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的心内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风心病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9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持续性房颤分为:房颤组(AF组,n=51)和窦律组(SR组,n=48),将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R组比较,AF组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均增大,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二尖瓣口面积(MVA)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AD与LVEDD、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Vmax)呈正相关(r=0.491,P0.01;r=0.467,P0.01);LAD与LVEF、二尖瓣口面积(MVA)呈负相关(r=-0.215,P0.05;r=-0.218,P0.05);LVEDD与LVEF呈负相关(r=-0.282,P0.01),LVEF与MVA呈正相关(r=0.213,P0.05)。结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发生与二尖瓣口面积、左房及左室内径扩大程度、左室心功能密切相关。左室收缩功能与二尖瓣面积、房颤、左房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连续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05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5)ng/L与(86.37±66.96)ng/L]与LVMI[(127.19±28.04)g/m2与(83.70±17.23)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6)ng/L与(178.95±102.73)ng/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hs-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评定对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项参数值,并与同期选择的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各项参数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左室后壁增厚45例,占54.88%(45/82),中室间隔增厚25例,占30.49%(25/82);而在对照组中未检查到左室后壁增厚和中室间隔增厚。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中左室后壁增厚和中室间隔增厚检出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经超声心动诊断仪检查后,研究组患者的IVRT、E/A、VA及VE等左室舒张功能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诊断仪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7例,均使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根据患者是否加用替米沙坦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1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衰住院率、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心功能分级、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慢性房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心衰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肺纤维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能较好地维持窦性心律,降低心衰住院率,对心脏重构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尖瓣返流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左室充盈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有轻度二尖瓣返流的DCM患者和 30例二尖瓣返流较重的DCM患者与 30例正常人的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血流频谱早期充盈峰速度 (VE)、晚期充盈峰速度 (VA)、VE/VA等参数在轻微二尖瓣返流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0 0 1) ,而严重二尖瓣返流组上述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指标显示二尖瓣返流轻微的DCM患者左室主动充盈减弱 ,被动充盈相对增加 ,而对二尖瓣返流较重的DCM患者的VE/VA却表现为假性正常化。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变化.资料与方法 48例GDM孕妇按照母体血糖水平分为GDM 1组和GDM 2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心脏二尖瓣环内径(MVA)、三尖瓣环内径(TVA)、主动脉瓣环内径(AVA)、肺动脉瓣环内径(PVA)、左/右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RVDd)、左/右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RVDs)、左/右室壁厚度(LVWT、RV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右室短轴缩短率(LVFS、RVFS)、二、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值(E/AMV、E/ATV)、左/右室Tei指数(LVMPI、RVMPI).选择同期9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结果 GDM 2组胎儿MVA、TVA、PVA、LV MPI、RV MPI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 1组胎儿MVA、TVA、AVA、PVA和RV MPI均小于GD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各瓣环内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 MPI、RV MPI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体血糖水平越高,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改变越明显.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参数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HOCM 62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CE)将62例HOCM患者分为不良组(33例)与良好组(29例)。比较不良组与良好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心脏超声参数与患者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脏超声对HOCM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周径纤维平均缩短速度(mVC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每搏量(SV)、左室每分输出量(CO)、等容收缩时间(ICT)、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LVEDD、LVEF、LVFS、m VCF水平高于不良组(P<0.05),LVESD、SV、CO、ICT、左室后壁厚度、室间...  相似文献   

8.
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腱索断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像。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54例中老年二尖瓣脱垂和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二尖瓣脱垂组中性别无明显差异,前后叶无明显差异,二尖瓣返流以中度为主(73.1%);二尖瓣腱索断裂组中,男性(67.9%)多于女性(32.1%),腱索断裂后叶(60.7%)多于前叶(39.3%),二尖瓣返流以中重度为主(92.9%);心脏结构改变腱索断裂组重于脱垂组。结论:中老年患者二尖瓣脱垂和腱索断裂的超声心动图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脏超声参数,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Spearman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Tei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EDD、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1例(27.4%)患者发生术后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室壁运动积分(WMI)、二尖瓣E峰/A峰(E/A)、二尖瓣侧壁处收缩期峰速(S’)、E峰/二尖瓣侧壁处舒张早期峰速(E/E’)、肺动脉收缩压(PASP)、二尖瓣反流(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I程度、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44例术前有MI,其中房颤组18例,对照组26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发现房颤组有13例(72.2%)MI无变化,而对照组仅6例(23.1%)MI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25例患者MI均减轻或消失。房颤组和对照组中MI患者术前E/E’值分别为13.5±4.9和9.9±3.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 CABG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二尖瓣功能性反流同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E’≥8~10)的患者,应该考虑CABG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张军 《民航医学》1997,7(3):23-24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特点是在情绪紧张时或手术、运动、急性酒精中毒后发作。持续性房颤常见于心血管病患,最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异常。因房颤发作常可引起心室率过快而致低血压、心绞痛、昏厥、乏力,严重的可发生循环栓塞。故对发生房颤的空勤人员来说医学鉴定是有条件的和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3例单纯行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采集术前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1例(27.4%)患者发生术后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室壁运动积分(WMI)、二尖瓣E峰/A峰(E/A)、二尖瓣侧壁处收缩期峰速(S')、E峰/二尖瓣侧壁处舒张早期峰速(E/E')、肺动脉收缩压(PASP)、二尖瓣反流(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相对危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I程度、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44例术前有MI,其中房颤组18例,对照组26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发现房颤组有13例(72.2%)MI无变化,而对照组仅6例(23.1%)MI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25例患者MI均减轻或消失.房颤组和对照组中MI患者术前E/E值分别为13.5±4.9和9.9±3.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5).结论 CABG术后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E/E'增高、年龄增加、PASP升高.二尖瓣功能性反流同时伴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E'≥8~10)的患者,应该考虑CABG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预测二尖瓣修复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疗效。材料和方法:2004-03~2006-06对120例MVR手术的患者行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6.1&#177;5,4个月)。重点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程度、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根据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对疗效进行预测。结果:术后MR程度及左房室大小均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前LVEF〈60%的患者术后LVEF明显改善。MR复发者7例(5.8%),LVDd无明显缩小者13例(10.8%),术后LVEF无明显改善者18例(15%)。术前LVEF〈60%、LVDs≥45mm、存在心梗是术后左室功能无改善的危险因素;而存在心梗也是术后LVDd无明显缩小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作出精确诊断,对预测MVR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超声联合Tei指数评估尿毒症合并心肌病患者左室肥厚情况,探究其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2例尿毒症患者和6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尿毒症患者根据左心室不同构型分将左心室构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左心室肥厚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率(LVFS);同时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模式下,定量、定位测量二、三尖瓣环速度及时间等指标,计算Tei指数,评估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构型变化及其对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M型超声心动图发现,观察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因左心室肥厚,其LVIDd、LVIDs、IVSd、LVPWd、LVMI及RWT均大于左心室构型正常的对照组和健康人群(P0.05);而左心室肥厚观察组患者LVEF和LVFS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降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升高,E/A比值降低(P0.05)。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因左心室肥厚,左室Tei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联合组织多普勒超声模式下测得的Tei指数可以较好的评估尿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78名优秀耐力、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心脏形态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主肺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室间隔运动幅度、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右室内径、左房前后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P<0.01);耐力项目女运动员的心脏形态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女运动员(P<0.01)。(2)在心脏功能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等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P<0.01);而耐力项目女运动员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二尖瓣前向血流A峰、二尖瓣峰值流速E/A、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等均显著高于力量项目女运动员(P<0.01)。结论:(1)在心脏形态方面,相对于力量项目运动员,耐力项目运动员左室、右室和左房明显扩大。(2)在心脏功能方面,耐力项目男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强于力量项目男运动员;而耐力项目女运动员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以及顺应性均好于力量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心房优先起搏功能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例病态窭房结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根据置入起搏器类型分为两组,一组置入带心房优先起搏功能(APP)的双腔起搏器(APP组),另一组置入普通的双腔起搏器(对照组);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心脏房室结构、心房自动模式转换(AMS)情况以及房颤总负荷.结果 术前APP组与对照组临床特征基本可比.术后6个月两组间P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115.0±10.1)ms和(122.0±11.0)ms,P>0.05);Pd在对照组明显增大,较APP组显著(32.7±4.2)ms和(20.1±5.3)ms,(P<0.05).术后6个月,两组超声心动图与术前相比右房(RA)、左房(LA)有轻度扩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V)、收缩末内径(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变化,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APP组较对照组AMS次数明显减少分别为(145±37)次和(327±13)次,(P<0.05).AMS持续时间缩短,分别为(73±15)h和(139±28)h,(P<0.05);房颤总负荷减轻[(13±5)%和(28±6)%,P<0.05].结论 心房优先起搏功能可以改善双心房除极的各向异性.减少远期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缩短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进而降低房颤总负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探究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差异,并分析可能促使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二尖瓣返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梗死患者131例,并将其分为不伴二尖瓣返流组(56例)以及伴二尖瓣返流组(75例),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左心室结构功能数据及钆对比剂延迟强化数据。结果:与不伴二尖瓣返流组相比,伴二尖瓣返流组年龄更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梗死面积更大、下壁梗死发生率更大(P均<0.05),并且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01)。结论:与不伴二尖瓣返流患者相比,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障碍更严重,年龄、下壁心肌梗死以及梗死面积可能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二尖瓣返流的影响因素,心脏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提供更多有助于诊疗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继发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影响因素及影像诊断特点。方法:77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均作二维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和远达X线胸片检查,根据超声诊断有否三尖瓣功能性返流分为两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三尖瓣返流组与无返流组之间,二尖瓣病变类型、左房内径(LAD)、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左心耳凸度、右房高/心高比率、右下肺动脉干宽径及双重影、肺水肿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病程、心房纤颤、瓣膜病变部位、左室收缩末径(LVDS)、左室舒张末径(LVDD),返流组和无返流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二尖瓣病变类型、心胸比率、肺动脉段凸度与三尖瓣功能性返流密切相关。结论:二尖瓣狭窄、心脏增大程度和肺动脉高压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继发三尖瓣功能性返流的主要相关因素和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 我们寻求到一种能够用临床化验检查和各种物理检查包括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手段预测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发作的危险性及可能性。背景资料 尽管评价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发作的危险性很重要 ,但是临床上预测充血性心衰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仍很重要。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75例既往无阵发性房颤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 ,用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测定他们的左室射血分数人均 4 0 % ,同时进行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 ,心脏超声心动图及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另外 ,也检测了患者血浆心房肽 (心酶素 )的含量。结果  75例患者中有 2 9例发现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异常 ,在随访的 (2 1± 9)个月中 ,心电图上频繁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比例 (32 % )远远超过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正常的患者 (2 % ) (P =0 .0 0 0 2 )。发生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心房肽水平显著高于没发生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血浆心房肽水平 (75 )尽管这些患者在年龄、左房直径、房早博发生上无显著差异性。COX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与异常P波触发的信号平均心电图有关 ,同时 ,这些患者的心房肽 (ANP)水平也是升高的 6 0 pg/ml。 结论 异常的P波触发信号平均心电图和血浆心房肽 (ANP)水平的升高能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心脏CTA(CCTA)评估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二尖瓣峡部(MI)及冠状静脉窦(CS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选取行CCTA扫描并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为中重度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患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组)、轻度或无二尖瓣病变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及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各31例。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CTA数据。通过CT重建,测量所有患者的左心房容积、CS直径、二尖瓣峡部冠状静脉(MI-CV)直径、MI深度及曲线长度、MI-CV至左心房距离,并评估回旋支嵌入情况。结果: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组的左心房容积、CS直径、MI深度及曲线长度、MI袋形结构占比、肺动脉收缩压较房颤组、对照组均增大(均P<0.05);MI-CV直径、射血分数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较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回旋支嵌入占比、MI-CV至左心房距离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MI曲线长度与左心房容积呈强正相关(r=0.791 1,P<0.05);MI深度与左心房容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