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mTOR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生命活动枢纽,它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来调控细胞生命活动。Rheb可以激活mTOR信号通路,进而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以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探讨Rheb在HL-60和K562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本研究利用逆转录病毒技术使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K562过表达Rheb;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HL-60和K562细胞中Rhe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Annexin V-PE和7-AAD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Rheb过表达的HL-60和K562细胞株,并发现Rheb过表达可以促进细胞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Rheb过表达加快细胞进入G2/M期(P<0.01),但不影响细胞凋亡。结论:Rheb通过加快细胞周期进程促进HL-60和K56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微环境在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柔红霉素(DNR)诱导的AML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健康供者和初诊AML患者来源的骨髓MSC与HL-60细胞共培养,不同的实验组添加或者不添加DNR,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Ⅴ/PI标记的HL-60细胞凋亡;通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各组HL-60细胞形态,统计原始和分化细胞所占的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健康供者MSC以及初诊AML患者来源MSC分别与HL-60细胞共培养未见HL-60细胞的凋亡情况有显著变化。加入DNR后,HL-60细胞凋亡率为(49. 57±7. 44)%,健康供者MSC共培养加药组和初诊AML患者来源的MSC共培养加药组凋亡率显著降低,分别为(30. 72±4. 05)%(P 0. 01)和(22. 99±4. 08)%(P 0. 01),但健康供者MSC组与初诊AML患者来源MSC组对DNR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差别(P 0. 05)。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初诊AML患者来源MSC共培养的HL-60细胞绝大多数处于原始状态,极少见到细胞分化。初诊AML患者来源MSC共培养组中,DNR引起的细胞凋亡和分化明显减少,HL-60细胞大多数处于原始状态。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初诊AML患者来源MSC和健康供者MSC共培养组的HL-60细胞内Caspase-3活性剪切均较HL-60细胞单独培养组下降,且初诊AML患者来源MSC组显著降低。此外,初诊AML患者来源MSC和健康供者MSC共培养的HL-60细胞Survivin的表达较单独药物作用组表达更高,且初诊AML患者来源MSC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初诊的AML患者骨髓中存在的MSC与健康人骨髓MSC可以抑制DNR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HL-60细胞内Caspase-3活性,提高了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7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株和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和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抽取新鲜骨髓2 ml/(人)份,分为ALL组、AML组和正常组,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CXCR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CXCR7表达水平:THP-1细胞为(69.05±3.04)%,HL-60细胞为(20.17±1.53)%,Jurkat细胞为(3.41±2.46)%,THP-1细胞表达高于HL-60细胞(P0.01),而HL-60细胞表达又明显高于Jurkat细胞(P0.01)。2)CXCR7表达水平:AML组为(19.03±3.84)%,ALL组为(3.34±1.71)%,正常组为(2.40±1.27)%,AML组与正常组、ALL组相比,CXCR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ALL组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和HL-60细胞的CXCR7表达均明显增高,提示其在AM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1种新的血液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思路和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沉默信息调控因子2同源蛋白2(SIRT2)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耐药细胞株HL-60/A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L-60/A及对药物相对敏感的亲代细胞株HL-60中SIRT2及自噬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采用si RNA转染HL-60/A细胞,靶向抑制SIRT2表达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阿糖胞苷对HL-60/A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HL-60/A细胞的自噬影响。为明确自噬在SIRT2对HL-60/A耐药调节中的确切作用,在SIRT2沉默后加入自噬特异性激动剂雷帕霉素,再分别检测对HL-60/A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结果:HL-60/A细胞中SIRT2、LC3 Ⅱ/Ⅰ蛋白表达量较HL-60细胞明显增高(P0.05),但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siRNA成功转染HL-60/A细胞后,SIRT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C3 Ⅱ/Ⅰ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同时P62蛋白表达上升;自噬体数目显著降低(P0.05)。这提示,自噬受到抑制。SIRT2被沉默后, HL-60/A对阿糖胞苷的药敏性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而当加入雷帕霉素后,siRNA转染组中受到抑制的细胞自噬被激活,HL-60/A细胞重新表现出对阿糖胞苷的耐药性,细胞凋亡率较其他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SIRT2的高表达激活了HL-60/A细胞保护性自噬机制,且与其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微环境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AML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对HL-60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分离初诊AML患者骨髓MSC,将其和HL-60细胞共培养,以3H-TdR掺入法检测MSC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的细胞周期和免疫表型。结果:3H-TdR掺入法的结果表明,初诊AML患者骨髓MSC显著抑制HL-60增殖,并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r=0. 998)。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MSC使HL-60细胞更多的阻滞在G0/G1期。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独培养的HL-60细胞相比,与正常MSC和患者MSC共培养的HL-60细胞CD11a的阳性率均显著下降,分别为(50. 80±10. 41)%vs (36. 23±8. 82)%(P 0. 05)和(50. 80±10. 41)%vs (16. 93±9. 25)%(P 0. 001),患者MSC共培养组和正常MSC共培养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16. 93±9. 25)%vs (36. 23±8. 82)%(P 0. 001)。同样,与正常MSC和患者MSC共培养的HL-60细胞CD154表达也显著降低,分别为(65. 67±11. 91)%vs (39. 85±12. 11)%(P 0. 01)和(65. 67±11. 91)%vs (17. 18±9. 29)%(P 0. 001),且与患者MSC共培养组CD154表达降低更明显(39. 85±12. 11)%vs (17. 18±9. 29)%(P 0. 05)。CD54的表达未见改变。结论:初诊的AML患者骨髓中存在的MSC具有与健康人骨髓MSC相似的调节HL-60增殖、细胞周期和免疫表型的能力,其抑制CD11a和CD154的能力更强于健康人骨髓MS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IGF2BP3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本中心27例AML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IGF2BP3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在初治AML患者及难治AML(Refractory AML)患者样本中验证。分析20例健康对照者和26例AML患者中IGF2BP3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蒽环类耐药细胞系(HL60/ADR、K562/ADR)中IGF2BP3表达水平,比较其与敏感细胞(HL60、K562)的表达差异。通过3个数据集,分析IGF2BP3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使用Cox生存分析IGF2BP3在AML中的预后价值。结果:在本中心27例AML患者骨髓原代白血病细胞中,难治性AML患者的IGF2BP3表达量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的患者(P=0.0343),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extramedullary infiltration, EMI)患者的IGF2BP3表达量明显高于无髓外浸润的AML患者(P=0.0049)。与健康人比较,IGF2BP...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白血病细胞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ng-1、Ang-2、Tie-2、Kindlin-2、Kindlin-3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采用RQ-PCR方法检测88例AML患者、9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以及K562、KG-1a、U937、HL-60、Jurkat细胞株中Ang-1、Ang-2、Tie-2、Kindlin-2、Kindlin-3表达水平,分析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在AML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探讨上述5种基因之间及其与AML分型、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Ang-1,Ang-2,Kindlin-3在K562、KG-1a、HL-60、U937、Jurkat细胞系中均有表达,Tie-2仅表达于KG-1a、HL-60细胞系中,Kindlin-2表达于K562、KG-1a、HL-60中。5种基因均表达于AML患者及对照组中。Ang-1、Ang-2在起病时白细胞计数较高组的表达水平较高(P<0.001,P=0.001),在伴有t(8;21)和t(15;17)的AML患者中表达均较低(P<0.001,P=0.005)。Ang-1在NCCN预后良好组表达较低(P=0.020);Ang-1低表达组完全缓解率(CR)较高(P=0.027)。Kindlin-2在AML患者中表达水平较低(P=0.010),起病时白细胞计数较高组的表达水平较低(P=0.020),伴有t(8;21)和t(15;17)AML的表达均较高(P=0.016),治疗缓解后Kindlin-2及Kindlin-3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4)。结论:Ang-1与AML不良预后因素相关;Kindlin-2在AML中低表达,与AML良好预后因素相关,可能是一个预后较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类芳烃受体核转位蛋白2(BMA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其对AML细胞有氧糖酵解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AML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MAL2的表达情况。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库分析BMAL2表达与AM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慢病毒系统敲低AML细胞系HL-60和Kasumi-1中BMAL2的表达,葡萄糖摄取实验、乳酸含量实验、CCK-8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糖代谢、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BMAL2 m RNA在AML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MAL2表达高的AML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5)。敲低AML细胞系HL-60和Kasumi-1中的BMAL2后,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乳酸生成减少。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MAL2通过增强HIF1A的表达来促进AML细胞有氧糖酵解,进而促进细胞增殖。结论:BMAL2高表达于AML中,通过HIF1A增强AML细胞有氧糖酵解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与其临床指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3种膜蛋白在AM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ML细胞系(HL-60、NB4)、57例AML(其中初治患者44例,难治复发患者13例)LAMP1、TPC1、TPC2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和患者化疗后缓解情况的关系。结果:与CD34+造血干细胞(HSC)相比,AML细胞系HL-60、NB4中LAMP1、T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TPC2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别。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BMMNC(P 0. 05),CD34~+原代AML细胞(患者骨髓内CD34~+原始细胞 90%)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也高于CD34+HSC; AML初治患者以及复发难治患者间LAMP1、TPC1、TPC2表达无明显差异(P 0. 05)。未发现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基因型与各膜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P 0. 05)。LAMP1、TPC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P 0. 01)。分析发现,LAMP1和TPC2与初治病人1个疗程化疗后的缓解情况存在相关性;骨髓内高表达LAMP1的初治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不易缓解,骨髓内高表达TPC2的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更易缓解。结论:3种膜蛋白的mRNA在AML患者细胞中高表达,其中LAMP1、TPC1是AML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TPC2的高表达则有利于初治AML患者的化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MDS、14例非恶性贫血及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液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这些标本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情况,Western-blot技术检测该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并对Beclin1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危MDS及非恶性病贫血组患者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组(P<0.01),且MDS患者中Beclin1表达水平与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呈负相关(r=-0.495)。结论:MDS患者Beclin1基因表达水平较AML患者增高且与WPSS评分呈负相关,Beclin1的表达与MDS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及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与AML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改良型PRIM-1640培养基、IMDM培养基培养HL-60、HL-60/ADM、SKM-1、MV4-11细胞株;收集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份(AML实验组)及健康成年人外周血20份(正常对照组),提取其各自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2组外周血的THBS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以及白血病细胞株HL-60、HL-60/ADM、SKM-1、MV4-11中THBS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AML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HBS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36.7%(11/30)vs 0(0/20)(P0.01);HL-60、HL-60/ADM、SKM-1、MV4-11细胞株均发生THBS1基因甲基化。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及AML、MDS细胞株中均发生THBS1基因甲基化,提示这一现象与AML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SA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核细胞、HL-60细胞和K562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细胞活力;应用RT-PCR分析CD80和CD86 mRNA表达情况;在75 Gy照射TSA诱导的HL-60细胞和K562细胞后,应用CCK-8检测共刺激分子表达提高后HL-60细胞和K562细胞对健康人单核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TSA上调HL-60细胞表达CD86,也可上调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核细胞表达CD86,但TSA不能上调K562细胞表达CD86,TSA诱导HL-60细胞和K562细胞后,提高表达CD86的HL-60细胞对健康人单核细胞有增殖作用,而K562细胞无此作用。结论:TSA诱导HL-60细胞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核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促进健康人单核细胞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微小RNA-146a(miRNA-146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AML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应答、无事件生存期(event free survival,EFS)及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联。方法:选取154例初发的AML患者纳入AML组,5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或骨髓捐赠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2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iR-146a的表达水平。同时评估AML患者接受化疗后的治疗应答、EFS和OS。结果:MiR-146a在AML组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表明miR-146a可以很好地区分AML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0.819,95%CI:0.761-0.877)。同时,miR-146a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良好或中等的比例(P0.01)、WBC≤15.2×10~9/L的比例(P0.05),取得CR的比例(P0.05),EFS(P0.01)和OS(P0.01)均显著高于miR-146a低表达患者。此外,Cox′s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miR-146a表达水平和EFS(P0.01, HR=0.519)和OS(P0.01,HR=0.478)呈正相关。结论:MiR-146a在AML患者骨髓单核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者。骨髓单核细胞miR-146a可能是AML诊断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酶抗原基因(HAG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的表达状况和临床意义。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AML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GE cDNA的表达。结果表明:74例AML患者中11例(14.8%)存在HAGE过表达(117.12%-9842.70%,中位434.96%);HAGE过表达患者年龄显著高于HAGE阴性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7和45岁,p=0.001)。HAGE表达在单核细胞亚型AML(M4和M5,7/20,35.0%)中明显高于其它亚型AML(4/54,7.4%)(p=0.007)。28例核型正常的AML患者中8例(28.6%)呈HAGE过表达,而40例核型异常的AML中仅3例(7.5%)存在HAGE表达(p=0.041)。9/26例(34.6%)CML患者存在HAGE过表达,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表达率(4/4,100%)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5/22,22.7%)(p=0.008)。结论:HAGE cDNA表达与AML单核细胞亚型类别相关,且与CML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表达水平与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危险度分层之间相关性,评价其在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23例AML患者和20名正常人骨髓中DN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正常人骨髓中DNMT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在AML患者骨髓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其中巩固治疗组患者DNMT基因表达水平较初治组和复发组低。DNMT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治时白细胞数、FAB分型及染色体核型等临床特征无关。经正规治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其初始DNMT3b基因表达水平偏高;根据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因素进行分层后在中危组患者DNMT基因表达水平较高。结论:DNMT基因表达在AM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RNA甲基转移酶样14(METTL14)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ETTL14表达在初诊AML患者中的临床与预后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作为AML组,6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并收集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ETTL14在两组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ML患者的METTL14表达水平高低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METTL14对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的影响。通过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L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ETTL14在AML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低表达组比较,METTL14高表达组患者表现出高龄、高骨髓细胞数、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TL14高表达组的OS较低表达组显著缩短(P<0.05)。METTL14高表达是影响AM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ETTL14在AML患者中明显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  相似文献   

17.
C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具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完全缓解(CR)维持时间短、易复发等特点,其治疗目前仍是一大难题。1995年日本学者 Yamada 等提出的 CAG方案,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联合使用,对治疗难治复发AML 取得一定疗效。我们以 AML 细胞系 U937、HL-60细胞及其耐药株 HL-60/ADM 细胞为模型,探讨 CAG 方案在难治复发 AML 联合化疗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138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惠者预后,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例初诊IT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随访6个月后,将ITP患者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二组,比较初诊时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并分析CD138细胞表达率与就诊时间、初诊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急性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慢性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型患者外周血CD138细胞表达率与初诊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无相关(P>0.05),与就诊时间、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治疗反应相关(P<0.05).结论:CD138细胞在慢性型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判断ITP惠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2-ΔCt)检测85例初诊AML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骨髓细胞APP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水平对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P基因和蛋白在AML细胞株的表达,并与AML原代细胞亚型的结果相比较;化学合成针对AP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HL-60细胞,下调APP基因表达.RNA干扰24、48、72 h后,采用MTT法及锥虫蓝拒染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瑞特-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NA干扰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和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APP mRNA表达在AML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伴t(8;21)的M2b表达最高(中位值0.1080),其次是AML-未定型(0.0467)、M3(0.0266)、M2a(0.0221)、M4a(0.0167)、M5b(0.0151)、M4b(0.0025),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2b患者APPmRNA表达显著高于M5b患者(P=0.000).APP mRNA表达水平对AML亚型以外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Kasumi-1细胞AP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U937细胞(P<0.05),与AML各亚型原代细胞中的结果相一致.APP-siRNA转染HL-60细胞后,其APP mRNA表达下凋64%,在培养24、48及72 h后检测HL-60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阿霉素敏感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伴t(8;21)异位的M2型白血病高表达APP mRNA,单核细胞白血病低表达APPmRNA.APP基因表达沉默对HL-60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icroRNA181a(miR-181a)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miR-181a小分子类似物转染人AML细胞系HL-60细胞,采用CCK-8计数法检测miR-181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预测miR-181a潜在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报告实验在HL-60细胞内以及白血病患者体内多方面对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miR-181a能显著促进人HL-60细胞恶性增殖(P0.05);在线软件预测发现,抑癌基因ATM可能是白血病细胞miR-181a潜在的靶基因;双荧光报告实验结果表明,miR-181a能显著地抑制含3'-UTR的ATM报告基因活性,荧光素酶活性下降56.8%(P0.01),而对含3'-UTR突变位点的ATM报告基因载体没有抑制作用。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miR-181a,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可以显著抑制内源性ATM的表达(P0.01),而在白血病患者中miR-181a的表达增高,与ATM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6)。结论:miR-181a通过抑制抑癌基因ATM表达以促进人AML细胞恶性增殖,从而在AML发病中起着类似"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