察二尖瓣反流量、人工腱索位置及活动情况,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及其他相关参数,因此,经 TEE 判断二尖瓣成形效果是较简捷和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体元(voxel)模型动态三维重建技术,以立体角度观察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的形态学特征,为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病 列共15例。术中图像采集选用HPSonos2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食管探头,三维重建选用德国TOMTEC公司生产的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上述患者术前前叶脱垂3例,后叶脱垂10例,前后叶均脱垂2例;其中合并腱索断裂9例,包括前叶腱索断裂2例,后叶腱索断裂7例。术后再次三维重建发现10例患者术后仅为二尖瓣轻微或轻度返流。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返流,三维重建示3例轻度残余脱垂,2例对合不良,当即予以换瓣治疗。5例术后出现二尖瓣轻中度返流患者术前二尖瓣后叶脱垂合并广泛腱索断裂仅占1例,前叶脱垂合并腱索断裂占2例,前后叶均脱垂占2例其中1例合并腱索断裂,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重度返流的患者行二尖瓣成行术的疗铲远不如以二尖瓣后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P<0.05)。结论: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重度二在瓣返流患者宜采用换瓣术。  相似文献   

5.
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有两种基本术式:二尖瓣成形和二尖瓣置换。较之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保留了正常的瓣叶和瓣下结构,通过修复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可以更好地保留左心室形态结构,术后无需终生抗凝治疗,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患者远期生存率更高。目前,二尖瓣成形术包括多种术式,其适用范围亦各不相同,但二尖瓣瓣环成形术被认为是二尖瓣成型术的基石。不管瓣叶、腱索、乳头肌应用什么成形办法,大多数二尖瓣关闭不全行成形术时都会涉及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探讨老年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38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结果 60岁以下的病人7例。31例60岁以上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3/31例病人有左室功能不伍,9/31例合并有主动脉辫钙化、纤维化和关闭不全,8/31例有高血压性心脏病,2/31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病史。结论 退行性变、心肌缺血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体元(voxel)模型动态三维重建技术,以立体角度观察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的形态学特征,为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病例共15例。术中图象采集选用HPSonos2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和5MHz多平面食管探头,三维重建选用德国TOMTEC公司生产的ECHOSCAN计算机工作站。结果:上述患者术前前叶脱垂3例,后叶脱垂10例,前后叶均脱垂2例;其中合并位索断裂9例,包括前叶腺素断裂2例,后叶腱索断裂7例。术后再次三维重建发现10例患者术后仅为二尖瓣轻微或轻度返流。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返流,三维重建示3例轻度残余脱垂,2例对合不良,当即予以换瓣治疗。5例术后出现二尖瓣轻中度返流患者术前二尖瓣后叶脱垂合并广泛腱索断裂仅占1例,前叶脱垂合并腱索断裂占2例,前后叶均脱垂占2例其中1例合并腱索断裂。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重度返流的患者行二尖瓣成行术的疗效远不如以二尖瓣后叶病变为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P<0.05)。结论:以二尖瓣前叶病变为主的重度二尖瓣返而患者宜采用换瓣术。  相似文献   

8.
经食管超声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多平面食管超声(TEE)在判断二尖瓣病变区域上的准确性、二尖瓣成形的效果及预测成形术能否成功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67例单纯二尖瓣反流接受瓣膜成形术患者,TEE术中全程监测,并与手术所见比较。结果TEE诊断二尖瓣叶病变区域的准确性为96.0%,而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8%和96.3%;TEE判断腱索断裂的准确性为95.8%。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7.0%,失败的5例患者中,2例系手术技术原因,2例为前后叶多区域病变,另1例瓣环有明显钙化。结论TEE可准确评估二尖瓣病变的区域、腱索断裂及其部位,但对腱索断裂的根数不能准确判断;手术能否成功与瓣叶广泛的病变(至少累及3个区域)、瓣环钙化及外科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三维超声在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二尖瓣瓣膜病变患者。术前均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并与术中诊断结果比较,统计风湿性病变、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等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二尖瓣穿孔、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诊断率与术中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价值较高,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较为理想,可为患者术前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M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 ( TTE)对诊断非风湿性二尖瓣脱垂伴部分腱索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 MTEE和 TTE检查二尖瓣脱垂伴部分腱索断裂 12例 ,9例患者与手术资料对照。结果 :MTEE显示该病变以特发性腱索断裂最常见 ,其次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MTEE可清楚显示二尖瓣细小腱索断裂、瓣膜局部脱垂 ,还可显示瓣膜穿孔、赘生物和钙化 ,准确判断瓣膜关闭不全的程度 ;而 TTE仅能部分显示。结论 :MTEE是诊断非风湿性二尖瓣脱垂伴部分腱索断裂可靠的技术 ,可为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尖瓣腱索断裂临床分为特发性腱索断裂和继发性腱索断裂,继发性腱索断裂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最高。我科曾于2009-06—05收治1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工腱索移植是二尖瓣成形的难点,瓣环环缩也是二尖瓣成形术式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而目前国内相关此类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期疗效的较大样本报道较少。目的: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应用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85例。用Gore-Tex缝线作为人工腱索,马鞍环用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共行人工腱索移植41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21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技术23例。均行人工瓣环环缩术。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78例,随访率为91.7%(78/85)。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78例中,1例于治疗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76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59例,Ⅱ级17例。复查心脏彩超示微量及以下反流67例,轻度反流9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直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减少(P<0.05或P<0.01),反流速面积/左房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未出现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并发症情况:治疗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5例。1例治疗前伴快-慢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治疗后1周出现延迟性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无成形环断裂或撕脱、无溶血、左室流出道梗塞、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发生。无再次手术行瓣膜置换患者。结果可见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和马鞍环环缩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山海军  曾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69-1970
分析归纳94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图像,对94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且对其特点进行总结。结果(1)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共有38例,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并未出现自发性的心脏病基础的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情况,可能部分有关于先天性二尖瓣装置发育不良;(2)所有的二尖瓣腱索断裂病例基本上都能看到收缩期瓣缘对合不良、二尖瓣异常和程度不同的二尖瓣返流;左室和左房扩大;前叶腱索断裂少于后叶腱索断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能够对j腱索断裂的程度及部位加以充分的明确。此外,还能够对患者的心脏病性质加以确定,判断出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具体病因。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腱索断裂是一种心脏急症,依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有不同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中轻症者表现为非常显著的二尖瓣脱垂,重症者则表现为连枷样二尖瓣。本文回顾我院近10年来运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连枷样二尖瓣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Doble-Orifice(双孔)术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导致二尖瓣反流(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例因二尖瓣前叶脱垂或腱索断裂引起的MI患,行双孔修复二尖瓣。结果:出院前16例轻度或少许反流,1例中度反流,1例再次换瓣。结论:双孔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风心病患。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70例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和洗手配合等方面。认为对因腱索延长或断裂而导致二尖瓣前、后叶脱垂的患者,应采用人工腱索置换术,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配合要点、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二尖瓣结构精细化诊断、成形环选择的意义及术后即刻疗效评估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患者。19例患者均在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行实时三维TEE检查。并在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即刻再次进行检查,实时显示并记录存储图像。整个检查过程中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同时观察图像,直接交流并与术中所见相对照,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对19例中度以上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观察二尖瓣瓣膜与腱索,测量二尖瓣的瓣环、瓣膜长度及纤维三角的直径。 结果术中TEE检查可从任意角度清晰显示二尖瓣瓣膜、瓣环、腱索、乳头肌的解剖结构、运动情况。实时观察二尖瓣厚度、活动度、有无钙化及赘生物,腱索有无断裂,并能补充诊断有无血栓及卵圆孔未闭。本组19例患者TEE判断二尖瓣脱垂区域与术中基本一致,以后叶P2区最多见。检出病因: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脱垂共15例,其中12例探查到2处腱索断裂,与术中一致,准确率100%。本组19例患者TEE测量后提供的成形环尺寸14例一致,准确率73.7%(4/9),4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小一号,1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大一号。 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可客观地反映二尖瓣脱垂的病因及病变情况,提供直观的立体图像,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为选择成形环的大小提供依据,节约了手术时间,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术后即刻评价自体成形瓣膜的功能,并实时了解室壁运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也可以监测左心气体,有助于麻醉医师术中监护,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病人外科治疗的围术期特点。[方法]对本院1990年1月至2003年4月21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病人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死亡5例(13.9%).明显高于同期二尖瓣狭窄非小左室病人;3例为术后严重低心排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大出血.1例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率为27.8%。[结论]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虽然是手术的高危指标.但不是手术禁忌,术中选用较小型号的瓣膜并注意心肌保护,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相比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具有保留完善的左心室结构和较好的左心室功能、较小的血栓形成概率,较高的生活质量等优点。二尖瓣腱索断裂、退行性病变、barlow综合征等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效果已经为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价值,探讨其病因及超声特点。方法:应用MTEE和TTE检查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5例,部分病例与手术资料对照。结果:MTEE显示该病变以原发性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自发性腱索断裂较常见,MTEE可清楚显示二尖瓣细小腱索断裂、瓣膜穿孔、瓣膜局部脱垂、赘生物和钙化,准确判断瓣膜关闭不全的程度;而TTE仅能部分显示。结论:MTEE是诊断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较可靠的技术,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