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irinotecan)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d1,d8,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天,d1-14,治疗24例术后曾接受过OXA+5-Fu/LV,HCPT+5-Fu/LV方案化疗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结直肠癌,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全组共化疗108周期,平均4.5周期/例。24例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4.2%),部分缓解(PR)10例(41.7%),疾病稳定(SD)10例(41.7%),疾病进展(PD)3例(12.5%),有效率(RR)45.8%。中位生存期1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62.5%)、迟发性腹泻(58.3%)、手足综合征(33.3%),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毒副作用可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2.
胡正操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67-176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对照组20例仅以支持对症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有效率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临床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3.
内关穴皮内针埋针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41-2642
[目的]探讨内关穴皮内针埋针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选择CEF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输注格雷司琼3mg,观察组同时实施内关穴皮内针埋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程度的效果。[结果]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内关穴皮内针埋针配合止吐药物能较好地缓解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药卡培他滨对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方法23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经过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给予单药卡培他滨2000mg/(m^2·d),分两次口服,连服2周,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化疗均数为4个周期。CR0例,PR6例,SD13例,PD4例,有效率26.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2.6%(19/23),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5.2%)、皮肤色素沉着(52.7%)、恶心呕吐(43.5%)、腹泻34.8%,1例出现3~4级严重腹泻而住院治疗。结论单药卡培他滨对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顾锦红  刘爱芹 《全科护理》2011,9(19):1745-1746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早期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7例早期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化疗疗程结束后1年,采用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中文版(V4.0)评价病人的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FACT-B评分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领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诊疗的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MUIS各维度评分、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自护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氧联合生姜鼻疗法预防乳腺癌化疗后急性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首次使用TAC方案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给予止吐药物治疗外予吸氧联合生姜鼻疗法,对照组予常规止吐药物治疗,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程度。[结果]两组急性呕吐发生程度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6.66%,对化疗后急性呕吐的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病人化疗开始给予吸氧联合生姜鼻疗法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化疗后急性呕吐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5例,既往均接受多程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现接受恩度联合NP方案化疗。化疗1周期后评价毒副反应,化疗2周期后评价化疗效果。结果 13例可评价疗效的病例中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7例和疾病进展(PD)2例,客观有效率30.1%,疾病控制率84.6%。全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一线治疗失败后改用恩度联合NP方案化疗后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安全性好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32名正常人和4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adiponectin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组血清adiponecti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手术后尚未化疗组和手术后已经化疗组血清adipomectin水平较未手术和未化疗组明显升高(P〈0.05);未手术和已化疗组与未手术和化疗前组血清adiponecti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组较绝经前组明显降低(P〈0.05);乳腺癌患者组BM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diponectin水平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绝经后较绝经前妇女血清adiponectin水平明显下降提示,低水平的adiponectin可能成为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过程中血糖的控制和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积极控制其血糖,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血糖也没有出现较大变化,在10mmol/L左右。1例病人在输注奥沙利铂10min后出现了神经毒性症状,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顺利完成了化疗。[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是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化疗时做好血糖的控制及护理能够起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化疗期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化疗期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人167例,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心境问卷(POMS—SF)、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和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化疗期病人的POMS—SF总分和紧张一焦虑、抑郁一沮丧、愤怒敌意、疲乏一迟钝、迷惑一混乱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01),正性情绪精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病人屈服应对方式用得越多,神经质得分越高,化疗期出现的副反应数量越多,病人情绪越差。[结论]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化疗期出现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其情绪状况受屈服应对、神经质人格和化疗副反应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8 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每2个疗程评价1次疗效、不良反应和疾病缓解率以及计算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1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1例,PR 8例,SD 4例,PD 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0(4~26)个月,14例存活,4例死亡,中位TTP为6(3~12)个月,中位生存期(OS)8.4(4~23)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乏、白细胞减低和神经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对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患者,仍然有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计算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有20%-30%病人存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 2)基因扩增及编码蛋白过度表达[2]。分子靶向治疗开启了乳腺癌治疗的新篇章[3]。大量临床结果证实, H ER 2阳性乳腺癌病人在辅助化疗中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推迟复发时间,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4]。注射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inj ection)又名赫赛汀(hercep-tin),是最经典的分子靶向药物(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适用于H ER 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及乳腺癌辅助治疗。此药物每瓶含曲妥珠单抗440 mg冻干粉剂,稀释液为含1.1%苯甲醇的20 mL灭菌注射用水,价格昂贵,疗程52周[5]。护士计算剂量过程复杂,为此,发明了计算量表,可供临床使用。自2011年2月起我院使用自行设计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计算量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培凤 《全科护理》2011,9(21):1889-1890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化疗期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化疗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而实验组在接受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疗法。[结果]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通过较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病人化疗期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的疗效大为改观,其中,放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是不可忽略[1-6]。放疗可降低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的局部复发风险并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改善乳腺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104例乳腺癌首次化疗的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52),双号为对照组(n=52),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及化疗后第4周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化疗第4周时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乳腺癌化疗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社娟  李晓勇  侯萃 《全科护理》2009,7(31):2832-2833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损害(LN)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L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LN病人经系统规范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28d~36d后,病情好转稳定,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结论]通过对LN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病情控制和疾病康复,预防了复发。  相似文献   

19.
黄剑  赖红双  李艳华 《护理研究》2009,(9):2394-2395
[目的]探讨两种型号留置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G留置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时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分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液体外渗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化疗时使用24G静脉留置针可减轻疼痛、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李丽芸  )  罗梨芳  )  江团兴  )  郑燕华  ) 《全科护理》2010,8(31):2858-2859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化疗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入院时、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化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可减低化疗毒性反应程度,减轻病人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