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栓前状态病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活性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同时分析ADAMTS13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C-反应蛋白(CRP)、肌酐等生化指标和血压等因素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检测病例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败血症等患者共260例)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血浆中TSP1和v WF蛋白水平,同时对病例组血浆CRP、肌酐等生化指标和血压水平等与ADAMTS13活性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中ADAMTS13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SP1及v WF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DAMTS13活性与TSP1、肌酐、血糖、血压、D-二聚体及CRP呈负相关(r=-0.25至r=-0.54,P0.05),与血脂、血型、血小板数目、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栓前状态病例血浆中ADMATS13活性降低,提示ADAMTS13的减少与血栓前状态疾病的发病相关。检测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有助于对血栓前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收集73例初治AML患者缓解前后的血浆标本,荧光标记v 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S-vWF73)检测患者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以ELISA试剂盒检测v WF抗原量。结果表明,初治AML患者治疗缓解前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3.3±25.5)%vs(105.1±37.7)%,(P〈0.01);vWF抗原则高于正常对照组(226.6±127.0)%vs(111.4±39.7)%,(P〈0.01)。经标准诱导化疗后缓解期患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vWF抗原则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AML患者治疗前合并感染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感染组:(52.2±20.6)%vs(73.9±24.7)%,(P〈0.01);感染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感染组:(262.2±135.7)%vs(193.8±110.2)%,(P〈0.05)。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DIC组:(42.0±14.5)%vs(73.4±22.7)%,(P〈0.01);DIC患者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DIC组:(274.2±140.0)%vs(204.7±115.5)%,(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治疗前伴有ADAMTS13活性的降低和v WF的升高,以合并感染和DIC的患者表现最显著。ADAMTS13和v W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炎症和DIC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抗原和活性变化情况,探讨ADAMTS13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Frests-WF73试剂盒检测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ADAMTS13抗原含量;并对患者血浆vWF多聚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分别为(878±198)、(618±188)和(702±155)U/L;活性分别为(81.7±13.9)%,(59.2±22.1)%和(65.4±15.8)%.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及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WF多聚物分析未见异常.结论 AMI及AIS患者血浆ADMATS13抗原及活性均降低,提示ADAMTS13的减少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11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38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6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法检测ADAMTS13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中TSP-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水平。结果 DM组患者血浆中ADAMTS13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抗原和T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抗原和TSP-1水平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TS13活性降低及TSP-1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及遗传性 TTP 家族突变携带者中变化的情况。方法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CBA)检测13例 TTP 患者共28份血浆标本[含血浆置换(PE)前后]及10例携带者的 ADAMTS13活性;用新近建立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标本的 ADAMTS13抗原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 ADAMTS13含量为(600.93±145.36)mU/ml(设白种人混合血浆的 ADAMTS13抗原含量为1000mU/ml),活性为(74.79±11.81)%。遗传性 TTP 患者 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治疗前和发病间期均明显减低,PE 后恢复;其家族中携带者 ADAMTS13抗原含量为(331.40±109.85)mU/ml,活性为(66.79±12.82)%(与对照组比较,P 值分别<0.01和>0.05);原发性 TTP 患者 PE 前 ADAMTS13抗原含量为(98.7±82.08)mU/ml,活性为(22.23±19.07)%(与对照组比较,P 值均<0.01);PE 后ADAMTS13 抗原含量为(449.4±232.33)mU/ml,活性为(60.92±22.33)%(与对照组比较,P 值分别<0.01和>0.05);1例继发性 TTP 患者 PE 后 ADAMTS13抗原含量远高于正常,活性仅为6.00%结论治疗前的 TTP 患者 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减低。大多数患者两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个别患者两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前者可能因为遗传因素或体内免疫系统的廓清作用,后者可能因为抗 ADAMTS13抗体仅抑制了 ADAMTS13的活性而未影响其抗原的含量或其他未知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及v WF抗原含量,探讨预处理过程对ADAMTS-13及v WF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13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外周血,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FRETS-v WF73荧光试验检测血浆ADAM TS-13活性,ELISA法检测v WF抗原量。多数患者采取改良BUCY,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予TBI+CY方案预处理,淋巴瘤患者多用BEAM等方案预处理。结果:①移植后发生血栓并发症8例,49例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②1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v WF抗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减低的患者占59.3%(69/113),其中活性减低范围在60%以上的患者占8.0%(9/113);相应的VWF抗原含量也出现增高(P0.01)。③8例血栓并发症患者ADAMTS-13活性预处理后均降低,与非血栓组有明显差异(P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37.5%(3/8),同时v WF抗原量增加(P0.01)。④49例a GVHD患者ADAM TS-13活性均值在预处理后降低,但是与非a GVHD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中25例患者在a GVHD发生当时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发生了明显减低(P0.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6.0%(2/3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下降超过预处理前60%,是后期发生血栓的风险因素(P0.01);而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下降不是a 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下降,v WF抗原含量升高;血栓病人尤为明显。ADAMTS-13活性降幅超过60%是后期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减低与a GVHD的发生无关。所以ADAM TS-13活性降低是移植后血栓并发症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房颤组95例患者及窦性心律对照组55例患者,比较两组血浆hs-CRP、v WF、D-二聚体及Fbg水平。结果:房颤组hs-CRP、v WF、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P0.05);Fbg水平在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房颤组中,hs-CRP与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v WF、Fbg及D-二聚体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与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P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分别对35例ITP、6例TTP及32例健康人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TP及T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47.6 2±2 4 . 2 2 ) %、(12 .5 4±11.6 9) % ]显著低于正常人[(78 .6 0±10 .0 3) % ](P <0 . 0 1) ,I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0. 0 1) ,I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阳性率[6 8 5 7% (2 4 /35 ) ]明显低于TTP患者[10 0 % (6 /6 ) ](P <0 . 0 1)。结论 ADAMTS 13活性水平检测在ITP与TTP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富含半胱氨酸(CysR)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探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利用点突变技术对ADAMTS13 CysR结构域中的EDGTLS氨基酸残基进行基因突变,制备质粒,表达并提纯蛋白。1%Sea Kem HGT琼脂糖凝胶分离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或剪切应力作用下对底物v WF的裂解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ADAMTS13突变体质粒(M1:Glu515Ala; M2:Asp516Ala; M3:Gly517Ala; M4:Thr518Ala; M5:Leu519Ala; M6:Ser520Al)。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质粒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并提纯蛋白。在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基本完全裂解了v WF多聚体,而突变体M1裂解v WF多聚体的活性显著降低(P 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突变体M1对v WF多聚体的裂解能力显著降低(P 0.01)。突变体M1对FRETS-vWF73的剪切能力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显著降低。与野生型ADAMTS13相比,突变体M1与v WF之间的结合力未见明显降低。结论:在变性条件和剪切应力作用下,ADAMTS13 CysR结构域在酶切v WF多聚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Glu515可能是底物识别的重要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手术期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水平和活性变化,探讨VSD患儿血浆v WF抗原(v WF:Ag)和ADAMTS-13活性(ADAMTS-13:AC)对评估血管内皮损伤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手术治疗的VSD患儿74例为观察组,其中单纯VSD 28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32例,VSD合并心脏瓣膜病14例。收集同期于天津市儿童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1例为对照组。记录患儿入院时各项生化指标,并分别留取患儿入院时、心脏手术后当天、术后1 d的外周静脉血浆,检测v WF:Ag、v WF活性(v WF:AC)、ADAMTS-13抗原(ADAMTS-13:Ag)、ADAMTS-13:A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前v WF:Ag、v WF:A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术后当天、术后1 d均持续明显升高(P<0.001)。观察组术前ADAMTS-13: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DSA和(或)CT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标准:(1)入院时发病已超过72 h或即将死亡患者;(2)在外院已接受手术、介入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3)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4)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孕期患者.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抗原和ADAMTS13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3个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相比在第1天、第4天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I组与预后不良组在T1时间点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而在是否发生CVS患者之间血浆ADAMTS1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水平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与DCI发生有关,并日早期ADAMTS13活件下降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和抗ADAMTS13抗体表达水平,与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6月于陕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医院诊治的37例获得性TT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在首次缓解随访期内是否复发,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22).分别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ADAMTS13抗原水平,抗ADAMTS13抗体,ADAMTS13抑制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和超大分子量vWF(ULVWF)多聚体等指标,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中位ADAMTS13活性为11%(7%~124%),低于对照组的53%(7%~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8,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率分别为53.3%(8/15)和22.7%(5/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②37例获得性TTP患者的血浆ADAMTS13活性和ADAMTS13抗原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s=0.810,P=0.001).研究组患者的中位ADAMTS13抗原水平为33%(3%~99%),低于对照组的59%(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21,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ADAMTS13抗原水平显著降低率分别为13.3%(2/15)和9.1%(2/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研究组患者的抗ADAMTS13抗体检出率为66.7%(10/15),高于对照组的36.4%(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研究组患者中抗ADAMTS13抑制物检出率为46.7% (7/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2% (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⑤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ULVWF多聚体检出率分别为20.0%(3/15)和13.6%(3/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OR=2.95,95% CI:1.13~6.96,P<0.05),检出抗ADAMTS13抗体(OR=3.31,95%CI:1.08~8.19,P<0.05),检出抗ADAMTS13抑制物(OR=3.24,95 %CI:1.24~9.03,P<0.05).结论 获得性TTP患者在首次缓解期内,ADAMTS13活性水平显著降低,存在抗ADAMTS13抗体及抗ADAMTS13抑制物,会显著增加疾病复发风险,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预测获得性TTP患者于首次缓解期内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 WF:Ag)评估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PCI后新发非瓣膜性心房纤维性颤动患者127例(PCI后新发房颤组)、初入院尚未接受PCI的ACS患者50例(ACS对照组)、PCI后未发生房颤的ACS患者50例(PCI对照组)、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浆v WF:Ag,用ROC曲线评价v WF:Ag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性能。用χ2检验评估PCI后新发房颤患者v WF:Ag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健康人对照组血浆v WF:Ag测定结果为104.5%(88.0%,133.7%),ACS对照组161.7%(120.7%,270.5%),PCI对照组208.0%(125.2%,360.7%),PCI后新发房颤组284.9%(172.4%,494.2%);其中,PCI对照组高于ACS对照组(U=526.0,P0.01);PCI后新发房颤组高于PCI对照组(U=824.0,P0.01)。血浆v WF:Ag水平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11~0.854),v WF:Ag医学决定水平设定为312.0%时,预测PCI后新发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60.6%。与低于312.0%的PCI后新发房颤患者比较,高于312.0%的患者在90 d随访期内的卒中累积概率增高(Log-rankχ2=44.308,P0.01)。PCI后新发房颤患者血浆v WF:Ag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障碍、高血压、年龄、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和血管疾病有关联(P0.01)。接受双联抗栓治疗患者的血浆v WF:Ag水平和卒中事件发生率高于接受三联抗栓治疗的患者(U=1 075.5,P0.01;χ2=10.45,P0.01)。结论血浆v WF:Ag水平能敏感地反映PCI后新发房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态、卒中风险以及抗凝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比较空腹血糖、Hb A1c、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1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PAI-1及v WF水平,并分析比较1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 A1c分别与PAI-1及v WF的关系。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和v WF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20.339±3.141)ng/L vs.(16.900±1.801)ng/L,(4.900±0.515)ng/L vs.(3.346±0.645)ng/L,均P<0.001]。1型糖尿病组PAI-1浓度与空腹血糖及Hb A1c呈正相关(r=0.478,P<0.001;r=0.610,P<0.001);1型糖尿病组v WF浓度与空腹血糖及Hb A1c呈正相关(r=0.440,P<0.001;r=0.476,P<0.001)。结论血浆中的PAI-1和v WF可作为反映1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且患者机体血糖值越高,处于高血糖状态越久,血管内皮的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 Flt 1)、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研究,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6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选择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中s Flt1、PLGF、v WF、TSP-1、IL-18及IL-10的水平。结果重度组患者的血清中s Flt1、v WF、TSP-1、IL-18水平均显著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中PLGF、IL-10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的血清中s Flt1、IL-18水平与β2-MG、ALT、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PLGF与β2-MG、ALT、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v WF与患者β2-MG、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TSP-1与β2-MG、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讨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 Flt1、PLGF、v WF、TSP-1、IL-18及IL-10的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并且与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 ADAMTS13活性严重缺乏是血栓形成微血管病(TMA)的一种生物学危险因子。本文假设ADAMTS13活性严重缺乏与一组独特TMA群体相关。研究设计与方法 107例TMA成人患者经过血浆置换治疗,在治疗前检测患者ADAMTS13活性。患者未进行临床分类,但按照ADAMTS13活性严重缺乏(n=50)和不严重缺乏(n=57)分为2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及临床参数。结果 ADAMTS13活性不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是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1期和2期止血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如缺乏将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血友病(v WD)。v WF可被AD-AMTS13裂解以失去活性,凝血酶敏感蛋白-1可能参与了这个调节过程。v WF水平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其中ABO血型影响较大。v WF主要通过A1和A3区与血小板GPlb和胶原结合。深入研究v WF的合成、分泌、降解和清除机制,以及v WF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助于寻找新的止血与血栓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其裂解酶(ADAMTS-13)活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残余胶原结合实验及ELISA分别测定78例肺癌血浆ADAMTS-13和vWF,以ELISA测定血清TNF-α值。结果肺癌患者vWF抗原(vWF:Ag)(107.7±43.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1.3±49.5)及肺良性疾病组(82.4±41.3)(P<0.05),而ADAMTS-13在肺癌患者(59.2±21.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6.6±1.8)和肺良性疾病组(79.4±13.3)(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肺良性(59.7±18.3)及恶性(74.2±19.7)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8±17.1)(。2)三指标在肺癌晚期广泛转移时较局限期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患者血浆vWF:Ag升高、ADAMTS-13降低及血清TNF-α水平升高,并与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脑出血组病例为2006年8月到200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病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性摹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83例,男54例,女29例;年龄41~79岁,(60.9±9.7)岁.对照组病例为同期急诊治疗的轻微软组织挫伤患者,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9岁,(62.9±8.4)岁.两组病例均除外既往脑血管性疾病、使用抗凝剂、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严重外伤史,两组间年龄(P=0.429)、性别(P=0.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发病或外伤后24 h内抽取外周血,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ELJSA法测定血浆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D-二聚体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死亡的危险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脑出血组与对照组、非生存组与生存组、脑室出血组与非脑室出血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Speaman相关检验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肿量、血浆白介素-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血液中微粒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Z检验比较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血浆白介素-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预测脑出血死亡的曲线下面积.结果脑出血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36例(4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OR=0.558,95%CI=0.367~0.850,P=0.007)、血肿量(OR=1.061,95%C1=1.012~1.113,P=0.015)及伴有脑室出血(OR=5.537,95%CI=1.035~29.629,P=0.045)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6.72±3.26)U/mL较对照组(1.84±0.82)U/mL明显升高(P=0.030),非生存组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8.51±3.45)较生存组(5.35±2.33)明显升高(P=0.000),脑事出血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7.66±3.39)较非脑室出血组(5.36±2.53)明显升高(P=0.001).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r=-0.690,P=0.000)、血肿量(r=0.590,P=0.000)、血浆白介素-6浓度(r=0.465,P=0.01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r=0.464,P=0.016)、血浆D-二聚体浓度(r=0.567,P=0.001)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r=0.469,P=0.014)有显著相关性.ROC曲线辨别了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预测界值(7.47 U/mL),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较高的灵敏度(77.8%)和特异度(76.6%).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曲线下面积(0.825±0.048)显著大于血浆白介素-6浓度(0.685±0.060,P=0.04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0.681±0.060,P=0.036)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0.644±0.062,P=0.008)的曲线下面积,而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曲线下面积(0.743±0.056,P=0.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中微粒参与脑出血后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凋亡细胞可能通过血液中微粒作为"载体"促进凝血级联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重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而降低血液中微粒水平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新策略,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素(TSP)mRNA表达、血浆血小板第四因子(PF4)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VIE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TSP1和TSP2mRNA的表达,并用酶标记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40例PIE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PF4水平.结果 (1)PIE癌组织TSP1mRNA、TSP2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7.5%,它们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80%)(P<0.01),而且TSP1mRNA、TSP2mR.NA阳性表达PTC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低于TSP1mR.NA、TSP2mRNA阴性表达PTC组(33.3%vs 90.9%、42.1%vs 85.7%,P<0.01).(2)正常对照组、无淋巴结转移的PTC组和伴淋巴结转移的PTC组间的PF4血浆浓度呈线性递减趋势,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PF4血浆浓度(2.96±0.21ng/ml)高于转移组(0.98±0.17 ng/ml)(P<0.05).(3)TSP1mRNA、TSP2mRNA阳性表达VTC组的血浆PF4水平分别明显高于TSP1mRNA、TSP2mRNA阴性表达组(2.36±0.91 ng/ml vs 1.11±0.60 ng/ml,2.15±1.00 ng/ml vs 1.23±0.72 ns/ml)(P<0.01).结论 缺乏TSP1mRNA、TSP2mRNA表达及血浆低水平的PF4诸因素可能为促进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TSP1、TSP2与PF4在抑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起着互相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